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少,不过我都不认识,看穿着,应该是朝廷的官员吧!”春桃回想了一下答道。
“嗯,此事我知道了,如果宫里的人来了,就让他们去服务裴相吧!至于他挂的账,以后如数从裴律师的分成里面扣出来,不仅如此,其它几个股东来用餐也是,把账单拿给他们签,之后扣除就是了。”孙享福交待道。
如果裴寂想在望江谋划什么的话,孙享福肯定是不乐意的,他不想自己好不容易弄出来的一个农产品输出端沾染上了政治,有怀疑,就不迟疑,只有自己活在安全地带了,才能让这个时代变的更美好,他一向就是这么胆小怕死。
“夫君,咱家的账也该盘一盘了,而且,再过不久就要过年了,咱们得准备些年节礼物,到时候挨家去送。”
虞秀儿这么一说,孙享福才惊觉自家的账目可能有点乱,幸福村,渔业司,膳监司,包括以后的望江楼都会往家里送钱,自家有多少钱,自己还真不知道。
“盘吧!不过这些事情你管就行,希望十几年之后我可以对全大唐的人民说,我创业,从幸福村开始创业,武德九年开始到现在,我从来没有一个月拿过工钱,当然工钱都是拿到我们家夫人账上去了,我从来没有碰过钱,我对钱没有兴趣。”
“呃,这句话有什么含义么?”虞秀儿愣了。
“等我成为大唐最富有的人的时候,它会激励很多大唐的年轻人。”
第七十七章 至尊皇庭
在繁忙的盘库工作中渡过了好几天,孙享福总算知道了皇帝的家底,并想到了暂时让账面上好看些的办法。
农业司的一万五千丁口会在春耕之前会全部回到各自的农庄,付出的代价是农业司所有的现金量,粮仓上面的亏空可以说成是卖粮买地了,所以,由庄户们开出来的两万多亩新田必须上交,这方面,在长远来看,李世民算是赚了,因为两万多亩新田,以后每年都会给他产出几万石粮食,两三年就会补足亏空。
至于林业司,这两年皇帝并没有建造宫殿的计划,那么仓库的大木暂时不用补足,工匠被借调过去工部制作曲辕犁是必须的,现在给钱也要不回来,所以,孙享福曲线救国,找工部借用已经打造好的曲辕犁,找牧业司借耕牛,都给农业司的庄户们,让他们先将二十万亩皇田浅耕一遍。
当然,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农业司的这些丁口来反帮林业司了,这个时代的人不懂得嫁接培植技术,但孙享福是这方面的专家,今年冬天总是艳阳高照,气温酷似初春,幸福村的暖棚里温度正好可以提前培植树苗,孙享福以柳树枝为根,桃树枝为主体,培植了数万颗桃树苗。
这是个很简单的植物科学,柳树嫁接易成活,把一小节柳树枝插入地底,只要浇水,很快就会生出细小的根茎,而被钉入柳树枝内的桃树枝主体却会让这颗树苗长大之后是桃树,孙享福已经不指望这个时代的人能理解这种科学了,他只需要从皇庄过来的那庄户能够按照自己的要求把事情办好,他亲自化身质检员,看到树苗下地,这事就算妥了,整个过程只是花费了一些人力,就让来年林业司的五百倾山林空地全部种满了果树,算是补足了上万贯的树苗窟窿。
再之后,以牧业司规模扩大为由,找李世民要了三千突厥俘虏,毕竟,缴获回来的数十万头牛羊马匹,有一大半会划入牧业司管辖,这方面是必然的,朝廷不会有人反对,那么,牧业司放牧的人手也够了,短缺的,只是大量的马料,这需要靠后续的盈利来补足。
不过,孙享福还要趁着这个机会,帮忙推动了一下马周的策略,那就是继续找李世民要人,要突厥俘虏,让这些突厥俘虏都回不去草原。
膳监司要发展,光辐射关中的长安作坊就用了两千多个突厥人做工,那么,洛阳,扬州,益州等几个人口不下五十万户的大城市,是不是也要千人以上规模的工厂呢?这个折子上到长孙无忧哪里之后,李世民很快就拿着折子去朝堂让朝臣们商量,令他想不到的是,第一个出来赞同的会是魏征。
这家伙在膳监司参观了一遍之后,果然回家让仆役们照着工序制作了一次豆腐,平均一斤大豆,才制作出了三斤豆腐不到,而且味道还不如膳监司制作出来的好,计算完人工火耗之后,他才发现,皇帝在豆腐这个事情上,确实没有赚钱,甚至有可能贴钱,而且,市面上如果一直有两文钱一斤的豆腐售卖,对于稳定粮价也有很大的帮助。
要是以往,有旱灾的传闻在长安出现,长安的粮价起码能涨两三倍,但是今年,由于豆腐价格就是两文钱一斤没动,粮食价格居然只是缓慢的涨了两三成,再往上涨就涨不动了,粮商们发现百姓们都不傻,直接吃起了价格更便宜的豆腐来裹腹,也不敢继续涨了,反正一个人一顿吃一斤豆腐才两文钱,而一斤豆腐,足够保证一个人半天所需的营养了,更大的问题是,酸菜或咸菜炖豆腐,都是美味啊!可比吃粗糙的粮食划算。
所以,没有文臣的阻碍,李世民大笔一挥,五千突厥俘虏就到了膳监司名下,当然,这得等水库建设完毕之后人员才能到位。
事情可还没完,建了二十几个大水库,不能不开发成渔场吧!幸福村的渔场谁不眼馋?孙享福又采取了一个曲线策略,李世民得知计划之后依计而行,先让房玄龄上奏,给所有文武官员加俸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