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到了宛城,见宛城的城防是西南坚固,东北疏松,因此只使了一个“声东击西”的计谋,佯攻西南,想把张绣的兵都掉了过去,然后打算实攻东北。
曹操的打算没能瞒过贾诩,贾诩将计就计,表面上对宛城的西南角加强防守,其实防守的士兵都是城中百姓装扮的。贾诩把城中的精锐全部藏在宛城的东北角,罗网已经张好,只待曹操来攻打。
曹操见张绣已经“中计”,将宛城的兵力都派到城西南角去防守,而城东北角防务十分疏松。曹操心中大喜,只等晚上,好派兵攻打宛城的东北角。
当夜,曹操亲自督战,曹操的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作战十分勇猛,披坚执锐,亲为先登。率先攻上城头,曹操见状,亲自登上鼓车击鼓,激励将士。曹军见主公亲自击鼓,一传十,十传百,全军皆士气高涨,很快攻上了宛城的东北角。
曹军一批批地上城,喊杀声也始终不断,但是就是没有人能从里边打开宛城的城门。曹操非常奇怪,心想:“怎么回事?明明已经攻上城头了,而且有兵源源不断地登上城墙,为什么始终打不开城门?”曹操正在想着,忽然城头上喊声大作,点起火把无数,当先一人正是张绣,旁边站的是贾诩。张绣喊道:“曹操听着,我已识破汝计,曹昂、曹安民已经战死,你可速速退兵,饶你不死,不然这宛城就是你的葬身之地。”
曹操大怒,叫典韦率亲卫上城厮杀。城上箭如雨下,典韦身被十余创。曹操无奈,只得后退十余里扎营,派军医给典韦医治,令其好生调养。
曹操见张绣并非自己想的那么没用,还能用计将自己打败。自己若是退兵回去,恐怕被人耻笑,但要强行攻打,恐怕宛城没那么好打,这下把曹操难住了。曹操无法,只得给与自己私交不错的董昭写信,向他请教。董昭回信劝曹操以朝廷的名义对张绣议和,并对他进行劝降。曹操接到来信,左思右想,好像也没别的办法,只好派人进城去劝降。
张绣听说曹操来劝降,对贾诩道:“文和,他曹孟德好像不明白这仗是谁打嬴了,他曹孟德明明兵败,还来向我劝降。”
贾诩道:“主公,不要忘了,曹操兵强马壮,前日一战,只是太过大意才会失败,如果曹操认真起来,我们可不是曹操的对手。趁着曹操还没下定决心要消灭我们,赶快投降,还能捞些好处,真要等曹操发怒,我们可要与宛城一起化为灰烬了。”
张绣听了贾诩的劝告,接受了曹操的劝降,让人把自己绑了,亲自出城向曹操投降。
曹操出营迎接张绣,亲自解开绑着张绣的绳索。拍着张绣的背道:“卿真北地良将,竟能让孤一败至此。”
张绣谦逊道:“哪里,这全是我帐下谋士文和公的主意。”说着,将贾诩推荐给曹操。曹操握着贾诩的手道:“唉呀,阁下真是神机妙算,曹某佩服之至。”
贾诩道:“岂敢,岂敢,此乃雕虫小计,不如丞相胸中有大丘壑。”曹操见贾诩极有智谋,为人又谦逊有礼,神态随和,不像荀?茄槐菊谷四岩越咏闹卸约众枷舶浅!?
曹操对张绣道:“如今朝廷初立,四方搅扰。天子思贤若渴,正欲广揽天下英才俊杰,为朝廷出力,久闻张将军有一虎子,更胜将军,曹某身为大汉丞相,有为国求贤之责,正欲推举将军之子到许都为官,还望将军答允。”
张绣知道,这是曹操不放心自己,想要自己主动献出儿子做人质,如果合作一点,自己还能多活几年,如果不合作,曹操背后的许禇马上就会让自己人头落地。想到这,张绣道:“多蒙丞相不弃,末将就将犬子交与丞相。”
曹操带着贾诩和张绣的儿子张泉回许都,封贾诩为太中大夫,张泉为奉车都尉。张绣有人质握于曹操之手,只好乖乖地听命于曹操,替曹操认真地把守兖州的西大门。
自从袁绍回军以来,见曹操威势日隆,隐隐有超过自己之势,而且见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风光之极,圣旨一下,曹操兵马所致,诸候无不束手就擒,天下莫敢匹敌,袁绍非常眼红,就想把天子移到自己的地盘上来。曹操心想:“天子是我手上的王牌,嘴中的肥肉,哪有相让之理。”以天子的名义责备了袁绍。
袁绍虽然派人上表谢罪,心中对曹操的不满与日俱增,再加上郭图、审配等人的挑拔,袁绍终于下定决心,要好好教训一下这个不识时务的曹操,要让他知道,自己从小就是曹操的老大,现在也还是,以后也会一直是曹操的老大。小弟不听老大的,老大就要好好教训一下小弟,打到他听话为止。
一个拥有冀、青、幽、并四州之地,为北方的霸主;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朝廷的新贵,两方势力为了天下的霸权,终于要决一雌雄。两个自幼相识的至交好友,终于翻脸为敌。两个人将要进行一场你死我活,旷日持久地战争,这场战争将以两人之中一人的生命终结为休止符。天下的霸主只能有一个人,剩下的人只能当垫在霸主脚下的基石。
『37』第三卷官渡风云第三十六章
袁绍坐在自己的大将军府中,手里把玩着一枚玉印,上面刻着“汉大将军印”五个隶体字。原来这枚官印就是袁绍接受曹操把持的许都朝廷封他为“大将军”之职时,一齐送来的。而袁绍自从远征幽州回军后,已经有一段日子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