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农圣_爱吃鱼的胖子【完结】(112)

  孙享福吓,他没想到自己一句话会引起文臣班子这么大的反应,在听到这些文臣唤这老头孔师的时候,孙享福差点捂脸了,这他么山东孔家的啊!难怪这些文人像打了鸡血似的要干掉自己。

  “陛下,微臣觉得,孙下牧言语虽然冒失,但所言之事并非无理,至少,突厥俘虏不可放回,否则,颉利的实力必会大涨,突利便难以与之抗衡,一旦突厥被颉利再次统一,不日定然会再度南下,一雪前耻。”

  关键时刻,还是秦琼给力,因为突厥俘虏的事,已经涉及到军事,所以,他这也不算越界,他这么一说,瞬间就有武将班子的一大堆人马出言附和。

  “臣等附议······”

  “臣等附议······”

  不仅是武将这边,文臣那边,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等人也适时的出言相助,气势上,竟然不比支持严惩孙享福的那群人弱,不过,朝堂之上,还有一个位列班首之人地位不弱于孔颖达,那就是大唐开国以来就一直担任宰相的裴寂。

  “老臣以为,孙下牧用词虽然有些不妥,但乃是为国谏言,其情可嘉,其心可敏,并无大错,陛下只需令其闭门读书,精进学问,多多参悟圣人之言即可。”

  裴寂此时出言,正好给了李世民一个台阶,于是道,“如此,朕便依裴相之言,孙正明听旨,朕命你回家进学,参悟圣人之言,无事不得妄议朝政,退下吧!”

  “陛下,不可如此轻易放过此獠······”

  “君无戏言,你等想要抗旨么?”

  文臣班子众人还想咬着不放,但李世民威严的声音响起,堂下瞬间便拜倒一片,孙享福只觉,这里已是不可久留之地,便连忙躬身道,“微臣领旨谢恩。”

  说罢,便逃也似的快步走出大殿,只余房玄龄和杜如晦和长孙无忌等暗叹,可惜了一个经世治国之才。

  得罪了孔家,就等于得罪天下读书人,那么,在文人把持的朝堂上,他就再无立足之地,而孙享福又非武将,这样,他估计只能做一辈子的皇帝家臣了。

  孙享福不知道的是,在没有了他的朝堂上,更精彩的一幕幕即将发生,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三人组可还没有发力呢!他们不会像孙享福这样,以斗士的姿态和所有文官斗嘴,他们会以朝廷得失和理法来推动自己的政治目的,待孙享福回到渔业司和属下们大吃大喝的时候,一些事情终于敲定下来了。

  首先确立的,就是大唐从没有禁止任何人买卖非朝廷禁令物品的政策,包括皇家,所以,皇家的农庄产出,也和勋贵大臣们封地的产出一样,是可以对外出售的,否则,于情理不合。大唐律法禁止的,只是官员低买高卖的经商行为,论罪,也是按经商盈利数量来论的。

  其次,下令关中各地州刺史,县令,组织人手,修筑水库,以防旱灾,那么,突厥俘虏暂时就不能还给颉利了,当然,这里面说的,只是暂时不还,因为大唐需要他们留下来做点事,顺便帮你养他们一段时间,你不能不乐意吧!至于突厥使节那边,以唐俭为首的外交官负责谈判,谈判的只需要达到一个目的,拖。

  拖到这些突厥俘虏不愿意回突厥,拖到缴获的突厥牛羊全部被吃光了最好,这样对大唐的各个阶级都有利,没有人会反对吧!

  最后,既然已知明年关中会有旱灾,那么,及早的调集南方州县粮米进关中,以及让关中之地改种耐旱作物,就是明年春耕的首要任务,这方面,房玄龄很快就理出了个条框,直说到大殿之中好多官员都快饿晕了的时候,朝会才散去,而此时,一道旨意又飞到了渔业司。

  “令,下牧监孙正明丽政殿见驾。”

  正好孙享福此时已经吃饱喝足了,便整了整官袍,随着传旨太监往丽政殿而去。

  大殿的案几之上,李世民正抱着个大碗,呼啦呼啦的吃着面条,这拉面,便是望江楼的厨子最近按照孙享福的想法制作出来的一种美味面食,当然,那些罗家的厨子会很快将其传授给罗阗,于是,淋了茱萸香油的拉面,便成了李世民肚饿之后又的最爱,这货吃拉面的时候还爱掰生蒜吃,也不知道长孙皇后受不受的了他嘴里的味。

  “微臣拜见陛下,皇后娘娘。”

  “嗯,免礼吧!关于筑水库,朕想听些有用的建议。”

  李世民这么说,意思就是他想听对自己有利益的事情了。

  孙享福早料到了会有这遭,于是拱手道,“启禀陛下,微臣早些时候便派了打理幸福村渔场的石大郎前往长安周边探查地形,探得大小数十处地方可以筑坝修水库,光是比幸福村渔场还大的水库,就可以修建十几处,另外,还有几处可以修建十倍于幸福村渔场的大水库,光一个幸福村一个渔场,就能养四十万尾鱼,要是这些水库都筑起来,到时······”

  “啪叽。”

  李世民的筷子居然掉了,一个幸福村渔场,一年就可产鱼百万斤了,要是关中多出几十个这样的渔场,甚至更大的渔场,岂不是可得鱼千万斤,甚至几千万斤?

  “陛下,臣妾欲招这石大郎入渔业司,担任监丞,协助孙下牧修建水库,不知可否。”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