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北宋大表哥_北冥老鱼【完结】(554)

  就在说话之时,马车也终于来到了鸿胪寺,鸿胪寺掌着外宾之事,相当于后世的外交部,前来大宋的各国使团也都要鸿胪寺接待,而外派的使团一般也会在鸿胪寺集合,而这次去辽国的使团早就到齐了,只是之前正使的人选一直没定下来,直到后来刘娥想到了李璋。

  今天是使团出发的日子,李璋也是第一次见到使团的成员,不过没有关系,反正路上的时间还长着呢,足够让他们互相熟悉,而李璋来到这里时,立刻看到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官员上前行礼道:“下官富弼见过李都尉!”

  “富弼?”李璋听到这个名字也不由得一愣,随后惊讶的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个年轻人,他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与韩琦齐名的富弼,历史上两人都是大宋名相,号称“富韩”。

  “富兄不必多礼,你也是出使辽国的人之一?”李璋当下好奇的问道。

  “下官这次担任使团的副使,是李都尉的副手,这次也是第一次出使辽国,到时还望李都尉多多指点!”富弼这时十分谦虚的道,他也是刚考中进士没几年,曾经在将作监和开封府都担任过职位,这次则被安排为李璋的副手。

  值得一提的是,富弼极受范仲淹的喜爱,并且将他推荐给晏殊,结果晏殊就把女儿嫁给了他,之前范仲淹上书刘娥,要求刘娥还政于赵祯,结果最后被贬,而富弼也为范仲淹仗义执言,只是他官小位卑,非但没能帮上范仲淹,反而还把自己也连累了,所以这次去辽国的苦差事就落到了他头上,从这点来看,他和李璋还有些同病相怜。

  “原来如此,那这一路就要有劳富兄了!”李璋听到富弼竟然是自己的副手,当即也是大喜道,他对出使的事同样没有任何经验,有富弼这个精明强干的人在,至少也能让他遇到事情时,有个商量的人。

  时间已经不早了,朝廷规定使团必须今天出发,所以李璋他们也不再耽误时间,当下李璋下令起程,随后就请富弼坐上自己的马车,这样李璋也能边走边向富弼打量使团的事。

  富弼可不是李璋这个空降来的正使,事实上他是第一批就确定要出使辽国的人之一,甚至整个使团的人员调动也是他一手策划的,所以他对使团也极为熟悉,当下就将使团内的情况给李璋介绍了一遍。

  整个使团主要的人员并不多,除了李璋和富弼这两个正副使节外,还有十几个随官,剩下的都是一些小吏了,主要是负责照看送给辽国皇帝的一些礼物,毕竟现在耶律隆绪重病,作为侄子的赵祯派人去探望,不带点礼物实在不像话。

  当然除了这些随行的官吏外,还有一营禁军,也就是五百人,充当使团的护卫,毕竟带着这么多的礼物,自然需要人保护,大宋这个时代可不是后世,路上经常可以遇到盗贼,特别是辽宋的边界那里更加混乱,时不时就能见到剽悍的马匪,如果没有军队护卫的话,说不定还没到辽国,他们这帮使团就会被马匪杀掉。

  介绍完使团后,富弼又将一些东西交给李璋,这些都是使团的印信、文碟之类的,这些本来都需要李璋亲自去办的,但因为他上任的太突然,所以之前就由富弼代他收下了。

  使团出京城时,也有不少人前来送行,不过李璋并没有让青织他们前来,免得徒增伤感,而且之前要说的话也都说完了,她又怀着身孕,实在没必要再跑这么远为自己送行。

  告别了送行的人后,使团也终于离开了京城,沿着官道向河北的方向进发,这时马上就要过年了,道路上也满是冰雪,但朝廷有令,他们也只能加快速度赶往辽国,而在第三天时,使团也到了黄河边,这时的黄河早已经冻上,浮桥也被拆掉,人马完全可以从冰面上经过。

  不过冰面上并不平整,虽然大的裂缝已经被人用水填平了,但马车想要过去依然并不容易,李璋也特意下了马车,然后蹲下来敲掉一块冰块,这块冰并不像人们印象中那么晶莹剔透,反而带着几分浑浊,这让李璋也不由得皱起眉头。

  “李都尉在看什么?”正在这时,旁边正在指挥车队的富弼也发现了李璋的异样,当下也禁不住开口问道。

  “我在看黄河的水,之前我也曾经路过过黄河,当时河水并没有结冰,河水虽然浑浊,但比现在还是要强多了,但这次我再来时,却发现河水结成的冰比当初浑浊多了。”李璋这时无奈的叹了口气道。

  因为唐时大建宫殿,再加上黄河一带的人口增长,使得黄河两岸的树木被大肆砍伐,许多林木草地变成了农田,如此一来,也加剧了水土流失,导致黄河越来越黄,上游的泥土被冲积下来,而开封这段河道比较平缓,于是泥水落下,导致河床越来越高,也就形成了闻名于世的地上河,这也是开封为什么那么容易受水灾的主要原因。

  “这也很正常,春夏之河水中的泥水较少,但冬天时河水中却是泥水俱下,这件事只要是黄河两岸的人都知道。”富弼当下开口道,他是洛阳人,老家离黄河也很近,所以对于黄河的情况十分熟悉。

  李璋听到这里也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春夏时草木旺盛,泥土不容易被河水冲下,但秋冬时草木枯萎,水土流失自然严重一些,这也导致河水中的泥土大增,古人虽然观察到了这种现象,但却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黄沙年年水患,朝廷也必须要重视了!”李璋当下自语一声,现在的黄河的泥水含量虽然高,但比后世还要少得多,只要朝廷肯治理,还有让黄河变清的希望,而且这件事越早越好,只是现在大宋外有强敌,内部同样也隐患重重,恐怕暂时还无暇顾及治理黄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