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农圣_爱吃鱼的胖子【完结】(298)

  “演大戏啊!”

  同样的情况,在尉迟家,程家,裴家,独孤家,虞家,都有出现,仅仅一天时间,他们就召集了两千多个看上去十分瘦弱,穿的破破烂烂的佃户,而且,台词都教会他们了。

  “这样,能行吗?”

  虞秀儿看着望江楼门前一队队乞丐装扮的人连夜登船,还是很不放心的道。

  “嫂夫人就请放心吧!我们兄弟几个已经在长安各街各巷发动了起来,就不信陛下敢违背民意。”

  程处默和尉迟宝林等人哈哈一笑的登了船,他们要连夜汇合前来长安的船队,用这些人将那些突厥奴隶换下来。

  “弟妹且请放心吧!其实陛下的心里,未必非杀正明不可,我等只需要帮他渡过这个死劫,后面,一切都好办了。”长孙冲安慰了虞秀儿一句,也不多留,他还有自己的任务,便与裴律师一同进了城。

  至于虞秀儿,则是一个人在码头上望着曲江池的水发呆,人生的大起大落来的太快,才十几岁的她有些承受不来,在事情没有解决之前,她只怕是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着了。

  后宫之中,同样纠结的还有李世民,他想不到孙享福做下了这么大的事,还会有这许多人帮他求情。

  秦琼,独孤谋,尉迟恭,程知节和侯君集等外臣且先不说,后宫之中,一向不干政的长孙皇后和新近得子的韦妃也不依不挠的开始为他求情,要知道,李世民为了维持大唐公正严明的国家形象,可是花了好多心事的。这一遭,他可不想为了孙享福破例。

  “陛下,孙正明此人一贯胆小怕死您是知道的,是什么事激的像他这样的一个人都要拔刀杀人,难道陛下不好奇吗?臣妾以为,他虽犯国法,但罪不致死,那些阴谋挑唆的人,才是罪该万死。”

  “姐姐说的是,孙正明此人非是大奸大恶之人,此番行事,必是事出有因,陛下应该详加盘查,再做定夺。”

  “好了,这小子都还没回长安呢!你们就这么着急的替他求情,置国法于何地?”说罢,李世民不悦的甩袖子走了。

  才出了宫门,就见到李承乾恭恭敬敬的站在门外,不用他开口,李世民也知道他想说什么,再度甩了甩袖子道,“夜深了,送太子回宫歇息吧,有事明日再谈。”

  “父皇,儿臣······”

  “回去吧!”

  李承乾的话还没说出口,就被李世民打断了,独自走上宫墙,李世民反反复复的将孙享福此人的过往想了一遍,却也琢磨不出孙享福杀那些倭国人时的心情,这就是他最郁闷的事情了,一个你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的人,你敢大用吗?

  做皇帝,最忌讳的就是这个,他希望每个臣子都是受自己控制的,尤其是有才能的臣子。

  其实,通过这次孙享福南下引进稻种之行,李世民已经认可了他对国家的忠心,至少,认可了他想为大唐百姓谋福祉心思,所以,封他一个侯爵,李世民也是心甘情愿的。

  但杀使,挑起两国之间的战争,却是让他没想到这能是孙享福干出来的事情。

  如果之后倭国因此与大唐开战,不杀孙享福,他又如何能跟那些为了保卫国家而战死的大唐士兵交待?

  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他要保持一颗公正之心,所以,他不能就这么放过孙享福,在宫墙散步吹冷风的李世民最终做出了这个决定。

  第162章 改变主意(求月票)

  这一日,长安万人空巷,百姓汇聚金水门。

  不为别的,只因故事的男主角孙享福今日将会入城。

  所谓的故事,当然是长孙冲几人编的那个故事。

  朝堂之上,七宗五姓系的官员正在历数孙正明数十条不得不砍头的罪名,听的李世民都有些佩服这些官员的语言组织能力了。

  “急报,金水门外,长安城百姓聚集,人数多达数十万。”

  站殿的将军不顾讨论激烈的大臣们,直接冲入大殿朝李世民跪奏道。

  “什么?”

  数十万百姓聚集在金水门,这是唱那一出?

  百官闻言还都在愣神之中,李世民却是一副担忧的表情问道。

  “百姓聚集,所谓何事?”

  “启禀陛下,百姓们说,他们要在码头上迎接英雄归来?”

  “英雄?那门子英雄?”

  朝廷之上,诸多官员都朝那将军看去,当然,脑子反应快的人,已经猜到了一些端倪。

  “那些百姓们说,是悍不畏死,率三十人,血战倭国过千武士,最终从倭国人手中解救出我大唐百姓的孙正明,孙英雄。”

  “噗~”

  太子李承乾年纪小,心里藏不住事,闻言险些笑了出来,忙用手捂住了嘴,好在此刻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那奏事的将军身上。

  “陛下,臣以为,此事尚有蹊跷,须明查之后,再做决断。”房玄龄在之前七宗五姓系官员数孙享福的罪状的时候一声都没有坑,此时却是跳出来道。

  “臣附议,民心不可违,陛下当顺从民意,详查之后,再行定夺······”

  “臣附议······”

  “臣附议······”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