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十年,扶苏终于在群臣的一片拥戴声中,重新回到了咸阳。
八十八 天下的新格局 [本章字数:2637 最新更新时间:2010-05-26 12:04:31.0]
----------------------------------------------------
赵高与赵成二人举着火把,急匆匆地穿行于曲折漫长的密道里,由于长期荒废的缘故,密道的空气中更是充满了令人窒息的霉味。
在密道尽头是一座巨大的墓室,两人合力推开了墓室前那扇斑驳的石门,一股清新的空气瞬间扑面而来。赵高忍不住贪婪地吸允了一口,然后迅速熄灭火把,探出头环顾了一下四周的环境,这才小心翼翼地从石门的缝隙中爬了出来。
夜深人静,仰望着漫天繁星,赵高疲惫地靠坐在墓碑旁,喟然长叹道:“丞相、廷尉若得一人相助,何有今日之变乎?”
赵成亦心有不甘地说道:“小弟业已查明,原是丞相冯去疾暗通消息,他日必杀此贼!”
“罢了!此时说这又有甚用?你我兄弟但能逃出秦国,又何愁不能卷土重来?”赵高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尔后双手用力一撑,从地上站了起来。
两人径直来到距离密道不远的一处废弃民房前,只见两匹快马正栓在民房旁的一间草棚中,马鞍和行李也全都配备齐全了。原来早在阎乐奉命前往九原传诏的时候,赵高就已然命人在此偷偷藏下两匹快马,以策万全了。
伴随着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两人的身影随之渐渐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中……
而就在此时,偏安于江东的楚国,也正经历着一场翻天覆地的剧变。
自从秦军攻破郢寿,芈启迁都会稽后,项梁便被拜为了楚国令尹。九年来,在项梁的励精图治下,楚国终于逐渐恢复了元气。可就在他励兵秣马,欲图收复失地的关键时刻,正值盛年的楚王芈启竟是骤然病逝了。
芈启身后没有留下任何子嗣,而王室一脉又在郢寿陷落时,尽数沦为了赵国的俘虏,他这一死,楚国庙堂之上顿时就出现了巨大的权力真空。
江东本是项氏一族的根基之地,朝中诸臣更有多半出自项氏,在群臣一致的拥戴下,项梁随即成为了新的楚王。可项氏代楚毕竟名不正言不顺,叛乱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为此,项燕不得不将北伐大计暂且搁下,将精力全都放在了平息国内的动荡局面上。为了平息叛乱,项梁在让谋士范增接替自己担任楚国令尹的同时,又命其年仅十八岁的侄子项羽做了楚国的大将军。
项羽此人力大无穷,在十五岁时便因独自举起万斤大鼎,而名扬江东。但项羽自小厌恶读书,项梁请人教他书法诗歌,他学了没多久就厌倦了。项梁后来又请人教项羽武艺,可没几日他又不学了。项梁勃然大怒,当即沉着脸质问其究竟想学什么,项羽言称自己只想学万人敌的本事。惊愕之下,项梁决定亲自教习项羽兵法,但不料这才刚读了几本兵书,就再一次不了了之了。
经过几番折腾,项梁总算是看明白了自己的侄子,他于是找来江东最有名的铁工,用陨铁替项羽打造出了一杆巨型的虎头盘龙戟。项羽见到此兵刃后大喜过望,当即为其起名为“鬼神”。凭着这杆“鬼神”,项羽率领八千子弟兵竟是大杀四方,仅用一年时间,就彻底平息了楚地所有的叛乱,各地豪杰亦是纷纷慕名来投,其中就包括了不少燕齐的世族旧部。
形势这才刚刚稳定下来,秦王嬴政骤然暴死,少公子胡亥即位的消息就传到了江东。虽然项梁想不明白,嬴政怎么会让胡亥做秦王,但项梁知道扶苏、蒙恬断然不会善罢甘休,只要秦国一乱,赵国定会趁势灭秦。秦赵只要一旦开打,楚国收复失地的良机自然也就随之而来了。
面对即将到来的天下大变,项梁立刻下令项羽抓紧操练军马,随时准备出兵北上。
事态的发展正如项梁所料,此时此刻,面对着天赐良机,赵国上下不禁蠢蠢欲动了。经过十年难得的安定环境,赵国在齐燕北楚之地的变法已然顺利完成,河渠的疏浚开凿工程亦在老水工郑国的主持下,相继竣工,原先贫瘠荒废的土地尽数变作万亩沃野。得此便利,赵国府库日渐充盈,国力更是空前强盛了。
“十年之期已到,今嬴政暴死,秦国正值大乱,诸位以为,此时灭秦是否妥当?”在得知秦国动乱的第一时间,赵王嘉就在邯郸王城的东偏殿中召开了紧急朝会。
“臣以为灭秦正当其时,臣不才愿领步骑十万,一举攻入咸阳,一战鼎定我大赵之万世基业!”内史刘邦慷慨激昂地言道。
相国李斯随之附和道:“经十年休养生息,我已是国富民强,军力更远胜于秦!昔日强秦早成强弩之末,不堪一击也!今扶苏堪堪即位于腥风血雨之际,赵高余党尚在蠢蠢欲动,当此时,正是我一统天下之最好时机,请大王再毋犹豫也!”自从弃秦入赵以来,为这一天李斯已经整整盼了十五年,眼见两鬓已是白发渐生,他又怎能不心急如焚?
“臣等附议!”李斯和刘邦乃是文臣之首,群臣见状于是也跟着表示了赞同。
“臣有异议!”忽然,一个苍老却又不失洪亮的声音骤然在大殿中响起,众人不约而同地循声望去,说话之人竟是年过六旬的上将军赵括。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