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哥你也遇到他了,其实不光他遇到喜事了,我也遇到喜事了。”赵祯这时也同样露出高兴的表情道,虽然赵恒的去世让赵祯十分伤心,但时间却是最好的良药,再加上赵祯年幼,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赵祯也从悲痛中走了出来。
“哦?什么喜事?”李璋当即惊讶的问道。
“雷允恭要走了,我也终于不用再见到他了,至少暂时不用!”赵祯这时十分高兴的道,最后说到“暂时”两个字时,脸上也露出几分失望的表情,看他的样子,似乎真的想永远不再见到雷允恭。
“他要去哪?”李璋听到这里更加十分惊讶的道,因为雷允恭现在已经是升任入内省都知,可以说是宫中最有权势的大太监,他不在宫里又准备去哪?
“他要去帮父皇修皇陵!”赵祯再次回答道,只是提到赵恒时,脸上还是闪过几分黯然的神色。
“修……修皇陵?他不在宫里好好的呆着,竟然要跑去修皇陵?”李璋听到赵祯的话也是震惊无比,正在切菜的手也是一颤,差点切到手。
大宋在皇帝丧葬事宜上与前朝不同,比如从秦朝开始,皇帝没死时就要开始修建皇陵,这种做法也一直延续到唐朝,比如唐朝国力强盛,皇陵一般都是开山为陵,而且不但皇帝生前就要修建,甚至死后还会由继位的皇帝继续修建,所以历史上唐朝的皇陵最为坚固。
不过宋朝的做法却是完全不同,因为宋朝的皇帝在生前不修皇陵,而是在去世后才开始修建,而且必须在下葬前修好皇陵,可以说工期十分短暂,另外宋朝的皇陵主要是修建在平原上,花费也比较少,因此赵恒的皇陵也在紧张的修建之中。
“是啊,刚才他亲口对我说的,而且还假惺惺的说什么不想离开我,但一转身就露出了喜气洋洋的表情,他还以为我没有看到呢!”赵祯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不屑一顾的表情,他对雷允恭真的是讨厌之极,现在他主动要走,他自然是求之不得。
“雷允恭脑子没问题吧,好好的皇宫不呆,竟然跑去修皇陵?”李璋这时再次不敢相信的反问道,因为在他看来,只要是脑子正常的人,都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特别是雷允恭刚刚荣升入内省都知,也就是入内省的一把手,正是稳定手中权势的关键时刻,怎么会放下这么重要的事跑去修皇陵?
“我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不过他这一走,我也终于能清静几天了!”赵祯这时笑嘻嘻的再次道,虽然是暂时见不到雷允恭,但他至少能清静一段时间。
“我明白了,他不会真的是冲着那个才去修皇陵吧?”李璋忽然一拍脑门,脑子中也有了一个想法,只不过他一时间还有些不敢确定,因为如果真的像他猜想的那样,那雷允恭可真是太蠢了。
第一百七十六章 皇庄
宦官,这是历史上最难以琢磨的一群人,这群人和普通人一样,有好人也有坏人,有忠臣也有奸臣,但他们与普通人又不一样,身体上的残缺会让他们受到各方面的鄙夷,本能上的缺失更会让他们的性格发生扭曲,所以有时候他们的想法不能以正常人来度量。
比如这次雷允恭,放着好好的入内省都知不做,竟然跑去修皇陵,刚开始李璋还有些想不明白,可是后来才忽然想到,雷允恭去皇陵其实也有一个很合理的解释,因为修皇陵可以捞钱,毕竟皇陵的工期那么赶,每天都有无数的材料进出,这其中的油水实在太大了。
对于朝堂上大部分的官员来说,金钱的吸引力一般是比不上权力的,毕竟只有手中有权,想要捞钱就太简单了,甚至根本不用贪污,只需要借助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简直太容易了,当然也有少部分官员把钱看得很重,这些人中就包含了大部分的宦官。
可能是因为失去了男女方面的能力,宦官一般来说对钱财极为迷恋,至少在李璋见过的宦官中,几乎没有一个不贪财的,而且他们收钱的胆子也很大,只要别人敢给,他们就敢要,也不管收了钱的后果,特别是他听说一些外派的太监到了地方后,更是大肆揽财,甚至逼得地方百姓造反,可谓是恶行累累。
也正是知道上面这些,所以李璋才猜测雷允恭之所以跑去修皇陵,很可能就是看中了修皇陵的油水足,而且工期也短,只要把皇陵修起来,短短几个月就能牟取暴利。
“表哥你在想什么呢?”就在李璋沉思之时,赵祯这时走过来用手在他眼前晃了晃问道,刚才李璋正在切菜呢,结果忽然愣在那里不动了,所以他才感到有些奇怪。
“没什么,你们别在这里等着了,等下烟熏火燎的,还是回去等着吧!”李璋这时也终于从沉思中清醒过来,然后笑着对赵祯和妙元道。
“没事,我就是想看看表哥你是怎么做菜的!”妙元这时却抢先开口道,看样子她对李璋的厨艺也十分感兴趣。
看到他们不走,李璋也没有办法,这时其它的食材也送了过来,于是他也立刻开始准备,不一会的功夫,所有食材都准备的差不多了,这才升火开始炒菜。
炒菜在北宋时已经出现了,只不过还没有大规模推广,一般只有少数酒楼才会使用炒菜的手法,宫中的烹饪手法比较保守,炒菜虽然有,但样式很少,李璋熟悉妙元的口味,做了三荤三素六个菜,另外还有一甜一咸两道汤。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