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的官员,往往用一年多的时间,才能将五千多个县的县令的政绩考评报告交出来,其它诸如户部,财部,等等等等每个部门,无一不是这样,可以说,治理难的问题,已经在各个方面暴露了出来。
如果还采用原来的那套官制,是绝对不可行的了。
“正明以为,该当如何改革?”对于整个朝廷制度大改,可不是小事情,李世民很是谨慎的问道。
孙享福想了想道,“其实也不难,像政事堂的平章事,咱们完全可以给他弄个三五十个出来,而且,不需要明文限定人数。
十部的侍郎,也不要只设左右两个了,根据实际需求,五个人能满足需求,就任命五个,十个人才能满足需求,就任命十个,甚至还可以更多。
这样给所有的人更多的上升通道,在大事情上,保持群策群力的作风,就比坚守住一个固化的制度,让所有的人,因为一个位置,争来争去,要好的多。”
“五十个平章事?”李世民被孙享福随口说出来的一个数字吓到了,不过,细细一想,觉得好像也蛮有道理的。
孙享福之所以这么敢想,是因为他在后世,就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体制的时代,那时,我国的******,至少都有好几个,政治委员的数量,更是多到一般人根本数不过来,各个部门的副部长,一般都有十个八个之多,这还只是管理后世我国的地盘。
而统一欧亚大陆之后的大唐,会比后世我国的地盘大几倍,人口在一两百年内达到十亿八亿也很正常,不打开脑洞,大刀阔斧的做改革,当问题暴露出来的时候再想要改,可能就迟了。
正文卷 第761章 家事
虞秀儿总喜欢给家里定一些规矩,比如像今天,孙享福没有回来之前,全家人就都不准动筷子。
于是,几桌菜,在厨房里热了三趟,最后,干脆用蒸笼格子蒸上,保温了起来,等孙享福回来的时候,肉菜基本全都柴了,炒的青菜,也变成了软绵绵的蒸菜。
“到了饭点就开餐嘛!何必非要等我,你又不是不知道陛下,他聊起事情来,那有个准头。”被迎进门之后,孙享福看着一大家子人都随自己围拢在了餐桌前,眼巴巴的看着厨工们上菜,就知道,他们一准是饿坏了,向虞秀儿抱怨道。
“平时也就算了,今日里是夫君出远门归家,大家必须要等。”虞秀儿一边帮孙享福摆着碗碟,倒着酒,一边道。
“德叔呢?在长安没有过来么?”
平常在府上吃饭的时候,一般德叔肯定是在一旁伺候的,这次回来,没看到他老人家,孙享福就感觉欠缺了点什么。
说到这个,虞秀儿眼眶微微一红道,“年初的时候,走了。”
“走了?去那?”孙享福起先没有注意看虞秀儿的表情,可说完,他才感觉不对,再转头看虞秀儿有些悲伤的目光的时候,孙享福才知道,原来,那个为自己家服务了差不多二十年的老人家,已经过世了。
“怎么不写封信给我说说?”本来饿极了的孙享福,顿时也没有动筷子的心情,有些落寞的将筷子放下道。
“他老人家不让,临终之前还说,自己这辈子能安安逸逸活到六十岁寿终正寝,已经非常知足了,不能让自己的死讯影响到您。”虞秀儿解释道。
孙享福闻言,只觉得眼眶发酸,静坐了片刻,语气有些哽咽的道,“摆个香案,我给他老人家上柱香了再吃吧!”
秦德肯定是葬在长安的,但一时半刻,孙享福又回不去,也只能以此来聊表心意了,像家主设香案祭拜仆人这样的事情,要是在以往,是有点不合规矩的,但虞秀儿似乎早有准备,因为,她也早就把德叔当自己的家人长辈了。
“好了,今日老爷载誉归来,本是喜事,相信德叔若在,也是希望看到咱们一家人开开心心的一起举办家宴,大家就开吃吧!”待得孙享福拜了三拜,将香火插在了香炉里以后,虞秀儿又朝随着孙享福一起祭拜的一大家子人吆喝道。
“那个,秀儿,你刚才说什么?为夫载誉归来?”孙享福再度回到饭厅坐下的时候,有些奇怪的问道。
“夫君以农学教化拜占庭帝国千万民众,使得番邦上至皇帝,下至臣工百姓,无不感激涕零,再三挽留······”
“你等等,这些话,谁传的?”见虞秀儿有些涛涛不绝,孙享福伸手打住道。
倒是最快的大女孙婉婷嘴快道,“这些日子,报纸上天天都这么说啊!爹爹,听说拜占庭帝国的人,都把您当神灵一样膜拜呢!那种感觉是不是很好?”
“陛下这又是在唱那出?”
小孩子不懂事也就算了,孙享福不相信虞秀儿也不知道点啥,当他转头向虞秀儿询问的时候,顿时便看到了她闪躲的目光。
“这,这应该是陛下,想要促进两国友好,做的一些引导民意的宣传吧!反正也不是什么坏事,夫君就不要多想了,妾身这里,正好还有件正事跟您说说,咱们靖儿的婚事,您可要关心关心了。”
“靖儿的婚事?靖儿都要成亲了?”孙享福有些发愣的看了一眼虞秀儿,又看了一眼自己桌对面的孙靖,才惊觉,自己的长子,居然已经年满十八,到了要成亲的年纪。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