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发现,天上飞的,地上跑的,人们吃用的,居住的,穿着的,好像没有几样是他熟悉的,那些比较粗糙的东西,在长安或者渭南,基本都看不到,相反,透露着精致的东西,这里到处都是,尤其是那座高大的,用水晶琉璃装饰的皇宫主殿,他甚至都有一种自己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或者是活在梦里的感觉。
然之后,他失魂落魄的回到吐蕃,了解了吐蕃的内部情况之后,他毅然决然的做出了决定,本族部落的利益,高于一切,吐蕃这艘船,松赞干布这艘船,很快就可能翻了,早做改变,对于他们来说,更加有利。
所以,禄东赞拒绝了松赞干布的任命,所导致的结果就是,松赞干布在吐蕃的威信再次大损,各个部落开始形成了一种新的默契,不明着跟松赞干布唱反调,对于自己有利的事情,他们遵从照做,没有好处的事情,则基本不听招呼。
而且,几乎每个部落,都会将几个大唐的商贾奉为座上宾,因为,这些人才是能够给他们带来物资享受,给他们带来利益的人。
孙享福并不知道吐蕃的实际情况,他只知道,禄东赞之所以来找舍龙谈事情,可能是因为舍龙是大唐在吐蕃周边,最傻的一个地方统帅型主官,比起宁川道的李绩,剑南道的柴绍,他是最好忽悠的。
所以,不由得他不多问几句,道“谈事情?能跟我说说吗?”
禄东赞笑道,“这事,我本来就不打算瞒着大唐朝廷,是这样的,我噶尔氏,想将一部分族人迁到云南郡治下,成为这里的普通百姓,以耕种和经商为生,希望获得舍龙大将军的准许,为此,我们噶尔氏,愿意付出一定的代价。”
闻言,孙享福懂了,禄东赞,是要玩中原世家以往玩的那一套,两边下注,而且,是一种无论怎么样,对他们噶尔氏都有利的下注,因为,一旦他们在南中之地获得了耕种的土地,或者开始经商,那么,他们留在吐蕃高原的本族人,将会源源不断的得到来自南中这边的产出,经营谋利。
有了这样的支撑,他们噶尔氏不仅能在吐蕃站的更稳,而且,也有了退路。
孙享福继续问道,“那你们要迁多大的规模?”
禄东赞答道,“三到五万,当然,我们还希望更多,只要舍龙大将军或者大唐朝廷同意。”
“同意,有什么不同意的,只要你们下来,我们都同意,这事,我去信给太子,有九成以上的把握,他会批准,不过,既然你们葛尔氏是想来南中之地做百姓商贾的,就需要接受朝廷的规划安排,下来的人,我们会打散,分派到各州县,这个,你们没有问题吧!”孙享福直接替舍龙答应道。
说完,他还给有些不安的看着自己的舍龙一个安心的眼神,顿时,舍龙就不再管孙享福怎么处理了。
这可是几万人口,以吐蕃高原现在总共不到一百万人来算,都差不多是吐蕃的一成人口了,看来,葛尔氏,是想将族内一半左右的人手,都安置到南中这边来。
禄东赞点了点头道,“这是自然,数万人马的安排,起码需要几个州的地盘,我们可不认为,大唐会直接划几个州的地方给我们,不过,为了保证这些族人能够很好的生活,我们也不希望他们太散,相信,您也不希望看到我们的人来到了这里之后,无法生活吧!”
孙享福笑道,“当然,几十几百的,在一个集镇,或者在一个种植产业,工商产业之中,你们能够接受吧!”
禄东赞笑道,“非常能够。”
孙享福点了点头道,“那咱们就这么说定了,稍后,我会去信一封,给太子,相信,用不了多久,朝廷就会通过,你可以留在这里等好消息,也可以传信回去,让族内的人,做好下来的准备。”
第724章 收编大业从吐蕃开始
有舍龙属下十二万装备着标准唐军武装,以及接受过标准唐军作战训练的安南军在,孙享福是一点也不担心禄东赞会搞事情,别说噶尔氏,还只是一个比较原始的氏族部落,就算它是一个传承非常久远,文明程度完全不输给中原世家的群体,孙享福也有信心,在几年之内,将它分化瓦解。
他可是号称世家杀手的存在,连中原五姓七家这样的大家族,也在他的总总手段之下,崩溃瓦解,改革成了一个个朝廷轻易可以控制的家族企业,更何况是一个族内人心大多向大唐的噶尔家族。
当然,有些东西,孙享福跟舍龙其实说不着,说了,他也不会太懂,只是告诉他道,“葛尔氏族部落,在吐蕃的地位举足轻重,控制着整个吐蕃近两成左右的人口,他们走出来,就是给吐蕃其它的氏族部落一个明确的信号,会起到一个带头作用。
所以,之后肯定会有更多吐蕃的氏族部落模仿他,走相同的路,而再下来的人,就算数量多,你也不用担心,照单全收,人口,就是生产力,等他们都下来了,吐蕃那个地方,就再也没有什么战争潜力了,到时候,就该是我大唐,真正入主掌控吐蕃高原的时候了。”
舍龙闻言憨厚笑道,“呵呵,反正我都听您的,咱们现在的地盘这么大,就算吐蕃人全部都下来,也根本算不了什么。”
自从云南之地搞大开发之后,舍龙才有此前李泰的那种人手不够用的感觉,这边的深山老林改造起来,工程量巨大,他的压力可不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