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为什么,禄东赞去找舍龙运作,将自己一部分族人,迁到南中去的原因。
而吐蕃,也并不是没有值钱的资源,此前被大唐商贾大量收购的药材,便是其中一大产业之一,稀有矿物,完全不比云南少。
当禄东赞听到孙享福说,今后,派驻在这里的官员,士兵,不仅会帮助他们解决生存问题,还会带着他们学习汉语,书写汉字,并且教他们更加先进的种植,养殖知识,带领他们走向富裕的时候,禄东赞都感觉耳朵有些发麻了,这完全就是云南的翻版。
可这样的大唐朝廷,简直是太好了,好到这里的人没有任何理由去反叛他们的地步。
这,就是孙享福前来吐蕃宣抚,所要达到的目的,所要为大唐朝廷塑造的形象。
他就是唱红脸的,化解当地百姓对大唐接管本地的抵触情绪,他的任务就完成了。
下半年,等李绩带着十二万唐军上来的时候,这里的百姓,就算想反叛,也是不可能的了。
因为,被留下的吐蕃人,总共还不到五十万人,而唐军,却有十二万全副武装的兵马来驻守当地,武力上,基本上是绝对控制。
苏毗首领,已经被自己嘴里重复出来的话,感动的热泪盈眶了,一番讲话下来,半个时辰都过去了,炊壶里的水,早已经沸腾,大锅里的肉,也煮出了香喷喷的气味,这当然是因为孙享福他们煮肉时用的调料包够好了。
所有苏毗部的百姓,亲眼见证了那个铁皮大锅子,不用生火,也能烧水煮肉的神迹,若不是这个时期宗教信仰还没有在这些百姓心里根深蒂固,他们估计都要开始跪地膜拜了。
舞台之下,身体几乎没有不适感觉的李香蝶和姚红袖等人,已经装备好了带着乐师和歌舞团队上场,这是她们在吐蕃高原的首秀,还有轻微高原反应的虞秀儿,则只是能做观众了。
如何的让百姓们在她们的表演中感觉到汉人的亲切,感觉到汉语的魅力,现在就看她们的了。
“哎~诶嗨诶嗨诶哎~
太阳啊~霞光万丈。
雄鹰呀~展翅飞翔。
高原春光,无限好,叫我怎能不歌唱。
高原春光,无限好,叫我怎能不歌唱~诶嗨······”
李香蝶那仿佛从云层里穿透下来的声音,能够一瞬间就让人有种头皮发麻的感觉,即便现场是一个空旷的场地,有三千多人,她的声音,也丝毫没有阻碍的穿透到了每个人的耳膜中。
在后世,孙享福最喜欢的,就是阿朵的那个版本,所以,一直希望,李香蝶或者虞秀儿能唱出这种高原音的感觉来,现在看来,李香蝶的版本,是一点也不输给阿朵的,如果有音响设备的加成,甚至还要更胜一筹。
所以,她这一个开场,瞬间将所有的百姓惊艳到了,这些以往不过是给统治者放牧的奴隶百姓们,何时有过这种级别的享受,嘴里含着甜甜蜜蜜的糖果,耳朵里听着美妙的音乐,眼睛里看着优美的舞蹈,很快,他们就全身心的被俘虏了。
至于舞台前的禄东赞和苏毗首领,心中则更加震撼,甚至,比那些百姓们,更加有一种晕乎乎的感觉,像坠入了仙境一般,因为,他们听的懂歌词。
“雪山啊~闪银光。
雅鲁藏布江,翻波浪。
驱散乌云,见太阳。
幸福的道路多宽广。
高原人民把歌唱。
幸福的歌声传四方······”
针对性的唱腔,针对性的唱词,最顶尖的歌艺,让禄东赞和苏毗首领完全在艺术的氛围里沦陷,他们的大脑,此刻根本就没有思考的能力,所以,后面,登记录入户籍,分发礼物,设置官府,指派驻军等一系列的事情,禄东赞都没有插嘴。
而苏毗首领,也完全听从了孙享福的吩咐,配合他,完成了这些工作,也因此,他得到了孙享福的任命,成为了那曲县的司户官,据说是从七品,每个月,可以领一百多贯唐钱的俸禄。
第736章 高原进入发展轨道
万事开头难,在那曲这边开了个好头之后,往下走,一路就更加顺畅了,因为,大唐在这里的一系列政策,早就已经被他们快马传遍四方。
对于这种只谈给你什么好处,却不要求你贡献什么的统治者,傻子才会反对。
他们却不知道,成为大唐的一部分之后,他们富了,也就等于是大唐富了,他们有钱了,就会想着消费,消费,就会带动商贸,商贸,就会给朝廷创造税收,朝廷自从停止了中原地区百姓的税收之后,反而变的越来越富有,就是这个道理。
已经处于掌握了工商业,解放了为工商业提供基础支撑的农牧业的大唐,根本无需把税收点放在他们这些穷苦人身上。
孙享福这一路的任务就是,派礼物,搞文艺演出,设立官府衙门,设立汉文化教学机构,留一部分驻军于当地管理一下治安,协助主官,组织耕种,放牧,生产等。
另外,他给每个县,都留了足够多的清洁用品,如肥皂,毛巾,之类的,还有一名医官。
在烧水不用柴火了之后,大多数吐蕃人还是很愿意洗一下澡的,一年洗不到几次澡,甚至一生才洗三次澡的习惯,让这一地区普通平民的妇科病极其严重,生育交配权,大多掌握在部落首领身上,这也是人口发展缓慢,普通百姓,只能听从部落首领和头人的支配的原因之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