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只收一名,这个难度貌似太大了吧。”想当初公务员考试也没这么困难吧。
“小兄弟只管一试,在下认为以小兄弟的聪明才智一定能成为水镜山庄的一份子。”
一些莫名其妙的对话过后,张仁耀离开了黄大叔的屋子,并且在离开前,黄大叔还给了他一些盘缠。
仁耀又坐到了街边,去水镜山庄当学生,还可以包吃包住,既然是免费的,不如去试试。
第二十九回纵观天下(一)
又是考试,除了考试,能不能来点别的。
下一回纵观天下(二)——张仁耀。
******
真是的,除了考试就是考试。。
期末考呀,难于上青天。
卷一 董卓之乱 第三十回 纵观天下(二)——张仁耀
张仁耀先用了黄大叔给他的一点钱住进了一间小客栈里,坐在屋子里的仁耀想着如何应付这招徒的考试,东汉末年,可是如今连一个黄巾贼都没出现,这段时期对仁耀而言算是个空白,他打开手提箱,拿出一本《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没错,这也是张仁耀的家当的一部分。
仁耀把两本书翻过来又翻过去,这算什么呀,现在这个时期什么都不知道。
近晚饭的时间,仁耀到楼下点了些馒头,毕竟黄大叔给他的钱也不多,仁耀也只能如此之节俭。
听见隔壁桌的对话,“哥,我相信你的那个考试一定能过,到时候可就是光宗耀祖了。”
“弟,你也知道哥的实力,荆州人才辈出,唉,不可太过自信。”那男子无奈的说着。
“此话就不对了,志不在高,而在有志,有志即可往前,前进必会有所得,兄弟,你一定会有大成就的。”仁耀莫名其妙的插了句话进去。
“咦,这位兄弟,说得实在是有理,敢问阁下尊姓大名。”那个兄弟抱拳对着仁耀。张仁耀就不明白了,在这里咋动不动就问名字嘞,还要搞这么多繁杂的礼节。
“在下姓张,名仁耀。”仁耀也类似的做着抱拳状。
“请问兄弟有否表字。”那人继续问仁耀。
这个仁耀倒知道,表字在这个时期算是很正规的东西,一定要成年后,由一些有名气的人表字,当然父母有名气的话那也算捷径。
“兄弟我一介白衣,又怎么荣幸有字呢?”
“彼此彼此,我姓郑,名乾,这是我的弟弟,郑坤。”
仁耀默默的念着:“乾坤,看来你们父母可是对着你们有很大的抱负呀。”
“我们父母已经仙逝。”说完那郑乾的弟弟眼睛里明显有了泪珠。
“对不起了。”真是天下孤儿一样多,抬头不见低头见。“我也是个孤儿。”
经过一番的交流,仁耀发现郑乾也是要去水镜山庄考试的。于是约了郑乾明早一同前往山庄。
******
第二天一大早,仁耀就听到窗外有剑挥舞的声音,实在是不想起来的仁耀被乒乒乓乓的声音吵得不得安宁,最后还是自我安慰起来去看看这个时代的武术。于是仁耀就无奈的爬起来打开窗户,只看见郑乾和郑坤两人在后院练剑。
两人的剑耍的那甚是好看,以前听过别人说耍的好看的剑都是花把式,可是如今一看,他们的剑舞的确是好看,但无疑这不是什么花把式,郑乾处处攻击郑坤的致命处,而郑坤则可以很轻松的防过去,好一对兄弟,一攻一守,若是在战场,这也是很好的配合。
“好剑法,兄弟,我武艺不精,不知兄弟能否交我这剑法。”仁耀兴起的站在窗前喊道。
“兄弟,我们两武艺也是不行,本来这剑法是我父母留给我们的,可是我们也没能参透太多,如果兄弟想学倒是可以。”
仁耀兴冲冲的跑下去,来这个时代学剑法,谁都不会想到的。
郑乾突然上前对仁耀的脖子和肩膀上抓了抓,思考了片刻,说:“兄弟虽然是个练武的材料,可是以前没怎么锻炼,身子骨太虚了。”
“那这怎么办。”谁叫二十一世纪最多就是做几套广播体*,每天都是埋在书堆里嘞,想锻炼都没时间。还有个什么口号,“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哪个学生能挤出一小时来锻炼咯。
“这倒也好办,去水镜山庄也要三天的路途,这三天我就好好来锻炼下你,让你的身子强壮点,再练剑不迟。”
“那我们快上路吧。”仁耀依旧兴冲冲的跑上客房,把行李拿了下来。
张仁耀知道不用过多久,黄巾那一伙人就会起义,倒时候乱世到来,仁耀必需学点武艺来自己武装自己。
水镜山庄在襄阳到新野的途中。
******
途中都是山川连绵。仁耀哪爬过什么山,仁耀可没有季沐鱼那样的猛劲,也没有他一口气冲上山的傻劲。
张仁耀刚爬过一个山头就气喘吁吁的,只看见那郑坤在笑着他,怎么能被一个小辈笑嘞,仁耀又鼓足气坚持走了上去。
时到正午,郑乾总算开口说:“中午了,我们先在这里休息下,吃点干粮。”总算是休息了,仁耀瞬间的软了下去。
“张兄弟,你不能休息,你要去爬那棵树,爬上来又爬下来,二十次为止。”仁耀看他指了一颗高达二十多米的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