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创新能力,一直都很低下,这一届的考卷,几乎完全是走了上一届孙享福出的那些考卷的套路,换汤不换药,同样不以分数为绝对取中标准,所有获得三甲的名次的考生,大多都是有一些新奇且又有可取之处的想法的人。
这个李文庸能脱颖而出,就是因为他的文章,直指朝廷现在的管理制度的弊端,几乎推翻了以往官员升迁考评的那一套,有很多可取之处,而他这封奏折,就是他在实习了两个月后,对之前的考卷上提出的那些主张的一些增补和修改。
孙享福本想大致扫一眼就算了的,因为,朝廷现在的制度利弊,根本不是一个在底层的实习生能看的清楚的,可是翻开了之后,他就被里面的内容吸引了进去,倒是让一小锅烧的微焦的香喷喷的鱼子,下了长孙无忌一个人的肚子。
“想不到,真是想不到,这个李文庸居然能凭空设计出一套新的考核机制,虽然其中还有一些条款有些想当然,不过,瑕不掩瑜,朝廷照搬他这套政策,对于整个吏治管理,有很大的帮助,地方上若是能够落实,更是能大大推动当地建设,此人能得头名状元,倒是有些真才实学的,但是······”
“正明是想说,即便是这封奏折交到政事堂,朝廷也不会通过是吧!”
孙享福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李文庸在奏折里提议,给所有官员设定的新考核机制,除了要看这个官员为当地百姓开辟了多少产业,这些产业,把当地百姓的人均收入提升了多少之外,还要在基础建设数量,人口增长数量,田亩增长数量,富户,上户,中户,贫户的同比,环比数量等等,各个方面,对一个主政官员,进行全方位的评比考核,而且,还要给每个主政官员设定施政预期目标。
比如,一个县有五百贫困户,每年必须要做到减少一成,才算合格,减少两成,才算优良,减少三成,算上佳,中户,上户,同样如此,除非所有百姓到达到富户的程度,并且一直保持,这种脱贫指数的计入,才报废。
这还只是其中的收入一项,别的所有项目,都有类似的考评。
这一套体系,确实能起到鞭策地方官员励精图治的作用,但有些太过理想化了,除非是非常有能力的官员,才有可能在这套考核体系中获得上佳的考评,而且,这个官员,肯定会非常忙,非常累,因为,要顾忌的方面太多了。
没有那一个当官的,是真正的俯下身子来给百姓当牛做马的,即便是孙享福这种看不得别人受苦的后世人,也只会在自己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尽量的帮助百姓过上富裕的生活,像民学课,虽然对百姓有利,但孙享福每天也就讲一个时辰左右,不会把自己搞的太累了。
还有九垸县这种情况,他能快速的发展起来,是因为它本身具备得天独厚的一些地利资源优势,可以发展一些像养鸭,种稻,养鱼这样的特定产业,而在很多地方,根本没有任何产业优势,你叫去那里的主政官员把脑袋想破了,也没有什么用,谁去了这样的地方当官,都会年年拿不合格的考评。
“老夫也是这样认为,但是,老夫还是想推进这上面的政策,在朝廷通不过不要紧,在我主官的山南道能用上就行,因为老夫觉得,唯有如此,才能让所有执政的官员,都变的如同你一般,敢想,敢于把自己想的东西实现。”
孙享福点了点头道,“所以,您是想让我,将这封奏折上的东西,修改的更具备可行性一些么?”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孙享福看了看空空如也的鱼子锅,笑道,“您看看,回头这事要是成了,陛下那头,是不是又得添我一堆的不是?下回啊!您嘴馋了,过来蹭饭就可以了,可别再问政事了。”
长孙无忌笑了笑道,“这回不会摊在你头上的,都算在李文庸的头上,陛下现在最喜欢这样的人才了,指不定一两年之后,他能直入吏部任职呢!”
“那好吧!回头我修改完,让人给您送过去,不过,陛下来山南道之后,您能不往我这带的话,就不要往我这带吧!纪南县怎么说也是郢州的州治所在,去那边看看就行,也可以去正在建设中的钟祥县看看,您知道的,陛下一来,很多唯恐天下不乱之辈,又会做小动作,来离间我们的关系了。”
“这个,老夫只能说尽量,要不,老夫让王旭那些人,暂且离开这边?他们想在江陵城做产业,这点面子还是要给老夫的。”
孙享福摇了摇头道,“王旭要谋划什么事情,还用不着他自己亲自下场,怎么说人家现在也是王氏的家主,所以,即便是让他暂时离开,也没有什么用处,想要陛下不碰见糟心事,就是让他别来九垸县,只要等赵龙和冯公把王浩的那些残余势力清剿了,断了陛下投机的心思,那些人再怎么闹腾,也是无用的,大不了,我在这九垸县种一辈子的田,不问世事。”
闻言,长孙无忌无奈的叹了口气,道,“好吧!那你就多保重了,陛下在这边待的时间恐怕不短,老夫还要好生准备一番,之后,恐怕不常来了,诸位皇子的事情,你还是多担待一些,陛下觉得他们近来长进了不少,打算等他们满十六之后,外放各州为刺史。”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