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和谈也是一种报国_月半入山【完结】(16)

  其罪状大概有三,胡安国也不嫌累,依依上奏于高宗赵构。这三条罪状我在此简单的说一下。首先,第一条便是,朱胜非给黄潜善、汪伯彦俩“曲线救国”的人才拍马屁。其次,第二条便是,朱胜非对张邦昌极度的友好,他所谓的便是给金国拍马屁。最后,第三条便是,苗、刘之乱,朱胜非表现的实在有愧于臣子,给朱胜非冠以贪生怕死、苟且偷生之罪名。

  这三条如果都是事实的话,那么,朱胜非纵使有一百个脑袋,恐怕也是不够他老人家掉的。所幸,胡安国只是在扯淡而已!以上三条罪名都是颠倒黑白之说,自然不足为信。

  客观的说,朱胜非并没有经天纬地之才,更无安邦定国之能。不过,他也绝非是黄潜善、汪伯彦之流可比。

  至于张邦昌,与朱胜非关系也不怎么大。献媚于金人也是子虚乌有的事情。还有庙、刘兵变之际,朱胜非当时才任宰相几天而已,你还需要朱胜非有如何的表现呢?更何况,没有朱胜非从中周旋的话,只怕吕颐浩、张浚他们也无法很快的将此事平定下来。

  所以说,胡安国说的那些话,根本就是一点依据也没有的瞎话而已。

  当然,赵构这么聪明的人,岂会不知道这简单的道理?赵构看完胡安国的上疏后,也觉得可笑。朱胜非这个人,赵构还是略知一二的,故此,他便向胡安国解释,希望胡安国能够明白,朱胜非不仅是个好人,而且还是个平定叛乱的大功臣。

  有赵构作保,胡安国也无话可说。不过,胡安国这颗雷压了下来,但是又有人站了出来反对此事。这时候,胡安国又出来了!他认为现在既然侍御史江跻都出来说朱胜非的能力有问题,那么,自己再不出来说句话,可就有愧于精神领袖之名了。于是,胡安国又一次上疏赵构,说是建议让李纲来代替朱胜非。

  赵构一听有人保举李纲,听了就气不打一出来。他对李纲异常鄙视,更不可能让李纲作为同都督江淮浙诸军事!不过,赵构还是妥协了。虽然,没有还李纲做,但也没有用朱胜非。最后,赵构还是决定用参知政事孟庚任同都督江淮浙诸军事。

  这个孟庚,说实话不如李纲也就算了,他还不如朱胜非!这一次,吕颐浩与秦桧的登坛斗法,因为赵构从中打太极的缘故,而导致了双方在第一次正面交锋中形成五五之局。

  不过,一次交锋也根本不算什么,还有跟多的机会再次交锋。赵构当时的本意可能是并不反对朱胜非任同都督江淮浙诸军事一职。因为,他不是傻子,他知道朱胜非是平定苗刘之乱的功臣!朱胜非什么样子赵构是再清楚不过了。只可惜,当时有着一股暗流来与吕颐浩进行着抗衡,在此,赵构也是迫于压力而选择妥协的。

  关于这件事情,在孟庚上任以后,赵构便与吕颐浩私下说了自己真实的原因。并且许诺吕颐浩,虽然暂时不重用朱胜非,但以后绝对会重用!暂时,赵构便将朱胜非委任为提举醴泉观使,这个官职是个虚衔,实际上并无任何权力。之后又给朱胜非兼任了一个侍读的官职,这样朱胜非便有可能再度被重用。

  当朱胜非被录用后,其中吕颐浩没有按照正规手续操办,胡安国可就不干了。在他看来,这完全就是在做有辱斯文的事情。最后,换过选择了辞职不干!其态度也是相当的不满,并且不想与朱胜非这种垃圾同朝为官。

  赵构看过胡安国的辞职术后,并没有同意胡安国如此冲动的表现。也就不可能同意胡安国辞职归去。可是,胡安国这边也不是没招。虽说是圣命难违吧,但是既然不让我辞官回家,那么我告病在家总可以了吧?反正,胡安国就是心里面咽不下这口气罢了!毕竟,他是个文人嘛!

  胡安国这边闹得挺欢,相反朱胜非这边也觉得心里面不踏实。试想,在朝中的两大派系,已经把自己当作足球来踢。换作谁谁会乐意啊?朱胜非现今的处境可不比足球好多少。

  这时候,作为绍兴知府的他,面对吕颐浩与秦桧两个人在朝中的所作所为,自己自觉心有不安。于是,他作了一个与胡安国相同的举动。那便是递交辞职书给赵构!并且要求赵构准许他告老还乡。这也是无奈之举,朱胜非的本意,绝对是不想参与这一场大型斗法的。更不愿意成为吕颐浩与秦桧两任争权斗狠的政治牺牲品。所以,他现在也只能去选择辞职这么一条活路了。

  不过,虽然这位绍兴知府上疏辞职信给赵构,但是,赵构他并没有意思去炒掉朱胜非。而且,非但没有炒掉朱胜非,反而将朱胜非召回朝中用是。朱胜非可不想干这苦差事。被吕颐浩、秦桧所利用。最终,肯定会死的很惨。于是,朱胜非练练上奏辞职!不过,貌似这些辞职书到了赵构那边都被赵构给无视掉了。

  之后,朱胜非既然还朝,那样,胡安国肯定就没好日子过了。二话不说,胡安国就被炒掉了。给了他一个提举建昌军仙都观的养老闲差。不过,是个闲差而已。就相当于给你个正处级或者正司级待遇,但没有任何实权在手。

  胡安国落了个丢官罢职的结果,这时候,秦桧可就不干了!毕竟,胡安国可是自己这边的一个精神方面的支柱!胡安国这么一倒台,秦桧要再没有任何行动,那就奇了!

  这时候,秦桧也只能自己出马摆平此事。他上疏给赵构,希望以他的面子,来挽回胡安国留在朝中的机会!可是,这次,赵构却是无视了秦桧的上疏。秦桧见他第一条计划直接破产了,之后他便实施第二条计划!那便是在家装病不理朝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