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钱如果不贷出去盈利,那么,钱庄就可能面临亏损,因为整个钱庄体系,要经营近万间营业厅,负责十几万人以上的薪资,即便是铸新币之后,储藏钱币的损耗降低了很多,但那也是在损耗,长此以往下去可不行,高士廉那边,已经开始上折子,给他提醒了,似乎,将钱借给这些世家子,刺激大唐的商业更加蓬勃的发展,是个不错的路子。
此前,孙享福不是也是用了将世家子的利益,与朝廷捆绑,使得他们不再敢做祸国殃民的事情的策略么,在他看来,将其继续延续下去,应该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
所以,李世民并没有就此作出什么政策上的应对,钱庄,目前对于借贷,有自己的一套管理体系,只要这些世家子,能在钱庄的管理体系之下运作就行了。
而他目前要做的事情,就是回长安,主持规模超过五万人的科举,以及科举结束后,一整轮的内政任务分配,强化内部的治理,毕竟,孙享福的主张,房玄龄,萧瑀,长孙无忌等人的建议,李世民也是听进去了一些的。
所以,他在望江楼大酒店举办了一场大型宴会,跟运动大会结束之后,还没有离开大唐的西域各国代表道别,并且,按照孙享福之前的策略,将许多印刷精美的,并且有白话注解的四书五经,赠送给了诸国代表,告诉他们,这些,就是大唐治国的根基,大唐欢迎各国将这些书籍的内容学通透了的异国学子,来大唐交流发展,甚至是从政做官。
这一点让诸国代表十分欣喜,他们此前,已经与新任礼部尚书的房玄龄签订了一些协议,那就是送他们国内的一些人才,到大唐读书就学,协议的主要内容,就是留学人数和留学经费的问题,想必房玄龄从他们手上拿到的钱,足够在长安修建起一座可供数万人读书的大学府了。
第588章 九垸县的民学课
十月,定襄城聚集起来的热度,终于开始减退,寒冬来了,大家并没有窝在家里猫冬,而是打点好了行装,乘坐上了南下的马车,定襄和善阳的数个车马行,上千辆大车,都载满了人,这些都是响应了朝廷号召,想要利用冬天的时间,去善阳赶工的工人。
同时,长江上,一船船从东北运送过来的壮丁,也在沿江的码头上岸了,裴律师每天都要给这些不断到来的新工人编队,安排吃住,划定工作区域的等事务。
而孙享福在干什么呢?
他在给老百姓上课。
“秋收之后呢!咱们的田地,其实可以赶种一季油菜,或者豌豆,油菜豌豆跟小麦的生长时间差不多,只是,种植油菜,会影响明年种植双季水稻的种植,所以,咱们的试验田,是肯定不会种的。
但是我建议你们各家在养殖业,或者其它方面需要劳动力较多的,可以种植一季油菜,然后明年再种一季中稻。
第一是种植油菜更加经济,现在,炒菜在咱们大唐比较盛行,而且会越发盛行,菜籽油的价格在一路走高。
第二是它比种植两季水稻省很多事,一旦种植两季水稻,家里面的劳动力几乎要从年初开始,一直忙到秋后,负担不过来。”
孙享福一番话讲完,赶来九垸县临时民学来听课的过千百姓,就纷纷点头表示明白了。
这个时代的普通老百姓,大多缺乏知识,不懂得合理规划,调配生产,跟不懂得将农作物耕种,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有了孙享福这一番点化,大家顿时都知道明年自己该怎么干,才最划算了。
而所谓的临时民学,不过是在一块城内的空地上,搭了个架子,竖了一块黑板而已,十月后的洞庭湖区虽然没有北方那么冷,但也是有些寒风的,不过,孙享福,已经在这里给百姓们讲了半个月的课了,索性,教室很快就会建好,之后,他就能在更好的条件下给百姓们灌输这些知识了。
“多谢孙老师给我们大家解惑,我们回头就把您给我们弄来的油菜种子抢种下去,对了,今天您会教我们什么菜?”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冬油菜,大约都是九十月份种植,现在虽然稍微晚了点,但这种越冬农作物,稍微晚一点种,并不会影响生长,这边的冬天,还算暖和。
“播种前,记得按照要求整好田,我专门让画师,将整田的要求画成了彩色的图册,稍后,就会张贴在所有村子的公告栏上,你们按照图册上面画的步骤,整成一样的的了,再播种,这样,明年就肯定会高产,至于今天要教大家煮的食物嘛!叫做鱼粉。
大家看好了,先把鱼打片,鱼骨和鱼头,放在姜蒜煎好的清汤里熬,等熬好了鱼汤,再用漏勺下粉和鱼片,鱼片开水一汤就熟,咱们自制的米粉也是的,稍微捞几下,就可以出锅了,撒上一点点盐,芝麻油,一点点葱花,酸菜沫,一点点豆酱,就是很美味的食物了,菜地里有青菜的话,还可以选新鲜的生菜,香菜之类的,在鱼汤里烫一下了吃,豆腐也可以加在鱼头汤里面煮,喜欢吃酸的,自己还可以加点醋,这是一个即方便,又能快速的解决全家人伙食的方法。”
孙享福一边讲解着,一边在一个碳炉子和一个锅上面,实际教他们操作着,老百姓的家常食物,讲求个用料简单,制作起来方便就行,真要是将其用于向外出售的话,那杀好的鱼,还得用料酒去去腥味,汤好的米粉,最后还需要加一些香料或者炸好的茴香豆在里面做点缀,这样会更美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