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来到烧制琉璃的窑洞的时候,看到工匠们从窑洞里取出精美琉璃时的表情,却并不是喜悦,一问之下,才知道,他们想要的,竟然是可以制作望远镜和穿衣镜的那种透明玻璃。
在窑洞的前前后后发现了不少站班的护卫之后,李世民才算放心,要知道,这次围剿李孝常的利州军,李世民手中那个二代望远镜可是起了不少作用,包抄围歼战,总览全局的人有了望远镜的加成,就能及时补救各方不足,将战力放到最大化。
这次,就是因为设计了一个极完美的包围圈,才让朝廷的大军以极小的代价,全歼了李孝常的叛军,知道望远镜的重要性的李世民当然要严管这种军事利器。
而对于李孝常这种在国难之时反叛的人,李世民是坚决要处死的,不过这处死之前,挖一些跟他合谋的世家门阀子弟出来是必须的。
李世民手上像孙享福从岭南带回来的那种能够指证世家罪行的犯人还很多,他们都被秘密监押在宫内,必要的时候,是可以放出来咬人的,像这次关中大灾,朝廷缺粮,就属于必要的时候。
其实看了这么久,李世民这一行人都没有看到幸福村的核心,那些穿着农字服的小孩子,才是孙享福重点培育的对象,而李世民参观幸福村的这半天时间里,基本没有看到这样的孩子做事。
在柴山的山脚下,幸福村渔场的河坡处,午饭过后,穿着农字服的小孩子们全部聚集到了在这里。
几垄沿着河坡开垦的田地里,每一小块都插着一根木牌牌,上面写着某某某试验田,加起来不过两三亩地方,却是种植了数十种农作物。
“赵河,你的生菜跟我是同时播种,现在个头却比我的小了一大圈,算试种失败,估计是你沥肥的时候偷懒了,去库房领种子重新种吧!这次别只用从你爹哪里弄来的猪粪沥肥了,记住比例,添加一些其它材料进去发酵······”
类似的讨论在河坡上很热烈,李世民和几个大臣远远的看着他们,听着一些完全不懂的术语,很想将这些东西与他们前段时间读过的《齐民要术》上面的内容合上,却发现,完全不是一回事。
但他们都不认为这是孩子们没有学好,毕竟,在他们眼前的可是一片长势非常茂密,没有任何杂草的田地,那么,问题就应该出在他们自己身上,于是,几人相视一眼之后,向孩子们所在的地方走了过去。
第203章 农门的传承方式
沥肥其实并不难,这个时期能够轻易做到的有高温堆肥法,和腐化发酵法,由于高温堆肥法会污染空气,在人口密集的关中根本不适合用,所以孙享福只是教了这些孩子们腐化发酵法。
过程很简单,在挖好的池澡中放入动物或人的粪便,以百比一的比例加入桔梗粉末,锯末,麸皮之类的发酵即可。
夏季,这种传统发酵的粪池只需要十几天就能彻底腐熟,沥出来的有机肥施用很方便,气味也小,而且一般不会出现二次发酵,烧根烧苗的现象,施用过一次,就能够多年受益,以鸡粪的效用最高。
当然,沥这种肥最不好掌握的是比例问题,因为没有人去称粪便的重量,大多是目测一下,发酵物添加的太多或者太少,发酵出来的肥料都有一定的区别,他们都是孩子,做事情难免丢三落四的,像赵河,就胡乱撒了一把东西在自己挖的猪粪池中,每次他跑去看粪池的时候,还习惯性的撒泡童子尿在粪池里,结果他那一池粪就没有孙得寿,王二小他们沥的好。
但幸福村的学习氛围是轻松,包容的,错了可以,再来过,一直弄对了为止,村子里有足够的储备让他们试验,玩耍。
从去年孙享福知道今年的家禽家畜饲料储备丰富之后,就交待过孙二力组织人手,挖沼池储肥了,这半年多过去,各大沼池里的沼液,沼渣已经达到了一个恐怖的数量,一旦今年的蝗灾过去,孙享福在关中能够耕种的土地,都会用这种高肥力的东西做底肥,按照后世的耕种标准,种植一季农田。
“陛下来了,拜见陛下······”
看到皇帝一行人朝这边走来过来,孩子们一点也不整齐的朝李世民行了一通礼道,不过李世民也没有责怪他们,笑着看向孙得寿道,“你们刚才所说的生菜,是什么菜?朕怎么没听说过?”
“呃,生菜是我大哥从岭南带回来的一种蔬菜,关中夏日里也适合种植,王二小,赵河,马育他们三人都有种植,您看。”
生菜种植历史悠久,是一种在唐朝中页就在中原大地全面普及的蔬菜,孙享福在岭南看到这种蔬菜之后,想到长安貌似还没有什么人种植,就弄了些种子回来,今年还是第一批在长安种植,当然,随着赵龙往中南亚地区跑的越频繁,更多的蔬菜植物种子会被他收集到长安来。
李世民随着孙得寿指引的方向菜地里看去,只见一株株绿莹莹的蔬菜整齐的排列在田地里头,发干的泥巴上,还有他们刚用水壶浇过的水迹。
“这些菜是你们这些孩子种出来的?”
不光是生菜,其它好多种农作物都是整齐排列在田地里,不是专业搞农耕的,还真认不全,虽然此时天干地旱,蝗虫很多,但这里的蔬菜长势却很喜人,显然是整天都有人在照料。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