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洪过要凭着自觉自愿的原则,感觉没了好处可捞的官们,立时没了工作热情,对待派去中原的高丽朝廷的官们,摆起了中原大国的派头,哼哈的打着官腔,可就是不肯办事。
忙活了半个月,眼看都到了贞元三年的开春,迁移的事情还是没有着落,不仅如此,由于跑过太多次州县衙门,在衙门里,这些高丽来的官吏们,被看成了傻子,谁见到都是极不耐烦的轰来轰去的,说话都没了好口气。
这些事报回高丽,让仆散忽土有些为难,半是诉苦半是埋怨的对洪过说起,干嘛非要搞什么自觉自愿,还允许老百姓带上家产,直接开抓就是了,还有红利分,一举两得多好。
用讥笑的眼神瞧着仆散忽土,洪过毫不留情的问,就凭那些百姓一时拿不走的粗笨家具,也能入了仆散忽土的法眼,能比得上现在每个月一成半的金矿收入?捞钱不是这么捞的,太刮地皮最后只能被百姓戳脊梁骨。
听洪过如此说,仆散忽土早已习惯了,他马上明白过来,洪过并非没有法子收拾那些金国的官,只是不知什么原因早先不想那样做,现在好了,到了这个地步,就怨不得洪过不是人了。
果不其然,洪过还真想了一个不是人的法子出来。
他直接给各地的大商号写信,要求这些商号全力帮助他,向本地百姓宣传迁移去高丽的好处:不仅每人可以分到一百亩土地,还每三家分一头耕牛,另外到了高丽就有现成的房子住,而且头三年不征收税赋,三年之后也是逐步征收,保证最高也只是征收一成的税……
如此诱人的好处许诺出去,加上那些商号的伙计们都生了一张好嘴,本来就是生生能把死人说活的口才,现在得了东家指派,更是卖力的鼓动起来,直如口灿莲花一般,将那些种田的百姓听得将信将疑的。
还真有些人动了心,都是山东,河南,陕西,河东的百姓,这些地方都是人口比较多,土地已经很少有空余,就比方说河东那个地方,除了晋中平原外,到处都是山,哪有什么像样的土地,陕西则不一样,经过数千年的开发,陕西的耕地何止是到了极限那样简单,而且上一次与西夏一场大战,打得陕西百姓生灵涂炭,现在不少人希望远远的躲了开去。
河南山东大约也是这么个情形,经过各地最大的商号如此一鼓动,也还真有不少的百姓动了心,抱着试试的心思,去了允诺中的集结地,在那里还真有马车等待他们,帮助这些人装上了舍不得扔掉的破烂家什后,车队一路向东,最终无数个车队在淮北的海州附近聚齐,然后登船离开大陆,漂洋过海到达了釜山。
这样的迁徙,却令金国的地方官们吃受不住了。
第二三一章再战
第二三一章再战
金国的官制承袭宋辽,又借鉴了唐制,对于官员的升迁有明文规定,每年吏部考功时候,治下百姓户口数那是一个重要成绩,若是增加的数目达到了一定的比例,就能在吏部增加一转的功绩,这增加一转可就是减少任期一年,下一次升迁也就随之提前到来了。自然,若是治下百姓数目流失严重,吏部也不会客气,自有各种办法整治官员。
金国的通检推排刚刚结束,各州各县的百姓数量都查得清清楚楚,现在洪过这样明目张胆的劝诱百姓离开,却又不肯发出文书,证明这些百姓是跟着招募移民的高丽官员走的,他们要如何去对户部交代?那减少了的户籍要如何去充填?每年的赋税又要谁去缴纳?若是处置不当,吏部一个行文斥责都是轻的。
所以,那些个金国的大小官先是一懵,随即暴怒起来,勒令手下捕快衙役土兵出去阻挡。没成想,洪过早有预料,用户部侍郎的名义,行文各地军府,要求军队必须保护移民百姓的安全,如果有人敢阻拦移民,则“以谋乱论”。
各地的女真将领,多是完颜宗弼部将,或者要卖完颜亨一个人情,汉军的将领如果不是韩易的故交,便是惟张浩蔡松年等人马首是瞻,现在洪过行文一到,这些在官场上混的滑不留手的家伙,哪里敢怠慢,马上点派兵将出去,用雪亮的刀枪去帮助各地高丽官员解围。
终于慌了手脚的金国官员们,这才见识了洪过的厉害。高高在上的布衣宰相,权领户部侍郎他们是巴结不上了,为了日后仕途起见,他们就只有去低头哈腰的拍那些高丽官的马匹,全力配合这些从高丽来的官员。
虽说整个移民慢慢上了轨.道,可中国的老百姓毕竟保守,若非是逼到绝路上,绝不会有人想到迁徙搬家,所以,直到春播过去时候,也才仅仅动员到了三千多户,总共万把人,填补了十个村庄。
总算南部高丽半岛的气候很好,.临时补种庄稼也还来得及,从中原迁来的汉人百姓,用他们最擅长的精耕细作技术,在分到手的土地上细心的栽种,算是能保住大半年的收成了。
看着南部高丽的耕种已经开.始,洪过不禁感叹起来,这要是有后世的玉米马铃薯红薯,又高产又收获期快,他自己敢下军令状,用高丽一块土地,就能养活十几万大军。只可惜,现在这三样东西还都在南美洲,他只能想想罢了。
高丽的移民安定下来,他们确实看到了官府给的.土地,现成的房子,分到手里的耕牛,到了农闲时候,洪过让官吏们下去动员,弄一些百姓回去家乡,现身说法的介绍高丽的好处,至于路上的食宿都包在洪家商号头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