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风雨夜下的阳泉_一叶绿茶【完结】(60)

  啊!日本鬼子穷途末路,要偷袭大村,这还了得?他马上命令村民转移,然后下达作战命令,要狠狠教训日本侵略者!

  这正是:

  北头嘴倍出英雄

  卫家国赤胆英魂

  小纸条十万火急

  儿童团奇立大功

  第二十三回 再读烽火年代 [本章字数:1268 最新更新时间:2007-05-17 15:11:52.0]

  ----------------------------------------------------

  第二十三回 再读“烽火年代”巨城南庄村

  我们为了编写一部烽火岁月的长篇小说,特地前往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涌现出不少英雄先烈的巨城镇南庄村进行采访。

  前五年,我们来的时候,汽车沿山路盘旋而上,碎石灰土,坑坑洼洼,实在难行。这次来的时候,一溜平展展的水泥硬化路,那用青沙石和砖块铺就的石坡路尽头,便是那古戏台。

  此时正是五月榴花似火红的立夏之前。一拐进村口,老远就听到一阵丝竹管弦、铜锣铰钹声。原来是村里正过四月二十四的庙会,唱最后一台戏。我们挤到戏台旁,顺手买了一串油炸糕,边吃边欣赏村里新修的彩色大壁画、大牌楼以及在三年困难时期修就的大礼堂。关帝庙前的那棵距今1500多年、唐朝以前的古槐树,苍老的身躯又焕发出一股青春的朝气,蓬蓬勃勃,根深叶茂。且不说那有若苍龙鳞甲八米多粗的树身和直通云天四十多米高的枝枝丫丫,单仰目观望,那威武不屈的刚毅精神,低头再看那紧扎在地下的深根,就可以看出这棵遮天盖地的古槐树饱经沧桑。它历经悠悠的历史长河,向人们叙述着几朝几代的轶闻和民间传说。

  南庄村在烽火年代的“小延安”精神是出了名的,那五龙庙内的烈士石碑,铭刻着抗日英豪的英名,刘贵孩老师和村里的老人给我们讲述了当年南庄人和日寇生与死的英勇战斗。

  敌人的碉堡已经修到了巨城的山垴,摩托车日日夜夜在公路上穿梭。南庄,南至柴家庄,北至张家井,东南距卫垴三里许,西距辛庄三里许,温河从村前流过。处于这样的地理位置,南庄人开始挖地道,和敌人进行作战。户挨户,把整个村修筑成了一道曲曲折折、高高低低的地下长城。民兵连连连出击,今天端碉堡,明天炸军火,白天站岗放哨,夜晚埋地雷、拆铁道,深入敌后,组成了摧不垮、打不掉的红色阵地。民兵队的队长叫刘晋民,是个二十来岁的神枪手,他从敌人手里缴下的二八匣子枪,一瞄就准,喊声打你的帽子就打不了你的眼睛。敌人只要提起南庄村无不胆战心惊。在与日寇的战斗中,有多少南庄人付出了年轻的生命,日军在南良打死了年仅36岁的南庄村抗日干部王增福同志。在解放战争中,民兵队长刘金兰,1947年4月28日,随军解放阳泉时牺牲。刚去世五年的武委会成员刘千祥,被日军撵到窑坡地里用刺刀浑身捅了七刀,使其差点送了性命。

  “小延安”精神铸就了一代代英雄,谱下了一首首壮歌。困难时期,全村人齐心协力抢修大桥的故事,今天人们听起来似乎不敢相信,山谷之间,能搭起50多米高的虹桥,谈何容易!晚上树上吊一盏汽灯,灯下人头晃动,过年顾不上吃饺子就啃着红粱面窝窝上阵,这座桥现在仍然能经受住几十吨重的大货车从桥上而过。当时千人大会战的劳动场面,老人们谈起来还津津有味。

  “小延安”精神,是南庄人的骄傲。

  现如今的小康日子里,南庄人修村路、兴学校,书记刘所银依然是早晨吃着玉米粥,主任王增长依然一身农装。他们把一分钱掰开几瓣花,再大的困难压不倒,再繁的任务扛起来,这千人村的大熔炉不知凝聚了多少能人志士。

  南庄人这一幕幕动人的故事,激励着南庄人勇往直前。“小延安”精神千秋万代!

  赵登高坡头拆铁道 [本章字数:1011 最新更新时间:2007-05-17 15:12:09.0]

  ----------------------------------------------------

  赵登高坡头拆铁道

  坡头是个沿铁道旁的一个小山庄,这里面对青山,有不知修于何年何月的古刹一座,据挖出来的铁币来看,坡头早在汉代时就有了村落,姓齐的和姓侯的往年间还有,如今,姓赵的占了大数。

  村里的村长是赵登高,人长得很敦实,办事果断精明,抗日烽火年代,当这个村长真是太难了,紧挨火车站,山顶上还有炮楼,日本鬼子把这坡头小村就做为自己的据点,他们大模大样的在村里大吃大喝,伪军在跟着狐假虎威,他们常常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歪戴着帽,敞着怀,背着枪,哼着二流小调,来坡头搜刮民财。

  赵登高知道,侯家山就是游击队的根据地,他常在夜静更深的时候,独自走山路,到侯家山和田振单独联系。

  一天夜里,风呼呼地刮着,扬着一把又一把的灰尘,登高披了件衣裳,绕过炮楼,先后到中庄、上庄、后峪一带地区侦察情况,准备迎接武工队,在通知几个民兵之后,返回坡头村,不小心,摔倒在一块岩石上,他正要爬起,几道刺眼的手电光照在他的脸上。

  登高一瞧,是火车站的几个路警,便放了心,爬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笑着说道:

  “弟兄们,你们护路有功,使咱这附近几个山村都平安无事,这可托你们的福啦。”他拍了拍身旁一个叫狗巴小的路警,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