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不要忘了,名气并不一定是好名声,有些人的名声并不好,但却举国皆知,另外陛下还记得当初丁谓倒台后,王相居功至伟,但大娘娘却偏偏不用他,反而用了另外一个人担任宰相的事吗?”李璋这时忽然得意的一笑道。
“王钦若!”赵祯听到李璋的话也立刻一拍巴掌道,当初王曾扳倒丁谓,一时间名声大振,几乎人人都以为王曾会被封相,可是刘娥知道王曾与自己不是一条心,于是故意将名声不好的王钦若召回京城拜为宰相,用以牵制王曾,结果王钦若感恩之下,对刘娥也是忠心耿耿,很快就帮刘娥稳定了朝堂。
“不错,当初大娘娘能用名声不好的王钦若牵制王相,陛下也可以用这样的一个来牵制吕相。”李璋笑呵呵的再次道。
“丁谓!”赵祯脑子中立刻蹦出一个名字,丁谓的名气就不必多了,号称当初的第一权臣,连刘娥都差点被他夺权,可惜后来却被刘娥算计,从而被贬到崖州,如果自己能把调回来的话,肯定能牵制住吕夷简,而且丁谓的名声太臭,除了忠于自己外,他根本没有其它的选择,因为只要失去了他的支持,丁谓肯定会被人第一个收拾了。
“丁谓你就别想了,他去年就死在光州了。”李璋这时双手一摊道,说起来丁谓当年也是权倾朝野,作为宰相,哪怕被贬,死后也应该得到追赠,但丁谓的名声太臭了,所以死后也没有人上报,赵祯当然也不知道。
“死了?他不是挺有度量了吗,怎么死的这么早?”赵祯听到李璋的回答也是一愣。
据说丁谓被贬到崖州,随后又被调到雷州、道州、光州等地,加在一起“流落贬窜十五年”,然而丁谓却极为看得开,哪怕在外流落了十五年,回乡时依然两鬓乌黑,连根白头发都没有,这在当时也被传为一件奇谈,许多人虽然不齿丁谓的为人,但也不得不佩服他的度量。
“陛下怎么忘了,丁谓去年死的时候就已经七十岁了,哪怕现在还活着,以这个年纪也不方便再担任官职了。”李璋再次无奈的道,丁谓就算再有度量,但年纪却是不等人,古代寿命都短,六十就算长寿,更别说七十了。
得知丁谓死了,赵祯也不由得有些唏嘘,不过随即他又无奈的道:“没想到丁谓也死了,本来以他的身份,倒是最合适的人选。”
“陛下也不必失望,丁谓虽然不在了,但依然有其它人符合陛下的要求,比如当初大娘娘留下的几个人,就算陛下敢不敢用了。”李璋这时笑呵呵的开口道,这时他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合适的人选,此人虽然不及丁谓,但却比丁谓更加合适。
第六百六十六章 程琳
当初刘娥当权之时,在朝堂上也安插了不少的心腹,比如王钦若就是刘娥的死忠,不过王钦若也有底线,那就是刘娥不能篡位,不过像王钦若这种有底线的人毕竟还是少数,绝大多数刘娥的心腹大都一些阿谀奉承之徒,有些人的人品更被人所诟病,李璋向赵祯推荐的人就是这么一个人品有问题的家伙。
“程琳?他……他能行吗?”赵祯听到李璋口中道出的人名时,也不由得瞪大眼睛问道。
程琳的名气的确比不上丁谓,更不及王钦若能位至宰相,但他却依然是刘娥最大的心腹之一,当初刘娥当下时,程琳一直把持着开封府尹的职位,要知道开封府尹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担任的,能坐上这个位子的大臣,日后几乎都有入政事堂的资格。
然而程琳也不知道是目光短浅还是真的对刘娥太过忠心,使得他做了一件大傻事,那就是向刘娥献上《武后临朝图》,这几乎就是变相的鼓励刘娥称帝,虽然这使得刘娥对他也越加的宠信,可是刘娥的年纪注定熬不过赵祯,所以当赵祯当政时,程琳也就悲剧了。
赵祯当初曾经为了稳定朝堂,刚开始并没有对刘娥的那些心腹下手,反而还给他们加官晋爵,但是在赵祯从稳了皇位后,这帮人就开始倒霉了,先是程琳丢了开封府尹这么重要的职位,被调到尚书省做了个有名无实的尚书左丞,后来又一直在户部、吏部这些有名无实的地方打转。
可以说在那几年里,程琳的官职一直都是那种说出去好听,但却没什么实权的虚职。其实程琳这个人虽然人品有问题,但能力还是相当强的,当初鬼丐就是在他的亲自指挥下剿灭的,另外他在担任开封府尹时,开封城中“盗讼希少”,曾经在益州任职时还扑杀过当地的邪教做乱,以他的这些政绩与资历,本可以稳进政事堂的。
但是《武后临朝图》这件事却一直是赵祯心中的一根刺,所以程琳一直只能蹉跎于官场,前两年赵祯可能是看开了一些,终于给程琳一个实职,那就是让他去北京大名府担任留守,虽然大名府是北方的重镇,但却远离了朝堂,基本不可能再回京城了。
“陛下可不要小看了程琳,这两年他在大名府任职,在当地也是政绩斐然,特别是之前攻打燕云时,大名府是后方的物资调度中心,可以说收复燕云,程琳也有不小的功劳,而且当初他担任开封府尹时同样将京城治理的井井有条,现在民间还有不少人感恩他剿灭鬼丐的功劳!”李璋这时笑呵呵的回答道。
“剿灭鬼丐明明是表哥你的功劳,野狗更是居首功,程琳他算什么?”赵祯听到李璋最后的话也有些不悦的道,他心中对程琳还是有些偏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