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洪过的话,那王双虚和郑仲夫悚然一惊,继而又是一阵欣喜,他们惊恐的是,洪过明着说是青史骂名,实则在指点两人,他们在开京干的那点事,不用史书骂名了,估计现在开京城里就被人骂翻了,他们还想三心二意的只怕没什么好果子吃,为今之计只有死死抱住洪过大腿,才能保住他们两人下半生荣华富贵。
喜的自然是洪过那封官许愿:王中书,这是在告诉王双虚,只要搬出了高丽王,王双虚就能当上中书令,成为高丽朝廷文臣第一人。郑枢密,那是给郑仲夫许愿,他能坐上那枢密使的位置,这个位置平时一向是文人把持,郑仲夫以一介武将身份坐上这个位置,简直就是高丽王朝上下两百多年来第一人,而起他摆脱了武将身份,子孙自然也都成为文臣,以高丽崇文鄙武的习惯,这算是彻底转职成功了。
是以这两人当即对着洪过跪下,梆梆梆的连磕响头,大声表示日后死心塌地的跟着洪过干到底了。
洪过微笑着扶起两个家伙,指着林氏父子道:“你们二人现在最紧要的,就是继续操练兵马,与林侍郎和林将军父子通力合作,在高丽南面打造出一番安定祥和的局面来,也让我不用为基业担忧。”
基业。
听到洪过的话,两人更加激动了,这洪过把釜山说成是基业了,那岂不是把他们两个当作自己人了,此时,王郑二人心中,什么高丽朝廷高丽王,完全被扔到九霄云外,在他们心里,洪过就是高丽王,洪家就是高丽的朝廷,给洪家当狗,也比给高丽朝廷当大官强多少倍。
虽然林家父子不知道那个什么侍郎将军到底是什么意思,洪过也没对两人详细解释,只是请两个人继续抓住军队,狠狠操练,马上就会有大用处了。
而后,洪过又登上船前往江华岛。
到了江华岛,洪过看看此时高丽小朝廷的现状,啧啧,那叫一个惨不忍睹啊,高丽王住的稍微好些,也不过是原先岛上官署,一座不算很华丽的石头房子而已,至于那些跟来的大臣们,就只能住在茅草和大木搭建的房中,而士兵们根本无法搭建房子,索性在地上挖坑,上面盖上茅草和木料,算是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了。
最最凄惨的,由于洪过串通了金国水师,对江华岛施行了禁运,任何船只不允许接近这座不大的岛子,岛上的船也不要想出海打渔,这班高丽朝廷的官兵们坐吃山空,现在不要说吃饭,每天能喝上一碗杂合面稀糊糊都是高丽王的待遇了,朝臣们只能在海面捞几条鱼,士兵更加凄惨,整日靠着在海边弄些海鱼海蛎子为生,吃的肚子拉稀,很多人直接拉肚子拉死了。
不过,即便金国水师封锁,偶尔也有疏漏的时候,高丽小朝廷并非完全不知道外面的消息,开京城破已经对他们是巨大打击,等到平壤建立了新的朝廷,有了一位新的高丽王的消息传来,整个江华岛上的士气几乎崩盘,不少士兵和朝臣再也坚持不下去,抱着块木头飘浮到海上,向金国水师投降了。
洪过抵达江华岛的时候,整个岛屿就是这么一番景象,怕是再晚来几日,江华岛上就只会剩下一个孤家寡人的高丽王了。
第二百零一章高丽!高丽!(下)
第二百零一章高丽!高丽!(下)
登岛三天后,江华岛上的高丽朝廷投降,王晛被迫接受了完颜亮的诏书,那份诏书上册封他为“大金国高丽王”。
将王晛投降的消息向全天下公布的同时,洪过用完颜亮的旨意,派出金国水军来到开京,向仆散忽土宣布了完颜亮的命令,以洪过为“提举东海路军政诸事”,东海路境内一应官民人等“皆白于提举,不必复奏朝廷”。
接到这封旨意,仆散忽土如坠冰窟之中,有了这个“提举东海路军政诸事”,等于在东海路之上又加了一位太上皇,那还要他这个东海路都总管作什么?
开京城里的军官和金国的大小官吏,都是仆散忽土从中都带来的,或许投诚的高丽臣僚对洪过了解的还不是很清楚,但这些金国官吏军官们,听到朝廷旨意,一个个噤若寒蝉吓得是面如土色,难道说,未来的开京,或者说是整个高丽,都将要血流成河么?
就在开京的金国都总管府和女真军队陷入恐慌之中时,一个不知从哪里出来的消息在开京城里流传开去:高丽国主王晛已经从江华.岛登陆,被金国册封为高丽王的王晛还是整个高丽的王,高丽王殿下希望高丽南北统一,所以要求平壤和开京两个京城和解,两个朝廷合二为一。
这个消息不知真假,当在开京的.高丽朝臣听到这个消息时,一个个狐疑不已,纷纷跑去都总管府打听消息,结果,他们失望的发现,以前曾经无比威严的都总管府,这时竟是变得冷落下来,平日来去匆匆的大小官们已经绝迹,里面的吏员书办们无精打采的,简直就像是要卷帘大散的样子。
尤其是驻扎在开京城里的女.真军,前阵子还在厉兵秣马的准备出征平壤,甚至是征调好了与之协同的高丽军队,这时候也不提出征的事情,派出去的前哨部队悄无声息的退了回来,每日除了在开京城里巡逻,绝口不提什么出征事情。
凡此种种的迹象,开京城里不仅是一班高丽官们.惊疑不定,那些隐藏在城中的虫子也吃不准了,一边连忙将开京的种种事情传送去北面,一面努力搜寻关于洪过的消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