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宣讲员?哦,老夫懂了,你说的是久病成医的意思,这些人经过在这里几个月的经历,已经算半个医者了?”
“呃,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不过他们学会的只是预防方面的知识,等他们能辨认自己所服的几种药物,大致记得用量,他们差不多就能自己治疗这些疾病了,以后等他们各自回到自己的村寨部落之后,就能帮助同村,同部落的人医治。”
让人人都懂得这种常见病的医治之法,就是对这种常见病最好的防御,这是孙享福想到的能够帮助岭南百姓对抗恶劣环境的最低成本的办法。
“嗯,此言有理。”
在病患营跟众人讨论了半天病患的事情,孙享福又拉着冯盎去了城外,岭南之地是他首选的种植占城稻的基地,所以,对于田地方面,他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若说大唐有那一道的总管是绝对实权的话,那就只有领南道了,十二州之地,全部都是冯盎这个大酋长说了算,孙享福想圈田,只需要指一下,冯盎就可以拍板决定,这地方以后是他的了。
所以,孙享福不能浪费这个机会,要在朝廷派来分权的节度使到来之前,搞定所有的田产文书,这东西以后要办,可是要花钱的了。
水源,是水稻必须报保证的东西,而且,水稻成片种植需要平地,这样能保证土壤水分相当,所以,孙享福要挑一块有水源,而且足够空旷平整的地方。
打马两个时辰,孙享福终于找到了一块这样的地,果断的朝那块望不到边的水域指道,“就这里吧!”
“呵呵,你倒是会选,此地名曰白云湖,周边方圆三十里之地都比较平整,老夫早就想将此处开出来作为良田,却苦于没有合适的农具,现在刚有了曲辕犁,却是被你给瞧上了,也罢,这方圆三十里,老夫就给你了。”
闻言孙享福一喜,便拱手谢过了冯盎。
方圆三十里,按照现在的计算方法,大约就是五万亩左右的地方,按照唐朝时期一亩的面积来算,大概有六七万亩左右,除去一些水域和不能耕种的地方,至少有五万亩地能耕种成为水稻田,倒是足够大了。
“越公,耕种此地,在下可还没有人手,不知道能够雇佣岭南之民吗?三千人足以。”
荒地开成水稻田,必须要反复的整田,还要开好引水灌溉的沟渠,孙享福现在虽然还没有将占城稻种取回来,但这些工作却可以先开始干了,于是跟冯盎商量道。
“雇佣?何须雇佣,老夫一道征发令发出去,便是数万人也能给你召集起来,几日之间就可以给你把这块地整好了。”冯盎轻松挥手道。
“呵呵,越公误会了,三千人足以,在下想让他们在开田的过程中,学习在下的开田技术,挑选其中少许聪慧肯干之人,作为帮在下打理这块田地的长工,人多,反而不美。”孙享福笑了笑道。
他可不是在岭南种完一季东西就走的,毕竟这个时期的占城稻到底是什么特性他还不知道,还需要做几季的研究,将其产量放到最大才好。
第130章 计策
冯盎在岭南的权力可真不是吹出来的,只用了一天时间,就给孙享福调来了三千青壮,连耕牛都弄来了上百头,沿着山脚犁出一丈多宽的隔火带之后,白云湖边的一块区域就成了一片火海。
“看,好多野鸭子。”
站在人群里看热闹的阿月视力极好,固执的认为只有孙享福能救她爹爹的她,总会像跟屁虫一样,不离开孙享福十米以外的距离。所以,在她爹没有从病患集中营出来之前,孙享福感觉那里都有她,而且她还总是喜欢大呼小叫的引起孙享福的注意,似乎是在提醒孙享福,不要忘了答应她医治她爹的事情。
“咱们毁了鸭子的家,要给它们重新建一个才好。”
其实,前天孙享福和冯盎来看地的时候,就已经挑选好了一块适合居住的地方,白云湖东侧一个较大的半岛,这个岛比幸福村那个山包要大的多,除了有一条平整可供进出的通道,还能隔湖望到对面一座高山上的涧水。
“咱们是要把它们都养起来吗?”聪明的阿月笑着问道。
“是的,这湖的四周以后都会是稻田,所以,如果我们不能驯服它们的话,它们就会祸害我们的稻田。”孙享福指了指湖中半岛的位置又道,“等咱们在哪里的房子盖好了,就给它们做一些鸭棚,你要想办法让它们来鸭棚里住。”
华夏人民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驯化了鸭子,北魏成书的《齐民要术》里面便记载有养鸭的大致方法,孙享福曾经在家里翻看到一本虞秀儿从虞府带过来的隋书,名曰《相鸭经》,里面所记录的养鸭技术其实已经相当成熟,不过野鸭的食物更杂,运动量更足,长出的肉也更结实鲜美,用来煲汤是一绝,孙享福可不想放过这样的美味。
“哦,那阿月也要住到岛上去,等驯化了这些野鸭子,阿月每天就有鸭蛋吃了。”
狩猎仍然是此时岭南百姓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所以阿月对野鸭子和鸭蛋之类的并不陌生,在阿山没有害大肚症之前,她经常都能吃到。
“那好吧!那个岛现在是我的,我允许你住在上面。”孙享福笑了笑,刮了刮阿月的小鼻子,便继续指挥巡视自己的新田,反正指挥上他也帮不上什么忙,因为大多数人都听不懂他说的汉话,他也说不好这个时期岭南獠民和夷民的话,只能通过冯盎派过来的一些军士帮忙传达。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