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地方嘛。”李勤寿貌似有了难言之隐,只好继续说:“那个你先别管,总之这里很重要,赵云过来,我有事交代于你。”
李勤寿把赵云带到了角落里,小声的嘱咐着。赵云回了句:“好。”便急匆匆的走出了门外。
屋子里只留下了李勤寿和轲霁月。“喂,我说你,好像是叫子晟吧,为什么地图上要指着这个位置。”轲霁月怀着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决心继续纠缠着李勤寿。
“这个我真没办法说,只是等到时机来了,你自然就明白了,只不过现在我想趁着赵云不在到想对你说说一些私事。”
轲霁月一听脸就略微发红。勤寿可没有管这些,继续说着:“轲小姐,不知道你觉得子龙这人怎么样。”
轲霁月低着头,羞答答的说:“很好,又帅武功又高,而且有实力,还有才。”
“那这场战事结束了,我和子龙都会回中原去了,所不定以后都不会再来这里了。”
“不要。”轲霁月马上喊道。突然发现自己刚才不矜持的自己,脸已经红彤彤的了。“不是,我是说。”轲霁月也没有继续往下说,因为一个决定不会下的那么的容易。
“好了,我只是随口提提的,我只是让你有个准备,希望你能考虑好。”李勤寿点到为止。又换了个正经的口气对轲霁月说:“如果赵云能成功,我们的胜利的机会就有一半了,当然另一半就在你这边。”
“子晟尽管说,我看我能不能做到。”经过一个月的观察,轲霁月已经认定勤寿的智力比她要高很多,虽然这个鲜卑部落是个崇武的部落,但是对于这个部落的军师而言,当然还是会喜欢足智多谋的人。
李勤寿长叹了一口气,一切都已经安排好了。
******李勤寿和赵云开始回转中原,后面轲霁月不舍的看着他们。
路上,赵云好奇的问道:“这场战争怎么获得胜利的?”
李勤寿简简单单的说了一个字:“仁。”
“仁?恕子龙不明白其中的奥妙,子晟能否为我仔细的讲一下。”
李勤寿开始讲诉这场战斗的奥妙,“先不说派你去那里的原因,先说说兵力问题,你走之后,我要轲霁月派人在各个地方说如今大敌当前,有志之士应当保家卫国,想当初大王不忍大家妻离子散,便又把大家从兵营中遣返回家,如今,兵源不足,还希望大家能够同仇敌忾,一起来共同杀敌。大致如此,然后由于之前的安抚,如今他们都前来当兵,一共募来三万余人,再加上之前的两万,一共五万。”
赵云点了点头,思考片刻,又说:“这便是您所说的仁,果然是一把利剑,可是步度根六万士兵,难道就一战破之吗?”
李勤寿哈哈大笑,说道:“这时候就是你的功劳了,我派你去那可见到什么。”
“一个兵营,后来调查发现是蹋顿的营地,然而营地没多少人守卫,所以就攻破它了,还抓了蹋顿的家人。”
“没错,就是这个,因为你这个举动,让蹋顿就急忙撤兵了。”也难过,要是老家都没了,还打个屁仗。
赵云还是继续问着:“那个步度根的六万士兵是怎么破之的?”
“呵呵,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你想想这个道理吧。”
******“相公,相公,等等我。”轲霁月追了过来。
李勤寿看到这一幕,暗暗的笑了笑,退到了一边。
“你怎么来了?”赵云看到轲霁月来了尴尬不已。
“我决定跟着你了,父王也同意了,还要我把你训练的这些兵带来了。”
赵云看到轲霁月身后的士兵,“可是你们部落?”
“嗯,反正已经没事了,而且现在部落的凝聚力很强了,估计没有谁能够打败他们了。这还要多谢子晟。”
李勤寿过来拍拍赵云的肩,小声说道:“要像个男人。”说完又哈哈大笑的往前面走去。
赵云和轲霁月都羞怯不已。
******“你说什么,子晟,为什么我们不回北平?”
“这个嘛,我们还有一件大事要做。”
赵云一听,瞬间软了下去,才帮了鲜卑一个大忙,现在又有忙要帮,跟着勤寿真是命苦呀。
第二十八回奇袭好了,又要从回黄巾时代了。
下一回众观天下(一)——张仁耀******如果我说这才是刚开始,不知道有读者会不会来打我一番,可是,张仁耀穿越到的时代比沐鱼和勤寿更早,早到黄巾还没起义。
而且从现在起,也没有了历史的问题,因为历史完全混乱。
之前的谜题也会解开,让我们看看张仁耀怎么在三国中生存吧。
祝大家圣诞节快乐,好人一生幸福平安。
最后还是要说说,我有一本新书,叫做《六界道法》,希望大家能多多提点意见。意见才是我们改进的起点。当然也要多给我这本书提点意见啦。
卷一 董卓之乱 第二十九回 纵观天下(一)——张仁耀
仁耀是一个属于流浪的人,即使在学校安定了一阵子后,命运中注定着他要继续流浪,张仁耀望着前面汹涌的河流,那悲壮的场面不得不让他想起了曹*的观沧海,正所谓“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当然他不知道前面这个河流是不是曹*所观的沧海,只是觉得气氛倒蛮相似的。没有城市的熏陶,只含有野性的风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