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叫火枪,其实也是火器的一种,只不过它与一般的火器不同,不但结构更复杂,而且使用的火药也不一样……”李璋当下先是把火枪大概介绍了一下,然后这才提到刘娥要打造一支纯火枪的部队,暂时以一营为限,也就是呼延守信手下的这五百人。
呼延守信越听越是心惊,最后当听到朝廷要组建一支全部手持这种火枪的军队,而且还暂时由自己管理时,当下也不由得露出狂喜的表情道:“太好了,如果能有这样的武器,何愁边疆不平?”
“守信兄你别高兴的太早了,从名义上来说,这个火枪营的指挥使是我,而你只能委屈做个副指挥使了,当然实际的操练肯定还是要由你负责!”李璋这时却忽然露出一个无奈的笑容,然后又拿出一份圣旨道,这是刘娥给他的,上面除了让他负责督造火枪外,还让他暂时担任营指挥使一职,估计是火枪营这种军队掌握在别人手中她不放心,所以才要求李璋接替呼延守信的职务,而呼延守信只能做他的副手。
“哈哈~如此正好,本来我还担心自己不了解火枪,不知道该如何操练军队,有了李小哥,不对,是李指挥使的指点,我就再也不用担心了!”呼延守信这时却是大笑一声道。
以呼延守信的聪明,自然也看出这是朝廷不放心火枪营,所以才让李璋担任名义上的指挥使,不过他也不在乎,毕竟以李璋的身份,在他看来迟早都要进入朝堂的,自己做他的手下只会跟着沾光,比如这次的火枪,如果不是李璋的话,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他。
看到呼延守信没有异议,李璋也是松了口气,当下他让周里正一家帮忙做了一桌酒席,然后请刘恕和呼延守信边吃边聊,刘恕负责火枪的打造,呼延守信负责火枪手的训练,而李璋则是两方面一把抓,同时还需要从中调和,比如呼延守信想要马上就拿到火枪训练,但是刘恕连工匠都没有挑好,以他的估计,最少也得半年才能让火枪批量生产。
大方向虽然定好了,但细节却是决定事情的成败,因此李璋借着这顿酒,也将两人的职责,以及接下来这段时间要做的事也做了一个安排,这时刘恕和呼延守信才发现,李璋对他们的职务竟然安排的明明白白,没有丝毫的错乱,这让两人也对李璋佩服无比。
就在李璋这边风风火火的准备火枪事宜时,皇陵那边也终于修建完毕,而赵恒遗体下葬的日期也终于到了。
第一百九十三章 刘娥来访
皇帝下葬,光是葬礼就无比的繁琐,万幸是李璋在皇庄不在东京,而且以他的身份,也不够资格参加皇帝的葬礼,所以东京城那边情况他不知道,不过当送葬的队伍经过皇庄时,他却是亲自出门观看。
送葬的队伍很长,前后都有大军守护,而赵恒的棺椁也紧随在大军之后,送葬的队伍则在棺椁后面,一边走一边哭,只是送葬的队伍走的很慢,京城到皇城本来只有一天半的路程,但他们却在路上走了几天,这时不少人也都是体力不支,哭声也小了许多。
刘娥和赵祯肯定也在送葬的队伍中,只不过周围有护卫挡着,再加上人也太多了,所以李璋也没有看到,不过这个送葬的队伍也实在太长了,李璋在门前足足了将近两个时辰,队伍这才完全的走过去。
据李璋所知,赵恒正式的安葬日期应该是明天,所以刘娥和赵祯肯定要在皇陵住一到两天,毕竟赵恒安葬后他们母子二人可能也不愿意离开,在皇陵那边住几天也十分正常。
皇陵那边不关李璋的事,皇庄才是他的势力范围,自从刘娥的圣旨下来后,李璋也将各自的任务分配下来,第二天刘恕就跑回京城,以自己的新身份从胄案挑选了数百名能工巧匠,这些胄案的匠人都是专门做武器的,不但手艺精湛,而且也更有经验。
呼延守信那边也改变了操练的方法,而是换上了木头做的火枪,李璋在火枪上加上了刺刀,虽然不如长枪用起来顺手,但至少让火枪手有了近战的能力,不至于被敌人杀到面前时没有反击之力,而呼延守信也摸索出一套拼刺刀的办法,现在正督促手下操练。
至于真正的火枪射击训练,暂时还没有办法,因为火枪一共也只试制出几把,根本不够用,而刘恕那边虽然找来了工匠,但还需要让这些工匠熟悉制造火枪的流程,甚至在批量生产时,还要对一些流程进行改进,毕竟这些匠人也不是吃干饭的,他们的经验和手艺远不是李璋和刘恕能比的。
不过就在赵恒下葬的第三天上午,刘娥却在一支大军的护送下来到皇庄,这让李璋也是大吃一惊,当即跑出去迎接,而刘娥这时头戴着帷帽,让人看不到她的面容,看到李璋这才用有些沙哑的声音道:“带我进去看看吧!”
李璋也立刻答应一声,然后亲自带着刘娥进到皇庄,穿过前面的军营和后面的村庄后,面前也是一片平坦的良田,周围的田地种的都是小麦,而唯独中间的一片田地种的却是绿油油的土豆。
刘娥让周围的侍女、侍卫退下,这才撩起面纱,然后由李璋亲自扶着,踩着田垄就来到种植土豆的田地中,甚至还弯腰查看了一下土豆的长势,当下也露出满意的神情道:“不错不错,先皇去世时还念叨着土豆的事,等到今年收获时,你也别忘了挑几个送到皇陵那边供奉一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