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字?”
孙享福说到这里的时候,虞世南和虞昶都用惊讶的目光看向孙享福,深知文字变化历史的他们知道,孙享福这是想给大唐的文字来个大变革了。
“是的,孙婿觉得,目前咱们大唐的字,笔画还是太多,太繁杂了,随便一个字,笔画都多达十几笔,不仅书写占地方,浪费笔墨纸,蒙童学习起来也困难,已经不合时宜,既然从古至今,字和书体和结构一直在变,为什么,不能在我们手上,来一次大变革呢!
此前,孙婿已经给陛下谈过咱们大唐文教方面的事情,陛下心里也是这么认为,能够更加简便,准确的表达或传播知识的文体,才更加适用于我们大唐,所以,孙婿才有这样的构想。”
孙享福这么说,虞昶率先激动了起来,他并没有虞世南想的那么深,只是觉得,既然是皇帝想做的事情,那么,他虞家来帮忙完成,不管怎么样,肯定是大功一件呐!
于是开口道,“父亲,这事做得,而且要尽全力做。如果全天下的人,以您的字意注解来学习文字,那么,您必当成为一代文宗······”
虞世南此刻心里虽然也小有些激动,但理智还是告诉他,这事,不是他一个人能完成的,必须奏请皇帝,找一帮博学之士,一起来完成,虽然有东汉时期许慎的《说文解字》等一些著作为蓝本,但,怎么解释一个字,不能听他一家之言,在这件事上,他虞家只要牵个头,功劳就已经足够大了。
至于孙享福所说的简体字,则更加是一个需要琢磨的东西,创造字体,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非短时之功可成,深思熟虑一番后,虞世南才道,“对于简体字,你有些什么想法?”
孙享福在回来的路上,一直在想着如何简单的推行教育的问题,自然早有了一些准备,从袖子里拿出几张纸来,摊开在了虞世南的桌面上道,“阿爷请看。”
纸上写着的是千字文的前八十个字,一个是简体版本的,一个是繁体版本的,其中,简体版本的,只用了半页纸左右,而繁体版本的,缺是将整页纸占满了,原因无它,有些繁体字笔画繁多,而毛笔字,笔画又粗,想不写错,不让字体粘在一起,就必须放大,一页纸,只写八十个字,就感觉整面都是墨,而简体版,则是简单干净,工整对称。
“其实,所谓的简体字,也不是将咱们大唐所有的字全部都改一遍,大多数笔画不多的字,其实不用改,只改哪些笔画繁多的字,将一些偏旁,部首,做简化改动,整个字就能变的简单了。”
有了对比,就能看出差异,孙享福提出这个简体字,确实能够让普通人学习文字的时候更加容易,并且,能省下很多笔墨纸张的消耗,这就足够虞世南给皇帝上一本奏折了。
然而,孙享福此前可是说过,要用这些文化产品来盈利赚钱的,改字能赚钱?
见虞世南并不对他修改过的字体作出评价,反而一副疑惑的眼神看向自己,孙享福又解释道,“阿爷乃是书法大家,这字典编撰成功之后,以您的字体雕字,印刷,出售,想来天下文人,都会买一本来使用的吧!另外,还可以印您的字帖,出售,供那些需要练字的蒙童临摹学习,如此一来,天下人在书法一道上,就都成了您的学生了。”
作为这个时期最顶尖的书法名家,他的字意注解,谁不想要?他的书法字体,谁不想学习?把这些东西拿出来出版出售,这个时期的文人,估计都会买来学习收藏。
当然,盈利只是顺带手为之的事情,抬高虞世南的名头,同样也是顺带手为之的事情,把更加简单好学的文字在大唐推行出来,逐渐的降低读书的成本,悄无声息的,解除世家对文化的垄断,才是最重要的。
第295章 贞观三年
在虞家的这顿饭吃的很愉快,虞昶还专门找了好些个虞氏子弟来给孙享福陪酒,除了几个有官职在身的,还有几个同辈的小年轻都希望跟着孙享福谋个前程,对于这种读书认字的亲戚,孙享福自然是照单全收。
当然,收过之后,难免会有些后悔,几个半大小子整天像跟屁虫一样跟着他,尤其是虞秀儿的亲弟虞方,乃是孙享福的忠实粉丝一个,前两年不懂事还好,现在嘛!属于半瓶子乱晃,就爱与人争辩抬杠,听不得别人说他姐夫半点不好。
对于这个叛逆期的小舅子,孙享福也是无语了,带在身边用了一天,就受不了他们叽叽喳喳吵闹个没完,便连他的几个堂兄弟一起,打发去了幸福村,先让他们把五谷,和大唐现有的蔬菜给认全了,等春节一过完,他就会去幸福村指导农耕,到时候对对他们进行考校,不合格的,农门这条船他们是上不了了,安安心心在家读书,等待科举吧!
除夕夜最热闹的当然还是望江楼,今年虽然是灾年,但大家都挺过去了,由于这两天长安报纸铺天盖地的宣传,百姓们对于来年都充满了信心,因为报纸除了报道李世民巡视,慰问百姓之外,还对外宣布了孙享福提议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承诺,未来五年内,让关中的所有百姓住上舒适,牢固,宽敞的砖瓦结构房屋。
这对于老百姓来说是好消息,对于世家子和权贵来说,也是好消息,因为朝廷做的工程越大,掌握了各方面资源的的世家子就赚的越多。而京官,以及朝中大多数勋贵的职田封地,也基本都在关中,这项政策,真正受惠的,其实就是他们这些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