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在每个村子就需要一名官长,平时督促各家保长收缴赋税外出执行劳役,农闲了还要负责训练全村的青年人,遇到战事,就要率领这些年轻人组成一个队,集体编入军队中作战。
这个官长的来源,洪过心里早已打算好,就借着移民的机会,将自己布置在日本的六千汉勇军,悄无声息的送回高丽去,散布在整个南部高丽乡村,帮助洪过完成对这些移民村庄的掌握。
为了这个计划,洪过就需要得到大量的精致武器,顺带着,悄悄解决了海州那两千募兵的武装问题。一方面,洪过以东海行省府的名义,对北部高丽的各家工场下了大量的订单,要求订购至少足够装备十万人的兵器,另一方面,洪过已经做好了准备,待到接近年关时候,自己就悄悄出海,先去南宋与赵瑗会面,希望能够购买到在南宋御前军器所打造的精致武器。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从中都传来政治风潮的消息,当新任海州的地方官姚江,匆忙将一份邸报送来的时候,洪过早已阅读完翟平送出的紧急消息。
中都的这场政潮来的太过突然,事先全无一丝征兆,洪过心思大乱下,一时间也没了主意,因为他根本没明白过来,这张浩为什么要弄这套妖蛾子出来?
虽然已经明白中都事情的过程,出于对姚江的尊重,洪过还是耐心的将邸报看了一遍,抬头望见姚江并未离开,他唯有苦笑下,先是感叹了一番完颜亨运气不好,突然话锋一转,问起了若是按照姚江的想法,应该如何处置完颜亨。
姚江到底是正牌子读书人出身,还没卢龙那般无耻,见到洪过大腿比较粗便卖身投靠,出于读书人的自尊,虽然这次升迁到海州的州官,是走了洪过一系的关系,此时的他还是尽力保持一种不卑不亢的态度,更何况,在私下里这般议论枢密使一级的执政大臣,也不是他一介从五品上小官应当做的。
是以,姚江双眼微裣,平静的道:“下官以为,一切听皇上圣谕。”
姚江这个回答没有丝毫破绽,但是却是在洪过脑中闪过了一道炸雷,一切听皇帝圣谕,对啊,张浩的举动看似不合理,若是放在这样一个假设上:张浩是揣摩圣意,猜到了一些完颜亮的心思,所以才拼着与自己翻脸的可能,也要上书弹劾完颜亨,不为了别的,只是因为要迎合皇帝的心思,因为张浩明白,自己种种荒唐暴虐的举动,其实背后无不是完颜亮在撑腰,一旦失去了皇帝的支持,洪过又会拿张浩这个平章政事如之奈何?
不过,回头一想,洪过微微皱眉了,张浩难道不知道自己好记仇的毛病么?君子报仇还是十年不晚呢,只要被自己惦记上了,管他十年二十年的,迟早会咬回这一口的。
唉,不管了,先救回完颜亨一家子吧,谁让这一家子与自己的关系太深了,想不出手都不成了。
送走了姚江,洪过立即用东海行省的名义,向朝廷中枢送去一份明发的奏折,里面说,最近听闻高丽有许多温泉,经常泡泡对重病的人大有好处,就算是没病,没事去泡泡也能身体康健皮肤柔腻,想到韩王完颜亨为国操劳,身子骨一向不大好,所以东海行省上下官员,热切希望韩王殿下能到高丽修养,多泡泡温泉,闲来还可以指导一下东海行省为政的疏漏云云。
按照习惯的,洪过也不用去问,直接在奏折的末尾署上了东海行省所有大小官的名字,唯独没有他洪改之的大号。
这样一封奏折发到了中都,对于逐渐白热化的弹劾风暴,有如猛然间泼上一盆冷水,将所有人浇的内外冰寒,大家猛然发觉:洪过不仅仅是在给完颜亨寻找生机和出路,更是向朝廷中枢示威呢,这位顶着权领户部侍郎,提点东海行省事的家伙,在告诉朝廷里那些跃跃欲试的家伙,在东边,还有他这样一个手握一路兵权,坐镇一方独断专行的人物,在背后力挺完颜亨,你们这般跳梁小丑,随便叫唤两句就得了,不要干的出格了!
第二三九章用兵日本
第二三九章用兵日本
洪过的上奏,正确的说。是东海行省的奏章,帮助完颜亮找到一条出路,既可以不必与完颜亨撕破脸,又能削弱完颜亨的兵权。最重要的,现在虽然是对外用兵时期,可皇帝最需要的,是韩王的军事才华,并非是他在军中的威望。所以,能够小小的削弱这种威望,完颜亮还是很乐意做的。
内宫很快批复了东海行省的奏章,完颜亨前往东海路“养病”也就成了定局,中都渐渐安静下来,或者说,是表面上安静下来,至于这平静水面下的暗流,就绝非普通人可以察觉的了。
既然完颜亨养病,金国总要有大将镇守西北,金国皇帝选了一下,决定调遣宗室完颜乌禄前去,同时为乌禄小小升了一下官,挂上枢密副使的头衔。虽然官秩没有提升,可职司和权力大了很多,也算是对他在西夏战争中表现的一种奖励。
听说完颜亨要走武清县去高丽,洪过惟有苦笑下,现在自己的走私生意都快变成公开了,好像朝中是个人,就知道自己在武清有个秘密港口。不过,谁要真想捅自己一刀,还要好好掂量掂量。
放了在海州的事情,连夜乘船到了自己的老巢,洪过不仅见到了完颜亨,在韩王身边,自是少不了一众子女,羊蹄,芷雅都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