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天的会谈过后,孙享福在晚饭时分,被李世民请了过去。
李世民给他准备的晚饭很简单,三菜一汤,都是一号垸本地特产的鱼肉蔬菜,餐前水果是金铃子,也就是当地人俗称的癞瓜,或者叫癞葡萄。
“正明今日辛苦了,先吃饱了肚子,咱们再聊。”李世民指了指厅中空置的一个席位道。
“那我就不客气了。”私下场合里,孙享福已经能在李世民面前做到很随意了,这是李世民要求的,孙享福自己,也觉得这样更舒服。
李世民点了点头,便转过脸与同在席位的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两人聊了起来,他们此前已经吃过一阵了,现在是慢慢喝着小酒,慢慢聊正事,其中便有房玄龄小声道,“魏玄成建议,将地方与世家合作的体制立法,商部马周侍郎也建议,给像九垸商会和一些类似的股份制的产业,立一整套完整的法规来管理,太子已经批复,不过这些律法究竟该怎么设立,他们却只是有一个大概方向,具体怎么设会更好,有些拿不准。臣建议,让他们效仿九垸县制定规章制度的模式,召集社会各界人士开一个听证会,收集民意的同时,也收集民间百姓提出来的一些建议,或许能尽快敲定细则。”
李世民点了点头道,“房卿此言有理,朕意,将九垸县吏治,作为天下州县的一个标杆,组织所有的官员,实习生,到这里来学习,你们以为如何?”
“臣以为可行。”
“臣亦认为可行。”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纷纷点头赞同,又将目光看向了正在大快朵颐的孙享福。
“那个,我就一草民,虽然是奉旨种田,但对这种国家大事,还是不要发表意见的好。”嘴里大嚼着食物的孙享福,被三双眼睛盯着,有些不好意思的道。此刻,他心里却在吐槽着,不是说好的让我先吃饱再聊的吗?
第635章 小池和江河大海
李世民从来都不知道付版权费这回事,孙享福主政善阳的时候,他觉得孙享福设定的那一套管理体系好,于是,照搬到了关中,然后,逐渐向全国推行。
现在,他觉得孙享福设计的九垸县的这套管理体系好,他又要将其照搬到全国,在学习成例的时候,他的动作非常快,却没有想过,成例也不是那么好学的,你得有相应的民智作为支撑。
孙享福说了不发表意见,就真的不会发表意见,反正先大唐的家底子厚,从民间,到官场,都有条件进行更多的学习教育,他要让人来学,就学吧!这些外来人口,还能带动不少九垸县的经济呢!
不过,等他们来了就会知道,这里的吃住虽然走中低端路线,花费并不高,但绝不会给他们什么公款吃喝的机会,因为制度使然,官府不允许这种情况出现,九垸商会更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出现,因为,他们要向全县老百姓交差,不收这些人学费,已经是底线了。
当然,立法之类的东西,即便是孙享福现在把嘴闭的再紧,也架不住魏征和马周一封信一封信的问,给孙享福写信,早已成为他们,还有在长安的萧瑀的一种习惯了,没办法,国家越发的大,人口越发的多,新问题层出不穷,也就孙享福最善于解决这些新问题,不问他,问谁呀!
“这事就这么定了,去信长安,让太子统筹安排各州道的官员到这边学习,另外,正明你和世家谈的怎么样了?有没有什么新的部署?”李世民等了一小会,见孙享福真的只顾着吃,又再度开口问道。
孙享福有些无奈的看了看桌上的食物,看来,李世民说让他吃饱再聊,只是跟他客套一下而已。
“他们之前之所以有那么多的小动作,是因为他们正处于一种发展的瓶颈,没有方向感,十分迷茫,容易被人煽动。
今天的聊天,我只是站在为国家的利益着想的角度,给他们大致指出了一个方向,如果肯下决心去改变的话,虽然会让当权者失去一些权利和自由,但至少能保持住几代人的富贵,如果顽固不化,依旧保持旧有的状态,那他们距族人离散,分崩离析的结局也不远了。”
山南道的几个世家,要说全部是自然分家的,也不尽然,为了保持地方的长久平静,筑垸工程能确确实实给普通老百姓带来实惠,孙享福之前也用了一些打压他们的手段。
在船运贸易方面这些世家无法与长江水路转运公司相比较的情况下,打压他们简直就是太简单了,只需要用各种农业产品,冲击他们原先占有的市场,就能让他们的收入渠道断绝,要知道,九垸,纪南两县,光是这个冬天向北方输送的红菜苔,胡菜,胡萝卜,莴笋等蔬菜,售价就高达数十万贯,这其大部分利润,原先就是他们几家占的。
他们主要产出粮食方面,更是没有给他们任何机会,江南道占据了水路转运公司的优势,直接将关中和辽东等缺粮的市场给他们截胡了,另外两个邻居,剑南道和河南道,都是产粮大户,基本不需要向山南道买粮食,去年他们自产的粮食,只能堆在本地低价售卖,以现在雇佣农民工的工价,他们完全没有多少赚头,底层族人们享受到的族内红利越来越少,都不如自己去种朝廷的田地的收入高了,那些人自然就不干了。
“那咱们需要设计一些后续手段跟进么?”李世民很满意孙享福忽悠世家达到的效果,继续问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