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而察忽思惋惜的看着两支队伍汇合,他既吃不掉完颜亨的大军,又啃不下斡鲁速城这块骨头,所以,今天这种局势也是早有预见的,只是他的心中还是大为不忿,或者说是不满意。
作为草原部族的首领,金军拥有数量庞大的游牧骑兵,能够在草原上面,与草原部族一样往来驰骋,动辄数百里的进退,飘忽不定四处游击,这种强悍的战斗力,连忽而察忽思都感觉害怕,害怕的直想削弱金军,剔除金国手下这些游牧骑兵,甚至说,最好能将这些牧人拉到自己这边。
但是,忽而察忽思不仅仅是草原盟主,还是克烈部的可汗,他心中明白,今天的威势和地位,以及其余各部对他的服从,都来自一个力量——恐惧,对强悍的金国的恐惧。
只要金国一天强大,这个因为掠夺而出现的联盟,就会维持下去,大家会继续在克烈部的领导下,在草原上继续与金国的军队兜圈子,女真人到底不是草原的主人,也永远不会成为草原的主人,最终的胜利一定是草原联军,不,是克烈人的,是他,忽而察忽思的。
不过,想想那些强悍的金国游牧骑兵,忽而察忽思迟疑了,女真人真的不会成为草原的主人么?
正是因为这种矛盾的心态,让草原联军在金军到达斡鲁速城后,依然没有马上退走,反是在百十里外驻扎下来,双方彼此遥望着,好像在比拼谁更有耐心。
眼看要进入八月末九月初了,九月下旬,就有可能降下第一场初雪,那时候的草原会变得异常难行。
终于,完颜亨做出选择,十余万人开始缓缓搬迁,有秩序的向东撤退而去,由于运力有限,虽然每一个人每一匹马上,都携带了尽量多的粮食军械,在斡鲁速城中还是存着堆积如山的粮草,最终,被完颜亨下令,一把火烧掉干干净净。
大火持续了足足三天时间,甚至连带斡鲁速城的一部分也被点燃,在大火慢慢熄灭后第五日,才有草原联军的斥候,小心的进入了已经几乎成废墟的斡鲁速城。
得到了金军彻底退兵,最终什么都不给自己留下来的消息,忽而察忽思有些欣喜,又带着几分失落的下令,拆除斡鲁速城,务必不要给女真和契丹人留下一点一丝,未来可能成为堡垒的据点。
一部分草原联军,随着金军缓缓行军,那是在监视金军的动向,这部分人多数是克烈部的骑兵,其中甚至掺杂了部分的契丹人,他们是留在草原上无数城堡中的居民,由于契丹辽国的崩溃,这些城堡中的居民,大部分跟着耶律大石去了西辽立国,还有一部分继续留在草原上,只是臣服了席卷过来的克烈人,变成了克烈部之下的一个小部族。
至于其他草原勇士,兴奋的用手上刀枪,飞快的拆掉了女真人的“邪恶城堡”,将城堡周围本部族勇士的尸体火化,让其能够重归长生天。
就在这些天里,从克烈部的军中,跑出了不少神色诡异的人,偷偷摸摸的溜进了草原深处。
完颜亨的大军终于有了消息,金国朝廷里登时有如炸响一颗惊雷。
事实上,金国朝廷里已经有一股暗流在酝酿,中都不断传出谣言来,说是完颜亨兵败身死,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草原鞑子不日就要突破金山隘口,再次进逼临潢府,将临潢府路境内所有女真人杀得精光。
这种谣言一开始在中都百姓里传播,后来不知怎的就在官员中间散布出来,最后,甚至连高阶大员们,也不由得私下里互相询问。
在这些情报和眼界更广的大员心中,完颜亨的兵败,可不仅仅是损失兵员那样简单,那是涉及到了金国在西北边疆的威望,还有数十万戍边军人归附部族的凝聚力,一旦大军溃败,兵力散失殆尽,就会引起一连环的后续效应,尤其是被金国压服的那些契丹糺军和游牧部族,他们的归附与否,直接关系了金国西北门户的安全。
就连完颜亮本人,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几乎每天都有人上奏章,一开始还只是弹劾完颜亨,后来就有些荒腔走板了,上的奏章中间,竟然将所有追随出征的将领,一并列了上去,大有扩大打击全面攻击的味道。
若是一开始全面攻击完颜亨,完颜亮本人还能品出其中深意,这是有人想借机打掉他的一条臂膀。从完颜亮篡位登基之初,完颜亨就左右了金军军队将领,对完颜亮的态度,可以说是完颜亮作为皇帝的左膀右臂。如果能借此机会收拾了完颜亨,或是另君臣之间生出裂痕,都能够断掉完颜亮的终于臂助。
所以,完颜亮对任何攻击完颜亨的奏章,都是直接无视掉,理会都欠奉。
到了后来,有人开始弹劾大军所有将军的时候,完颜亮就迷糊了,这些家伙这不是盲目陷害么,这样弹劾上去,不仅仅不能敲掉任何一名将军,更有可能的是把远征大军上上下下得罪个遍,如此不智的行为,真的是一开始那些用心险恶家伙策划的?如果是真的,只能说,那些人已经从阴谋家,开始了向疯狗的进化。
眼看着冬日越来越近,朝廷里对远征大军的弹劾也越来越尖刻,甚至有人开始将弹劾的奏章,用揭帖一并贴在了中都城大街小巷里,上面开列的罪名,让中都百姓大开眼界,什么杀人越货中饱私囊都是小意思,更说完颜亨利用职权,在军中带上无数ji女,行军途中肆无忌惮的**嬉戏,动辄在军帐里开**party,哦,错了,那个时代还没鸟语,是学商纣王玩些酒池肉林的游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