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之所以为古代帝王所重,正是因为它能在政治上,为君主所用,而农学,同样能为政治服务,而且,比儒学更加实在。
李世民脑海里稍微闪过这些念头,便恢复了清明,开口向武媚娘问道,“所以,你的建议是?”
武媚娘很是正式的弯腰下拜道,“臣女奏请,公布老师的这部著作,并在稍后,遣孙师出使大食和拜占庭帝国,宣讲传播农学知识,当他为大唐在这两国打开文化宣传的突破口时,传道天下,有教无类,惠及天下百姓的老师,获封圣誉,便水到渠成了。”
听了武媚娘这话,李世民的眼睛眯的厉害,他想不到武媚娘这丫头,会这么的坑自己的师父,要知道,大唐将中亚和西亚部分地区的小王国全部并入,与大食和拜占庭帝国全面接壤之后,三国的敌对态势,已经形成。
此时,另外两国已经在采取各种手段自保,或者做一些战略调整,没有直接开打,还是因为大唐的吃相向来比较好看,让他们没有什么借口出兵,当然,也因为他们现在十分敬畏,依赖大唐。
所以,现在三大帝国,算是处于一种冷战期,而在这种两国都在想尽办法排斥大唐的情况下,出使这两国,可是一件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光是人身安全,都令人担忧。
如果,李世民是拜占庭帝国,或者大食帝国的统治者,一定会第一时间控制住孙享福,压榨他的才能。
但是,他内心里,却是比较支持武媚娘的建议,因为,做圣人的标准太高了,需要一个合适的契机来推动,全民公认,才能长久的保持住圣名,而孙享福做了圣人,李世民自己才好做做圣皇梦。
不过,他并没有当场宣布照武媚娘的建议执行,而是让其先行退下,留了李恪一个人在别墅内私聊。
“此女如正明所说,有宰相之才,然而,其功利心太重,为了表现自己的政治才能,丝毫没有犹豫,就犯了内官不得干政的律法,并且,将自己老师的人身安全置之不顾,其心毒也。恪儿,你今后辅佐承乾时,可要小心防备着她。”待得武媚娘走后,李世民沉默了片刻道。
“儿臣谨记,不过,或许是武侍监年纪太轻,思想激进,口无遮拦,没有考虑那么多朝廷规矩,就向父皇进言了,还请您不要往心里去,只是做内官的话,她就算出言议政,也不过是帮助朝廷出谋划策而已,并不能掌实权,而她的才能,确实如孙师所说,可堪大用。”
武媚娘是孙享福门下,与李恪这个孙享福的徒弟兼妹夫天然亲近,虽然他也觉得武媚娘的表现有些过了,但还是为她说了几句好话开脱,武媚娘是聪明人,说不定规劝几句,以后就能改主意了。
然而,李世民却是摇了摇头道,“你还是提高些警惕的好,不过,她的建议确实不错,稍后,等正明宣抚六都的行程差不多的时候后,你便上一道折子吧!”
闻言,李恪有些愕然道,“儿臣遵命。”
第749章 孙子语录
十月,从汉城启程前往广州城的孙享福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徒弟武媚娘狠狠的坑了一把,朝廷已经就他出使西域,需要做的人手,物资,和外交方面,开始做准备了。
当然,这也可以说成是李世民,以及所有期盼孙享福封圣的人一起在坑它,当他的圣名,能为包括统治阶级和平民百姓在内的所有人得利的时候,那么,它的成功率,将被无限拔高。
扬州城商学院内的武士彟,每过一段都会收到几封武媚娘从长安寄过来的信。
事实上,这几年,想与武士彟结为亲家的人不少,毕竟,他是太子少傅,应国公的身份,而且武媚娘又是孙享福的亲传弟子,农业技术和生发之能,用惊才绝艳这个词来形容也不为过,此前,她只用了不到五年的时间,就帮助一个没有筑垸田的下州实现了大治的政绩,朝廷上下除了她老师孙享福,无人能在这方面与之相比。
这个大治,可不比以往那种意义上的大治,而是实现像垸田区一样,在全面保障免费医疗,教育,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再获得稳定丰厚的收入。随州的十几种特产,可都是在她手里,做成了规模化产业的。
无论从家世,和才能上来讲,她都属于大唐最顶端的白富美,甚至比公主都还吃香,几乎是最完美的当家大妇的化身。
可是,武士彟,硬是没能从诸多官宦人家中,选出一个可以娶武媚娘的女婿来。
武媚娘对所有他选定的对象,都表示了强烈的反对,包括齐王李佑,蜀王李愔之类的。这些皇家亲王的当家王妃之位,她都瞧不上。
这可就让武士彟难办了,也就是他和孙享福的面子够大,不然,掌管宗人府的李孝恭,可都要到李世民夫妇哪里去告状了,皇家亲王上门提亲,屡遭拒绝,这太有损皇家颜面了。
直到她进宫做了内侍官,整个局面才变样,大家都觉得,只有像李承乾这样的国民好太子,才能驾驭她,武媚娘心里想要当的,一定是贵妃,而不是什么王妃。
然而,大家却没有想过,李承乾和她根本就不来电,目前为止,他跟侯舒雅的感情,就像李世民跟长孙皇后一般的稳定,连才艺双绝的王瑶,也不过是因为艺术功力过人,在王家付出了许多代价的运作之下,才封了一个侧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