罗维平一听参加以船为家,以航海为生的海军,立马就答应了。本来罗维平就在为参加王家陆军而犯怵呢。罗维平不是没见过市面,在落日城有许多旗民子弟是他的同学,他们的骑马射箭真是好。一路策马过去,还箭箭要人命。罗维平跟这些同学没少学技击之术,尤其是一把弯刀耍得是生猛有风。
可是就是这些让罗维平佩服不已的同学,说起报名参加王家陆军,一个个都没有十分把握,何况自己这个骑马射箭半桶水呢。正在罗维平为自己祈祷时,教父竟然让自己去报名参加以航海为主的海军,刚好随了自己的心愿,既能参加王家军队,又能发挥自己的特长,这让自己离王国骑士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罗维平可以说是很幸运的,由于他出身渔民家庭,又受过良好的教育,所以当威海海军军官学堂招人时,罗维平很容易就成为了一名学员军官。
当他假期时穿着灰黑色的漂亮海军军官服,戴着三角形的海军军官帽回到家里时,他家里的那个社区几乎沸腾了,所有的年轻人都跑来借口探望老同学,实际上是打听怎么样才能弄上这样一套衣服。
当罗维平身穿军服在自己的父亲的面前立正行礼时,他发现父亲的眼角盈满了泪水。
由于王家海军是新建,一切从简,罗维平很快就从学员军官变为见习军官,又很快就成为了正式军官,授衔中尉(见习军官的军衔都是少尉)(在十几年后,已经是舰长的罗维平看到那时海军见习军官的严格考核,不由在那暗自庆幸。)。经过一年的航海,罗维平表现的非常优秀,被调到探险船队来,在几次演习中得到了李轩的器重,被提为旗舰“陇右”号的副官。
“保持航向!”用单筒望远镜看了一阵子前面的海面,罗维平转过头来对值班舵手说道。
“是的长官,航向不变!”值班舵手回答道。
“水手长,降下四根桅杆最上面的四面副帆!”罗维平继续下令道。
“是的长官!降四面顶副帆!”水手长雷克远回答道,然后转身对甲板上待命的水手们大喊道:“明海成,瑞福,罗大青,上一号桅杆!程达,徐东枣,罗四浦上二号桅杆,雷雄文,罗光平,罗伟明,上三号桅杆。鲍平,鲍港,姚东顺上四号桅杆,把顶副帆降下来。”
一阵略显整齐的应答声后,十二人爬上桅杆边的绳梯,开始往桅杆顶上爬去。这些水手大多数是原诺曼人的后代,他们的名字都是传教士取的。有的根据海西半岛的两州名字-明,瑞取的,有的是根据传教士自己的名字取得,不过更多的是根据诺曼人的音取用罗或雷姓,所以在海西半岛,姓罗的和姓雷的人巨多。
爬上桅杆的水手们将固定在第二根短横杆上的顶副帆下摆解开,然后三个人一起动手,将副帆卷起来,绑在第一根短横杆上。
站在舰桥上的罗维平看到水手们把顶副帆都收了起来,然后安全地全部回到甲板上,心里暗暗舒了一口气。四十九米长的“陇右”号的航速很快降了下来。在北海和西海接壤的漫长海峡里,虽然大秦海军在这里设置了大量的航灯,指示航线的安全和危险之处,但是这里海流众多,地形复杂,经常会出事故,还是慢点好。
舰队很快就到了哥德港,稍加休息后,舰队掠过奥胜港(今挪威的奥斯陆港),迅速向大秦最西的港口城市-落日港驶去。
“挂上三角帆,保持航向航速!”值班的舰长李轩下令道。水手长立即响应,命令水手们把四方形副帆收起来,把三角帆(三角帆只有副帆,没有主帆)挂起来,等桅杆上的水手下来以后,甲板上的水手一阵忙碌,将挂着三角帆的短横杆调整最佳位置。这时,由于向东北逆风行驶而速度大减的“陇右”号像是被狠狠抽打了一鞭的马,全船顿了一下后立即加速起来了。
经过一天一夜的航行,船队到达了落日港,补充了补给后,船队又马不停蹄的赶往罗兰岛(今英国的设得兰岛)。这是一位叫罗安的渔民发现的群岛,按照大秦法令,拥有命名权的罗安用他女儿的名字将这个群岛命名为罗兰群岛。
在罗兰群岛上,大秦的居民非常少,只有千余人的大秦海军驻守在这里,这里有一个叫锥子的港口(只能算是一个码头吧),作为大秦渔民中途休息补给和避风的地方。
到达罗兰岛的锥子港后,舰队只是补充了淡水和少量食物,然后离开了这个目前大秦最西的领地。
“前进!前进!”李轩看到罗兰岛上海军信号塔上挂出的旗语,沉默一会后下令道:“挂上祖国万岁的旗语!”
在旗语很快被挂上后,李轩高声下令道:“挂主帆!”
水手长雷克远马上兴奋地答道:“是的,长官!”
水手们开始忙碌起来了,在二十几名水手爬上桅杆的绳梯,开始解开长横杆的主帆。一阵操作后,数十米见方的主帆被放了下来,水手又紧张地将主帆的下摆绑在下面的长横杆上。甲板上的水手也立即绑好绳索,在呼呼的西南风下,主帆顿时被吹得鼓鼓的。
不一会,“陇右”号的三十余面副帆、主帆被全部打开,而且被吹成半球形。“陇右”号立即被一朵朵白云给遮盖住了,在浩瀚的蓝色的大海中如同一朵巨大的云朵在移动。在这种西南风巨大动力的推动下,“陇右”如同离弦的箭一样,向大海的深处驶去,而“普鲁士”号在后面紧追不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