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县令头上冷汗直流,按照这些仆人说的去起尸,好家伙,何止四五条啊,一气挖出来十来具白骨,这下子可将曲阜县上下官吏吓蒙了,到了这个份上,他都不知道要如何是好了。
曲阜县令想将案子推给韩思古去审,哪里想到韩思古早得到了洪过支唤,对孔家这些烂事绝对不管,一起交给官府“秉公”处理,至于三司衙门的护兵,只是去挖孔家的“漏税”问题。
曲阜县一开始审问孔家的案子,虽然只是在二堂秘密询问,但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这个风声就传入了山东两路豪门的耳朵中。这些豪门富户,有几个屁股上完全干净的?现在的洪过连孔家这个老虎屁股都敢摸,山东两路还有谁是他不敢惹的?
立时,没等孔家的案子审完,甚至连中都紧急派出的礼部官员,都还没到达曲阜的时候,山东两路最顶尖的豪门富户,已经巴巴的赶去了临洪镇,要求洪过派人指导他们如何开工厂经商。
完颜亮派出的何止是礼部官员,听说曲阜的事情闹大了,他又急忙派出了礼部尚书过去。这位礼部尚书不是旁人,就是刚刚回去中都不久的李通李大人。本来的,李通一听说是洪过沾边的差事,当即要称病在家不想去,却经受不住完颜亮严令,这才不得不心不甘情不愿的上路来山东西路。
等到了曲阜,李通才知道,原来孔家的案子已经有了突破口,他在屏风后旁听了两气审案,偷偷的直咧嘴,孔家要是光偷漏些钱粮还好说,现在有了这么许多官司缠身,尤其是不少件都是伤了人命的,如果抖搂开的话,这孔家千年名声算是毁了。
不成,这事不能继续下去了。李通偷偷去见过了孔拯,看到人都瘦脱相的衍圣公大人,现在的孔拯都快后悔死了,早知道洪过如此毒辣,他说什么都不会出这个头的,见到了李通,衍圣公大人几乎要跪下来哀求了,不求别的,就算散尽孔家的家财都无所谓,只求能保住孔家的声名,不要让那些案子外传出去。
见到孔拯如此上路,李通心里有数了,他急忙给完颜亮去了一封奏本,自己则匆匆赶去了临洪镇。见到洪过的第一句话,李通就直接问,究竟要把孔家整到什么程度才算完?要是洪过真的想把孔家整死,那对不住了,金国朝廷必须站在孔家一边。
洪过也知道整倒孔家将是点爆一个巨大的水球,随之而来的洪水将会淹没这个时代每一个读书人,甚至是每一个人,那就是整个中华文化的灾难了。是以,洪过老实的告诉李通,只要孔家带头出来经商买船下海赚钱,他可以就此收住。
这个条件不过分。李通在曲阜见识过了孔家的豪奢,说他家是万贯家财都少了,现在满朝文武都在出钱经商,凭啥你们孔家要例外?李通这次真的急了,亲自当起信使,又赶回了曲阜,见到孔拯后吓唬了几下,就将这个当代衍圣公吓得答应了洪过全部条件。
看到孔拯低头,李通心里不禁鄙夷起来,这个孔拯真是,啧啧,典型的纨绔子弟,仗着祖宗余荫啊,只可惜,自己投胎时候没把握住机会,怎么就让这个窝囊废当了衍圣公?
孔家宣布开办十家工场,从炼铁到制作海产品,名目着实不少,另外买三条海船,专门从事将高丽货物运到山东发卖的运输。在此之后,洪过下令,三司衙门接到的举报有伪,孔府并未真个透漏朝廷税粮,三司衙门护兵从孔府撤出。
这么一番折腾下来,让整个大金国都见识到了,洪过的手腕有多硬,那些个富户在准备和洪过掰腕子前,都要事先想好,看看自己的手腕是不是足够硬。
几乎是一夜之间,山东的东西两路,就兴建起大小工场近千座,购买的海船也有三四百艘,竟是好像出现了一副工商欣欣向荣的景象。
洪过称呼这种剧烈的变化为——大跃进。
第二六四章草原阴云
第二六四章草原阴云
虽然是用武力强迫的方式。勒令山东两路广开工场,搞得就好像洪过知道的,那个后世大炼钢铁的运动,到处是老百姓自己盖的小高炉一样,但洪过有自己的计划,如果真的要搞成一场大跃进运动,他的努力就彻底失败了。
为了把握住整个运动的方向不至于失控,洪过特意以县为单位,从三司衙门选出若干有经验的人才——说是人才,实际上就是各家商号的掌柜和伙计——派驻到了每一个县,统计出各地的物产情况,帮助每一个富户选择开发的工场,一定要作到不能盲目上项目,尽快能盈利。
虽说这种做法有一定的弊端,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开办工场过于盲目,一旦亏本,折损的就不仅仅是这些富户的财产了。所以,洪过对这些工场的进度非常重视,整个山东都兴建工场后,他不仅亲自过目而且还走下去。到每个县去巡视,尽力听取下面的声音。
总算大致情况还好,虽然有部分工场一开始就亏损,但是多数场子都有不错的收益,尤其是那些买了海船的人家,这海船贸易出钱最快,仅仅半年功夫,就让他们看到了巨大收益,到了正隆二年的年中,不少人家已经可以收回海船的本钱。
这个消息大大刺激了那些富户,一辈子买房子置地的图什么,不就是能钱生钱么,现在跑海船竟然如此赚钱,不少人家当即拍板,继续买船扩大规模。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