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中关于代?之战的记载 [本章字数:248 最新更新时间:2010-02-13 12:16:58.0]
----------------------------------------------------
王喜元年,栗腹以百金为赵王寿。酒三日,还报曰:“赵王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群臣皆以为可,独昌国君乐间异之。王数问,乐间数驳,王大怒,卒起二军,车二千乘,栗腹将而攻?,卿秦攻代。栗腹至?闻卿秦已败,骂曰:“竖子不足与谋!坏王事者,乐氏也。”是夜,赵将廉颇来袭,栗腹大败而退。栗腹收残卒与廉颇大战者三,兵复振。腹与诸将曰:“成败之机,在此一举,敢言退者斩!”会有燕人降赵,告栗腹之谋。廉颇知栗腹将来,以轻兵为锋,伏大军于后。栗腹既败轻兵,追之甚急,及遇伏军即大乱。腹死斗不退,为乱兵所杀。
赵国官制 [本章字数:2449 最新更新时间:2010-02-19 15:13:39.0]
----------------------------------------------------
战国时代,列国称雄,“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日知录?周末风俗》),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为适应政治、军事、经济发展的需要,赵国继承周、晋旧制,借鉴别国官制,根据需要创立官职,建立健全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官制体系。然而,赵国覆灭后,由于秦朝焚书坑儒等因素造成文献散佚,后人已经很难看到赵国官制的本来面貌。为此,笔者搜集资料,借鉴前人今贤的研究成果,试对赵国官制渊源稍作探索。
一、继承周晋旧制,革新职责
晋国是西周初年分封的国家,官制亦受周影响。赵国是在晋国的母体中成长而分离出来的,因而其官制打着周朝、晋国制度的烙印,如行人,据《周礼?秋官司寇》,当时有大、小行人,掌天子与各国间的交际礼仪,接待宾客。战国时,冯忌因行人得见赵王,行人烛过对内政提出过自己的看法,赵简子赞赏说:“与吾得革车千乘也,不如闻行人烛过一言。”(《吕氏春秋?贵直》)由此可知,赵国行人职掌外交,对内政亦可提出自己的建议。有些官职,因时制宜做了一些改革,赋予新的职责。如上卿,是西周时代由天子任命的诸侯首席之卿。由于各国大小不同,其上卿地位也不一致,“次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中,中当其下,下当其上大夫。小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下卿,中当其上大夫,下当其下大夫,上下如是,古之制也”(《左传》成公三年)。战国时,周天子式微,各国自行任命了一些上卿。赵国沿袭周晋制度置上卿,廉颇、蔺相如、虞卿、荀况等曾为上卿。赵国的上卿,既有文臣,也有武将,不仅不再由周王任命,而且逐渐由执政官演变为食厚禄的爵位称号。再如御史,《周礼?春官宗伯下》载:“御史,掌邦国都鄙及万民之治令,以赞冢宰,凡治者受法令焉。掌赞书”。战国时,其职掌稍有变化,成为国王的亲近之臣,管理文书及记事等。张仪出使赵国,称:“敝邑秦王使臣敢献书于大王御史”(《战国策?赵策二》)。秦、赵两王相会于渑池,御史记鼓瑟击缶之事。可见其官职名称虽同,职掌却发生了变化。
赵国在继承周晋官职制度的同时,亦有与时俱进变革发展逐步完善者,如晋国军政合一,中军元帅、诸军将领,既是统帅军队的长官,又是执掌国政的首脑。赵国则是文武分职,相国处置内政,将军指挥军队。
二、借鉴别国官职,为我所用
战国时代,“九州七裂,各置官司”(董说《七国考序》),各国有自成体系的官制系统,但各国的职官制度又互相借鉴效仿,经常借用别国官职为本国官制的组成部分。如柱国,《战国策?齐策三》载:“安邑者,魏之柱国也;晋阳者,赵之柱国也;鄢郢者,楚之柱国也”。鲍彪注:“因其都于国如室有柱。”《战国策?齐策二》载:“楚之法,覆军杀将”,“官为上柱国,爵为上执?”。贵于此者仅令尹。据此推断,柱国由国都之称一变为保卫国都之武官,再演变为高级将领称号。赵国亦曾有柱国,《战国策?赵策四》载:翟章从梁至赵,赵王再三延之以相而推辞不受。田驷谓柱国韩向曰:“臣请为卿刺之,客若死,则王必怒而诛建信君。建信君死,则卿必为相矣”。由此可见,赵之柱国,地位与楚上柱国同,仅次于相(楚令尹)。
赵国在借鉴、仿效别国官制时,也根据本国情况稍作变革。如左师,春秋时宋国置左师,职掌君臣百官教训,并与右师兼掌四乡政令,为执政官。战国时赵国设置左师,作为顾问之官,一般由资格较老的官员来担任,从左师触龙说赵太后看,左师是资格老、年纪大的参议人员。
三、赵国首创官职,独具特色
赵国不仅继承了晋国的职官制度,借鉴了各国的职官名号,还首创了本国所特有的一些官职,并为后世所继承发展。如守相、假相国,《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赵以尉文封廉颇为信平君,为假相国”。《史记?赵世家》载:“假相大将武襄君攻燕,围其国”。《战国策?秦策五》载:秦文信侯吕不韦出走,司空马之赵,赵以为守相。姚宏注:“守相,假也”。鲍彪注:“守,假官也,马为之”。可见,假与守相通,守相即假相国,反之亦然。其官称“假”、“守”,表明是兼职摄事,或试用、试守的相,地位低于相邦(国),相当于副相的地位。这种职官守、假制度,为后世所效法。《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有南阳假守腾。秦末农民战争中,吴广以假王挥兵西进,景驹自立为楚假王,项羽以假上将军名义统帅江东子弟。楚汉战争时,韩信求做假齐王。汉朝官职亦有假、守制度。再如宦者令,为宫廷近侍之长,蔺相如曾为赵宦者令缪贤的舍人,经过缪贤的推荐,才有出使秦国完璧归赵的壮举。宦者令有接近国君的便利条件,能参与机密,还能在家招养门客,可见其地位比较显赫。这一官职,在汉代被纳入为君主服务的少府系统之中。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