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哥,告诉你一件事,辽国的使团要来了!”赵祯刚一见到李璋,却是十分兴奋的大声道。
“辽国使团来就来呗,不会又是要岁币的吧?”李璋却是白了赵祯一眼道,岁币可是他父亲一辈子的污点,明明当时辽国已经是强弩之末,根本无力再南下,再加上寇准等人一力主战,可是赵恒却因为胆子太小,根本不敢打,结果最后就是檀渊之盟,名义上双方结为兄弟之国,实际上却是大宋花钱保平安。
“不是,辽国这次是为了联姻!”赵祯这时神秘兮兮的一笑道。
“联姻?和谁联姻,该不会是辽国公主要嫁给你,或者是要把妙元嫁过去?”李璋听到赵祯的话却不由得一愣道,他还真不记得宋辽两国在历史上有过联姻?
“怎么可能,皇宫中根本不会有契丹人,否则我睡觉都不安稳,至于嫁公主更不可能,我大宋还从来没有过和亲的打算!”赵祯说到“和亲”这两个字时,脸上也露出一股自豪的神色。
说起来大宋虽然在国力上不如前唐,但却有一点比唐朝强,那就是从不和亲,因为唐朝嫁出去那么多公主,也没见有什么太大的效果,因此在大宋立国之初,就定下了不和亲的调子,反正到赵祯时,还没有公主外嫁的事。
“不是你也不是妙元,难道是我不成?”李璋听到这里却是开玩笑道,别看大宋军事上是个弱鸡,但随着经济、文化方面越来越强盛,使得宋人的心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周围各国都是抱着一副看不起的态度,就算是契丹人,也是宋人鄙夷的对象,所以赵祯不愿意纳契丹女子也在情理之中,当然李璋并不介意娶契丹女子,只要人漂亮就行,没办法,李璋自认是个俗人。
“表哥你要是想娶的话,以后我倒是可以帮你讨个契丹皇族女子,不过这次辽国却不是和咱们大宋联姻,而是联姻的队伍路过咱们大宋。”赵祯说到这里也露出神秘的笑容,然后继续又道,“不如表哥你猜猜,辽国这次是要和谁联姻?”
“路过?”李璋听到这里也有些失望,他还以为会挖掘出什么不一样的历史呢,却没想到人家只是路过,不过他也很好奇,辽国联姻的队伍竟然从大宋路过,这是要和谁联姻?
第一百四十一章 黑衣大食
大理、吐蕃、回纥……李璋一连猜了周围好多大大小小的势力,可是赵祯却都摇头否定,这让他也感到奇怪。
辽国要与别人联姻,肯定是某个能为他们带来利益的势力,当然李璋也想过党项,因为历史上党项就和辽国联过姻,但现在党项还只是个依附于大宋的小势力,辽国根本没必要用联姻这种手段拉拢他们,而且辽国去党项也用不着经过大宋的土地。
看到李璋猜不出来,赵祯这时终于哈哈一笑道:“就知道表哥你猜不到,这次辽国其实是要和遥远的大食联姻,他们联姻的队伍要经过咱们大宋,然后沿着以前的丝绸之路穿过西域,最后到达大食。”
“大食?”李璋听到这里也不由得露出震惊的表情,他的确没想到辽国竟然要和大食联姻,所谓大食,其实就是阿拉伯帝国,不过四大哈里发和倭马亚时代都已经过去,现在是阿拔斯王朝时代,因为阿拔斯王朝尚黑,衣服和旗帜大都以黑色为主,因此又被中原王朝称之为黑衣大食。
“是啊,我刚听到这个消息时,都怀疑辽国是不是疯了,竟然把女子嫁到那么远的地方。”赵祯这时也是再次笑道,大宋和辽国虽然结盟了,但日常互相嘲讽却是两国人民最喜欢做的事,连赵祯这个太子也不例外。
“据我所知,现在的大食可不怎么太平啊,以前那个曾经在恒罗斯打败唐军的大食早就不在了,现在的大食内部分成好多势力,整天打来打去,哈里发也成了一个傀儡,辽国这是准备把公主嫁给谁去?”李璋这时也颇为疑惑的道,非洲那边离中东很近,北非甚至就是以前阿拉伯帝国的领土,所以他对中东的历史还是有些了解的。
“我也不清楚,不过辽国这么大张旗鼓的嫁公主,虽然这个公主不是真公主,只是个宗室女,但肯定不会随便嫁给某个小国的国王。”赵祯当下也是摇了摇头道,如果不是李璋介绍,他还真不知道大食那边的情况。
“有趣,辽国送亲的队伍什么时候来开封?”李璋当下也对辽国和亲的事十分感兴趣的问道,如果辽国是和吐蕃、大理这些国家和亲,大宋肯定还会有所顾忌,甚至怀疑辽国可能借和亲的手段拉拢周围的国家,可是现在他们竟然和遥远的大食联姻,这对大宋根本没有任何的威胁,所以他和赵祯才会如此轻松的讨论这件事。
“听禀报的人说,大概也就是明后两天吧,说来也有趣,辽国嫁女,虽然准备了不少嫁妆,但这次特意跑来咱们大宋,说是顺路路过,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想采购点东西做嫁妆,毕竟辽国那边能买到的东西实在太少了。”赵祯丝毫不放弃任何一个嘲笑辽国的机会,这时再次笑道。
“明天是旬日,如果他们明天进城的话,我倒是想看看契丹使团是什么模样?”李璋听到这里也再次笑道。
无论从哪方面来看,辽国都是大宋最大的敌人,当然还有即将崛起的党项人,现在李元昊还没有成年,李元昊的父亲李德明,今年刚刚将自己的势力迁到兴州,也就是后来西夏的首都兴庆府,现在应该还没有站稳脚根,如果能找到机会的话,倒是可以把党项人扼杀在摇篮之中!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