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谏放下电话,又长长的出了口气,酒味还是很重,他真的不喜欢喝酒,太难受了,可是中国的酒文化就是这样,不把对方放倒,就不算主人真诚,真是一种让人哭笑不得的理念。
司空谏又想了很多,不知不觉就睡着了,他睡的很沉,也许洒精起了作用……
……
第二天上午,几日的连续阴天终于还是被风雨所替代,天空中下起了细雨,微风裹着雨丝漫天飘动,温度骤然下降,寒气袭人……
司空谏就要出发了,他没想到在办公楼前,师长、政委亲自带着全体机关人员列队为他送行。这情景竟让他联想到了一年一度的老兵复退,现在就差敲锣打鼓,抱头痛哭了。他和在场的同志们一一握手告别,最后又给所有送行人员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他没有说什么,只觉得嗓子好紧,眼睛有点湿润。
站在汽车门口,司空谏再次向大家挥手告别,眼睛不由自主的向周围巡视,希望能看见姜歆。但是,他没有看到她的身影,是的,她最近正忙着搬迁机房的准备工作。也许此时的她,是在处理业务吧?也是,她总是那么忙,司空谏心中暗想,心里竟有了莫名的失落……
……
师常委全体出动,站台上,大家都是一句话,“常回家看看”……
“司空,我看还是让干部科的杨科长陪你去m师报到吧?也好有个照应!”出发前,孙政委悄悄对司空谏说
“算了,不麻烦了,谢谢政委操心了”司空谏含笑谢绝了孙政委的提议。他不想张扬,他喜欢一身从简……
…
旧时心事
姜歆并非没有去送司空谏,如果司空谏抬起头,朝办公楼三楼正中间走廊窗户稍微仔细的看一眼,就会发现姜歆站在窗子的一侧。不过,她很小心的让窗边的墙将自己摭住,尽量不引起楼下人们的注意,她是故意躲在了这里,她知道,这个地方,司空谏不会去看。
是的,姜歆不愿意当着众人面与司空谏握手告别,她更想默默的、静静的用心去为他送行,并送上自己最真挚的祝福!姜歆清楚的看着司空谏和送行的人们一一握手,看着他临上车时,看似在和众人招手道别,却四处搜寻的眼神。她知道,他在找她,她能看出他脸上那一闪即逝的落漠……
两辆送司空谏的车驶出营区大门的一刹那,姜歆的心空了,也丢了,她的心被那远去的车带走了。她明白,司空谏这一去,不知何时?何地?他们再能见面?虽然司空谏会给她打电话,但那和面对面相谈已是完全不同……
姜歆心情低落的回到了通信站,她站在主控室的窗前,看着窗外的雨,她的头发被雨淋过,有些湿,她却一点也没有感觉到。她的眼中含满了泪水,泪珠不知不觉的顺着腮边滑落……
……
姜歆到通信站时,司空谏早她来连三个月,在姜歆的眼里,虽然司空谏的外貌英俊帅气,但她向来不以貌取人,在还没有了解对方之前,他不过是位长相不错,却毫无基层工作经验的年轻指导员罢了
别看姜歆刚过20岁,也可能是从小就广泛涉猎不同书籍的原因,她喜欢“以学问摄躁,以德性融偏”,这导致她的思维、处世方式与很多人非常不同。
那时的姜歆,真的是和众人无话可谈,更不要说与司空谏交谈了,他是指导员,不管值勤,他们之间几乎没有接触,也就是见面时打个招呼,点下头。或者是按照规定,干部外出必须由指导员批假。仔细想来,似乎只有她找指导员请假时,他们才会多说几句话。更何况?她还特别不愿意外出,自然也就极少请假了。
如果说姜歆孤僻怪异,又完全不是,她见到谁都是主动打招呼,不管对方是战士,还是干部。表面上,只要大家在一起,她可以与哪一个层面的人都谈的来,同事们都为她宽广的知识面折服,很喜欢听她讲“故事”。可是,大家很快发现,只要涉及周围的人和事,她立即住口,不再讲话,又都觉得她极不可思议。
只有姜歆知道,她的内心深处,是多么的寂寞和无奈,她没有知音。对她而言,与同事的闲聊,不过是逗对方一笑,没有任何意义的消遣罢了。于是,她把所有的精力,全都放在了专业学习上,反倒使她很快成为了一名独挡一面的业务骨干。
就在姜歆考虑年底是否提出转业时,连队组织的一场联欢晚会,使她的内心洞开。也就是那次,司空谏给她留下了极深印象,从此走入了她的内心世界……
在姜歆的情感世界中,司空谏为她留下了六个字,“心动,情动,冰冻”
姜歆对司空谏的“心动”,就缘于这场晚会,她写了一篇配乐散文诗《雨中的女兵》。本来她是准备自己朗诵,结果突然感冒,她又不想让其她女兵来读,觉得她们读不出散文诗所想表达的蕴意,于是,就向指导员司空谏提出撤掉算了。
令姜歆意外的是,指导员司空谏看后,却自告奋勇替她朗诵。
姜歆清楚记得那天的情景,在轻柔的背景音乐,钢琴名曲《献给爱丽丝》的旋律中,司空谏舒缓的走上舞台……
“在丝丝如幔的春雨中,在葱绿泥泞的麦田间,耸立着一排银线相连的线杆。高高的线杆之颠,一位年轻的女兵,身背电话单机,对着话筒,大声的呼叫:‘你好!这里是田野,我在试线!听到,请回答!’……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