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仁先虽然是一代名臣,可是遇到耶律宗真这种皇帝,恐怕也难以有什么大的作为了!”最后李璋冷笑一声再次自语道。
想到辽国西征的事,李璋又想到与这个消息一同送来的另外一个消息,这个消息与高丽有关,之前李璋就建议派人联络高丽,利用高丽与辽国之间的矛盾,从而达到牵制辽国的目的,而现在这个计划已经顺利的实施。
李植这个倒霉蛋被派做使节出使高丽,这个家伙是个聪明绝顶之人,当初连李璋都被他给蒙骗过去了,而他这次出使高丽也没有让人失望。
说起来也是巧了,高丽第九位君主王钦对辽国的态度一向十分强硬,从当政时就想收复鸭绿江东岸的国土,为此也与辽国闹的很僵,高丽更是建造了一条千里长城作为防线,为的就是抵御辽国的入侵。
不过王钦却是个短命鬼,他十五岁登基,却在十八岁那年就去世了,而他去世时,也刚好是辽国大败于古北口,当时高丽也是乱成一团,根本没能抓住机会收复故土。
李植出使到高丽时,王钦的弟弟王亨继承王位,成为高丽的第十代君主,而王亨今年才十六岁,他在见到李植后,也很快被李植的才华所倾倒,甚至还想拜李植为师,不过李植作为使节也不敢擅自答应,而是与对方结为挚友,平时交流也颇为密切。
王亨刚刚执掌高丽,也急需政绩来证明自己,再加上他年轻气盛,在看到辽国现在衰落到如此地步,背后又有大宋许诺的各种条件,这让王亨也十分的心动,所以他在说服了身边的大臣后,也终于做出一个决定,那就是决心出兵收复鸭绿江东侧的保州等地。
不过王亨虽然决定出兵,但什么时候出兵还没有决定下来,而且高丽内部对这件事的争论也很大,哪怕王亨是君主,也不可能不考虑大臣们的意见。
可是没想到耶律宗真这次竟然忽然派兵西征,这对于高丽来说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所以李植也极力的鼓动王亨,而王亨在与大臣们商议后,也终于力排众议决定趁着辽国西征的时候出兵,现在高丽上下也都在紧张的筹备之中,就等着辽国与党项打起来时,他们就立刻出兵攻打保州。
当然了,高丽准备出兵的事还属于绝密,除了高丽的上层外,也只有李植通过王亨知道了此事,然后再秘密的送到大宋,而赵祯在知道这件事后,也与辽国的消息一起送到李璋这里。
“算算时间,耶律仁先西征的大军也应该到西北招讨司了,如果他们打起来,高丽马上就会出兵,到时辽国东部就要乱起来了!”李璋当下再次得意的自语道。
不过说到这里时,只见李璋忽然又皱起眉头,随即再次开口道:“利用高丽骚扰辽国固然是一件好事,可是如果辽国真的乱起来,高丽趁机夺取大批土地的话,到时肯定会实力大增,绝对不能让他们重演当年高句丽对中原的威胁!”
说到最后,李璋又考虑起牵制高丽的事,不过大宋与高丽距离太远,国土上也并不接壤,不过从海上去高丽倒是挺近的,如此一来,只要大宋拥有一支强盛的海军,就不怕高丽有什么威胁。
“说到底还是整顿水师的事,看来将水师一分为二,打造一支专业的海军也是势在必行了!”李璋最后再次自语道。
第六百九十三章 报纸的构想
离京大半年,李璋一行人也终于回到了京城,赵祯也知道李璋这一路辛苦了,所以也没有急着召见他,而李璋也趁着这个机会呆在家里多陪陪家人,只是吕武一群人还没有从燕云回来,但却送回几封信,最后一封是一个月前的,据吕武说他们在那边买座庄子,打算在那边住上一段时间再回京。
对于吕武他们的决定,李璋也有些无可奈何,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就会变得越发的固执,这点在吕武身上尤其明显,说起来吕武与李太后之间还曾经有过一段感情,可惜天意弄人,使得两人最终还是没能走到一起,否则李璋就得改口称对方为姑丈了。
三天之后,李璋乘着马车进宫,不过在进宫的路上,他却发现京城有了一些变化,那就是在街道两侧的一些空地上,竟然立起了一些告示牌,上面张贴着一些官府的告示,有些是对犯人的海捕公文,不过更多的则是朝廷新颁布的一些法令解释。
看着街道两侧这一面面的告示牌,李璋忽然想到后世在某个时期曾经兴盛一时的报栏,这东西与告示牌的功能差不多,只是报栏贴的是报纸,而且为了防止被人拿走,一般报栏都是由正反两面玻璃窗组成,报纸放在玻璃窗里面供人观看,只是后来随着网络的兴起,报纸这种传统媒体就显得落后了,报栏这东西也变得越来越稀少,后来直接成了打广告的地方。
想到报栏,李璋也就想到了报纸,说起来他早就想把报纸搞出来了,只不过以前他根本顾不上这些,毕竟当时大宋的问题实在太多了,而且报纸这东西的影响力也很大,一个不好可能会成为别有用心者的工具。
不过现在也的确是时候把报纸搞出来了,毕竟报纸这东西也是开启民智的工具之一,而且随着报纸的推广,也能加快消息的流通,不至于让一部分把握消息的来源,从而鼓动不明真相者闹事,比如前几年南方有人借传教起事,受鼓动的都是那些愚夫愚妇,如果能利用报纸揭穿那些神棍们的手段,就有可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