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另一谋士沮授谏曰:“主公,田元皓之言甚是,将军弱冠登朝,则播名海内;值废立之际,则忠义奋发;单骑出奔,则董卓怀怖;济河而北,则渤海稽首。主公可速行伊尹、霍光之事,迎大驾于西京,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以讨未复,以此争锋,谁能敌之?比及数年,此功不难。若不速为,人将先我而为之。”
袁绍大喜,起身道:“好,即如此当兴兵讨逆,匡扶汉室。”
众人齐道:“兴兵讨逆,匡扶汉室。”
谋士逢纪道:“主公,曹孟德虽发矫诏令众诸侯兴兵靖难,但其本身是宦官之后,身份卑微且又实力薄弱,全凭陈留大户卫兹(《三国演义》上是卫弘)和陈留太守,号称‘八厨’(注2)的张邈(字孟卓)的支持,不足以调遣天下诸侯。主公身份高贵,实力雄厚,当为盟主,应多带兵马,震慑众人。”
袁绍道:“我有渤海精兵六万,此番前去,我带五万兵马。”
许攸忙与袁斌耳语数句。袁斌道:“父亲,万万不可。”
袁绍道:“我儿,有何不可?”袁斌道:“父亲,渤海之西有黄巾余孽于毒、白绕、眭固等,拥兵数万在河间一代做乱,白波贼李乐、胡才与匈奴单于于夫罗于河东一代做乱;黑山贼首张燕亦有精兵三万余。若父亲将主力调走,渤海空虚,若贼人乘隙来攻,父亲基业失矣。”
袁绍道:“唉呀,非我儿之言,大事休矣。如此,当如何为之?”
袁斌道:“父亲,今番众诸侯前去会盟,不是图利,就是观风,真心为汉室者寥寥无几。众人各惜羽毛,必不肯倾巢而出。众人带兵少则三、五千,多则万余人,父亲带三万精兵足矣。父亲此去,我等兄弟四人为中坚;郭公、逢公为谋主;麴义为先锋,韩猛、蒋奇、淳于琼为羽翼,田、沮二公与颜、文二将军留守城池,以挡黄巾贼众。”
田丰见袁斌侃侃而谈,条理清晰,暗自称奇,不由对袁斌另眼相看。对袁绍道:“主公,如此安排,实无懈可击也。”
沮授道:“四公子思虑周详,言出惊人,虽张良、陈平亦不及也。主公有子如此,何虑大事不定。”众人亦赞之,袁绍闻言大悦,只有袁谭、袁熙、袁尚三兄弟不喜。
注1:大汉军制,五人一伍,两伍为火,五火为队,两队为官,两官为曲,两曲为部,两部为校,两校为裨,两裨为军的编制。曲长统辖两百人。
注2:八厨,东汉末期的八位名士,以轻财好义,任勇为侠著称。分别是度尚、张邈、王考、刘儒、胡毋班、秦周、蕃向、王章。
『5』第一卷初入三国第四章
初平二年春(公元190年1月),袁绍带领四子及众文武,引大军三万,离开渤海来与曹操会盟。袁绍一来,曹操大喜过望。袁绍何许人也,名门望族,身份高贵,肯响应他的号召,真让曹操感激涕零。
众诸侯闻听袁绍起兵响应,乃纷纷引兵前来。有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袁绍从弟,字公路),冀州牧韩馥(字文节),豫州牧孔?疲ㄗ止鳎鹬菽亮踽罚ㄗ止剑熘菽撂涨ㄗ止ё妫幽谔赝蹩铮ㄗ止冢铝籼卣佩悖ㄗ置献浚ぬ厍氰#ㄗ衷埃窖籼卦牛ㄗ植担帽毕啾牛焙l乜兹冢ㄗ治木伲懔晏卣懦ㄕ佩阒埽髁固芈硖冢ㄗ质俪桑逼教毓镨叮ㄗ植瑁系程卣叛睿ㄗ盅攀澹诔毯畛ど程厮锛幔ㄗ治奶ǎ偌由显堋⒉懿伲还彩且皇寺分詈睿ㄑ细窭此担堋⒉懿俨⒉荒芩闶侵詈睿懿倭豢橥暾母莸匾裁挥校空佩恪⑽雷鹊淖手拍芄睿欢芩溆凶约旱牡嘏蹋敲挥芯美丛矗考街菽梁ダ刺峁┝覆荩饬轿徊还谴崭黾樟耍?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长沙太守,有“江东猛虎”之称的孙坚。孙坚一向忠于王室,在接到讨董檄文后,即刻整军出发,挥兵北上。他的上司荆州牧王睿是董卓委任的,派兵拦劫孙坚。被孙坚一刀斩于马下(后来荆州各郡无主,宗贼作乱,这才有了刘表单骑入城,执掌荆州),接着又攻打南阳郡,南阳太守张咨也不是孙坚的敌手,孙坚从长沙至中牟一千七百里,连战连捷,所向披靡。天下震动,联军这边闻知,士气高涨;而董卓得知则士气低落。
而与孙坚相反的典型则是冀州牧韩馥。他接到檄文后,不知道该怎么办,他就问手下:“为之奈何,我等助袁绍耶?助董卓耶?”
从事刘子惠怒道:“此何言哉?将军起兵,乃为国家,何问袁董!”
韩馥被刘子惠吓得不敢发表意见(其实他本来就没什么主意),只知道说“为之奈何”,“为之奈何”。
刘子惠劝道:“今袁绍与董卓相争,天下诸候多有观望。为今之计,将军可暂缓发兵,若诸候纷纷响应,则将军也当将兵助袁绍,上可救国家,除暴乱;下可安百姓,保冀州(这不典型的墙头草吗,这刘子惠开头说的挺硬气,我们起兵为国家,何分袁氏、董氏,到后边又要观望一下,哪边势大助哪边,前后如此矛盾,只有昏聩如韩馥者,才会听他的)。”
众诸候怀着各自的目的在中牟会盟。太守王匡道:“今奉大义,必立盟主;众听约束,然后进兵。”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