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子大定朝廷可真焦头烂额了,幸好此时完颜雍已经返回中都,用严刑峻法与检举揭发的法子,着实破获了几处高丽细作的据点,才将谣言四起的局面压制住,得以着手稳定市面。
完颜雍为何能回到中都呢?
就在临潢城下,萧克剌围着一个临潢大战半年有余,无奈临潢本就是金国着力经营的重镇,完颜雍起兵后又刻意加强了临潢的防御,现在城内城外有金军二十万,沿途又修建了大量的驿站烽火台,大定朝廷已经逐步稳定了在临潢的通路和防御,攻陷临潢这个目标变得越来越不可能起来。
若是仅仅如此的话,萧克剌大可利用游牧民族的又是,在临潢府外围不断打击金军,从而将大定金军主力困在临潢周围。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冬季越来越近,草原游牧民族都是逐水草而居,到了冬季需要去避冬地过冬,十万草原联军围攻临潢,数倍于这个数字的游牧民在临潢附近放牧,秋天时候抓秋膘自是很不理想,若是冬天继续在临潢附近纠缠,怕是一个冬天过去,不等金军来打,这些参与围攻的游牧部族就都垮了,是以,那些个依附到萧克剌周围的可汗们,仗着胆子要求撤兵。
一开始萧克剌还是好生安抚,到了后来,他的态度虽然还是那么温和,但也吃不消这些可汗们的不住请求,最终不得不答应下来,暂时退兵百里驻扎。
退兵?大家早在临潢这个鬼地方呆的腻了,现在一提出退兵,什么百里,那些个散漫惯了的游牧民们,呼的一抽鞭子,就带上自家牛羊奔的没影了。
等萧克剌感觉不好去追的时候,身边的部族跑掉一半大多,余下的兵马部族,不是乌古敌烈两部,就是契丹的叛军,不仅如此,就连乌古敌烈两部的族长,也非常婉转的向萧克剌表示,乌古敌烈两部也需要前往过冬的山谷,他们还算仁至义尽,知道要求萧克剌一起前去过冬。
萧克剌苦笑着拒绝了两部族长的好意,最后,他只好带着十万契丹部民缓缓的退到了金山隘口,决意就在这里停住脚步,等待来年再战。
临潢之战就这样稀里糊涂的结束了。
草原大军撤兵,完颜雍却没马上离开临潢,反是又在临潢府城逗留数月,向草原派出无数细作,又派出诸多使者前去草原联络,上到各部可汗,小到各部的统兵将领部族长老,都能够收到大定天子的一份“心意”,以便在来年时候帮助大定天子说上几句好话。
经过这番布置,完颜雍有信心来年就能看到丰厚的成果,纵然各部不见得马上改弦更张停止攻击,起码在打起来的时候互相也会留些情面。
而后又监督临潢府城修复了各种防御设施,甚至大冬天的挖开潢水河道,又为临潢城增加了三道护城河,完颜雍这才心满意足的统帅大军返回中都。一到中都,早了解情况的完颜雍,立即使出手段来,成功破获了几处洪过手下的细作据点,打击了那些细作的嚣张气焰,无形中给了洪过几记耳光。
正当完颜雍觉着志得意满的时候,一封完颜兀古的来信,打破了他的良好心情,完颜兀古向大定天子报告,就在不久前,洪过取得了对交趾国的大胜,三万近卫军击破交趾李朝十万大军,迫使李朝与南宋签订和议,正式承认了南宋皇帝,交趾的李朝国王李天祚为“大宋安南国王”,到此时,那交趾地方才算是脱离了千百年的名称,正式中国认作“安南国”。
不仅如此,洪过还迫使安南国割让了好大一片国土划归南宋,暂时由近卫军驻扎管理,甚至说,近卫军可以派人在安南的都城升龙建立官府,处理宋人在交趾的司法官司。
看到这份情报,完颜雍大吃一惊,刚刚那点好心情立时消失的无影无踪,甚至说,心头有如被压上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般,感觉是那样的压抑和沉闷。
其实,完颜兀古说的还不全面,林钟在交趾何止是大胜那样简单。
李朝作为一个已经存在一百多年的国家,虽然被宋朝叫做交趾,对内却是自称“大越国”。此时的交趾大越李朝,早就进入了平缓迟钝时期,军队再没了刚刚立国时候那样善战,将军们虽然不断与周围的几个国家开战,但也没了早年的英武,这样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外力介入的话,在数十年后也会自行倒塌。
当林钟率军在交趾登陆后,发觉自己最大的敌人并非交趾的军队,倒是交趾湿热的气候,让这些来自北方的精壮汉子极为不适应。幸好,出征前洪过就详细了解了各种交趾的情报,也向很多经常来往于交趾高丽的商人请教过,提前预备好了各种草药来防止疫病,饶是如此,下船后还是有百多人因为不适应气候而病倒。
这些都不能影响林钟的决心,很快的,在河口大战中,林钟统帅步卒在路上打破交趾的三万军队,水师又歼灭了交趾人那支羸弱的水师,而后开始沿着湳定江也就是后世的红河,向着交趾的首都升龙进军。
黑色铁甲大军入侵的消息,一下子传遍了整个交趾,那国主李天祚吓得魂不附体,连忙征调所有能搞到的军队,集中在升龙城下准备迎战。
孰料林钟按照洪过提供的情报,定下了暂时不主动攻击的策略,在作出挺进升龙的样子后,又撤回了湳定江的河口地区,只在这里建造木屋营地,好似要在此地长期驻扎一般。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