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新岳_诺岩【完结】(480)

  任征蓦然转身,目光炯炯的看着大笑的岳震高声道:“震少你错了!渤海王正是要用南北分治的假象来迷惑、消耗你们。等他休养生息到国力鼎盛之时,女真人的大军将席卷神州大地,到那时所谓的大宋、大夏、大辽,都将变成被人遗忘的历史!”

  岳震脸上猛地一僵,笑意全无。但是他想的,和任征的理论毫无关系,几百年后满人统一天下,建立了强大的清王朝,莫非是历史积淀下来的必然?

  误认为他是无理辩驳,任征很郑重的接着说:“我以为,汉风不可倡,孔孟之道、仁者天下之说,只能消磨一个民族的斗志,只能让一个民族走向灭亡。”

  终于明白了自己面前是一个极其狂热的人,岳震也顿时失去了和他辩论的欲望。也只能暗自庆幸,任征不过是西夏宰相的儿子,并不能真正驱动西夏的国策和这个民族的走向。要不然的话,风雨飘零的大宋,恐怕就不止大金一个敌人了。

  岳震安静下来,两人间的气氛不免显得有些尴尬。任征也察觉到了这一点,可是他却并没有放弃的打算,追问道:“震少以为如何呢?”

  暗自摇头,岳震平淡的回答说:“千百年来汉室民风确是内敛保守,但是这不代表我们可以任人欺凌。我个人觉得圣人学说并没有错,只是要区分针对什么人,有朋自远方来,我们谦恭友善,不亦乐乎;若是心怀征服践踏之心而来,我们汉人从不吝啬自己的血肉之躯,我们誓死也不会向任何人屈服低头!”

  他的话里虽然没有一丝愤慨激动,任征却不能不低下了头。千百年来,汉人有时候会变的很孱弱,但是他们总有足够多的忠臣烈士,支撑着这个民族从未弯下脊梁。

  隔了好久,任征才又抬起头来,眼睛里满是迷惑。“所以说,你们汉人的学说与行径,让人觉得充满了矛盾。我读过你们汉人的无数典籍,最后却无法得出一个结论,汉家学说太多的似是而非,我是愈读得多,就愈觉困顿。”

  中篇

  第二百二十五节

  “呵呵···”岳震摇头笑道:“汉风精髓绵延数千年,学派林立纷杂,学说更是各竖己帜争论不休。大少若是想以古人之典来解今日之惑,是不是有些不合时宜呢?”

  任征刚要开口争辩,却被他摆手拦住说:“小弟虽不如大少那般博览群书,但是有一点小弟却可以肯定。华夏民族之间的争斗,其实也就是相互融合的过程,请问大少,不管是契丹还是党项、女真的上古祖先,会把汉人的书籍拿来阅读吗?”

  “很显然,他们不会。”岳震不打算再给任征插嘴的机会,娓娓说道:“如今每个部族都像汉人一样创立了自己的文字,像大少这样家世渊博者,不但懂得参阅汉人的典籍,还把这些典籍译为本族的文字广为流传,这不就是一种最好的融合吗?”

  “所以小弟可以肯定的是,民族间的大融合只会日渐成熟,很多我们今日看来无法解决的争端,在将来不过是小事一件。假如大少只是西夏国一位普通的士兵,请问,你用国家发给你的军饷,就可为家人购得江南的绫罗绸缎,就可以让家人品尝南方的新鲜蔬果。你还会冒着生命的危险,跨马提刀到南方去抢夺吗?”

  “那怎么可能?!”任征好不容易逮到了插话的空隙,却也只能嗔目结舌站在那里。

  岳震已经有心结束这次毫无意义的谈话,也就起身笑道:“呵呵,大少又怎知道不可能呢?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你我一生不过几十年,又怎会知道千百年后的变迁?我们也只能做好眼前的本分而已。”

  “做好眼前的本份,做好眼前···”任征有些失神的喃喃自语,显然无法一时间就认同岳震的理论。

  趁他茫然愣神的功夫,岳震抱拳拱手道:“大少有所不知,小弟失散的异族阿妹已经找到,只是小妹不幸身染重病,小弟这次来不能耽搁太久。在曲什的这几天还有很多的繁杂俗事,大少有什么事情敬请直言,若是没有什么当紧的事,咱们再寻机会畅谈如何?”

  他话里送客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任征虽是一脸的失望,却也干脆的拱手说:“如此甚好,我来,一是为诚心诚意交震少这个朋友。其二,确有一件事想请震少帮忙。”

  “大少请讲,小弟能力之内绝不推辞。”

  “好,震少快人快语,我就实话实说。”任征过来握住岳震的手臂,语气很是诚恳。“震少想必已经知道,大夏国物产贫乏,很多的物资来源于南边的两条商道。大夏朝廷历来对商道周边很重视,今年红毛鬼之乱后更有了明确的分工。迦蓝叶国师负责南北一路,我家父亲则负责东西一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青海道。”

  听到事关西夏内部,又牵扯到师兄,岳震在心里打了个兀突。暗想,恐怕不简单。

  “听说震少旗下的商队将常年来往于青宁原,而且携带的货物都是上品,我想求震少给个面子,让你们的商队不要只往布哈峻那边去,能不能偶尔从曲什转北,走走青海道?”

  “这个嘛···”岳震嘴上迟疑着,心里却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他没想到居然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