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茫然的跟在自己身后的几个小舅子,孙享福朝他们挥了挥手道,“你们几个现在就负责给我招工吧!人数两万起步,熟手优先,另外,去人个到牧监署,让孙二力通知所有皇庄的管事,调派人手过来帮忙完成工作。”
解决几百万人的生计问题,不是一点点土地能够完成的,所以,从贞观元年开始,幸福村的种植面积的辐射范围就在不断扩大,首先是皇庄和孙享福几大盟友家的田地,怎么种,种什么,基本是幸福村说了算。
之后,就差不多扩大到了整个勋贵群体,连世家子,和普通农户,也开始跟风,到了今年,估计所有人都会向幸福村看齐,没办法,人家种的东西,经济,高产。
几个小家伙领了命令风风火火的走了,孙享福则是来到了幸福村存放种子的库房,今年的主粮种植,还是以小麦为主,由于关中之地前年和去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干旱,无法种植传统的冬麦,所以,孙享福只能选择种植春麦。
关中比关外的气温稍微暖和一些,种植春麦之所以到三四月才开始播种,原因是冬麦生长缓慢,汉朝食货志以及董仲舒上奏汉武帝的一些文献里面都有记载,冬麦九十月种植,来年三四月收割,也就是说,冬麦的占地生长周期达到六个月以上。
对于春麦的种植,在后世,有一套比较实用的土办法,就是地表化冻六厘米即可。
在较寒的天气里播种,小麦经过春化阶段,长的才会更结实,反而会长的更好。
而播种过晚,气温较高,麦苗则不能完成春化,这也是这个时期关中百姓种植的春麦产量不高的原因,当然,还有许多其它原因,这个时期的人们都没有搞清楚,比如小麦是比较伤肥力的,连续在一块地上种植,产量能高才怪。
以孙享福这两年对这个时期的气候条件的观察,以及对土壤冻土层的测量,觉得,正月底的时候,关中之地其实就已经能够播种春麦了,即便之后有倒春寒的天气出现,也未必能冻的死地里的小麦,因为到了二月之后,大雪不化的天气,很难在关中出现。
而等五六月春麦收割之后,田地里种上养地又高产的夏豆,最符合经济利益,这样,入冬以前地可以空出来种植一些冬季实用的蔬菜,或者干脆修养,至于生长周期超过半年以上的冬麦,孙享福觉得经济价值太低,可以直接放弃,另外,也可以考虑种一些耐寒,且未来紧俏的作物,如油菜,随着铁锅的逐渐普及,百姓们会逐渐的学会炒菜,那么炒菜的油,就是百姓新的生活必须品了。
除了小麦之外,棉花,和各类瓜物,也是关中今年主要种植的农作物,由于需要种植的范围很广,选种工作,需要马上进行,毕竟,在此之后,还有盖暖棚,制作营养钵,整田,下底肥等很多工作要做,虽然劳力人数不少,但一个月时间里,把整个关中的田地打理完,也是有难度的。
这也是精耕细作,技术种植的一个弊端,需要的人力,差不多成倍的增加,要不是孙享福弄了许多高效的生产工具,以原来大唐的百姓的生产水平,是不可能完成的。
虞方跑了趟牧监署,幸福村在春节休浴日还没过,就已经在准备春耕的事情,很快就传的人尽皆知了,于是,李世民风风火火的向幸福村奔来。
而此时,孙享福已经在清点几大家给他送来的好处费了,加加埋埋有不少,足够补回最近被李世民夫妇敲诈出去的钱,还能有点结余。
所以,李世民不是一个人来的,跟着他一起来的,除了他的几位心腹大臣之外,世家系的官员基本全面出动了,原因无它,求取渭南新城的股份而已。
“你小子给朕说说,接下来怎么办吧!”李世民有些恼火的在孙享福家的客厅里坐下,大灌了一口温热的奶茶道。
此时,他心里是憋屈的,这些大臣们知道花钱找孙享福送礼买消息,却只会用口舌逼迫他妥协,真是气死他了。
来的路上,他就在心里面就一直在呐喊着,朕也是很缺钱的好不啦!你们要是给朕送点钱,朕的消息肯定比孙正明那小子卖的还溜。
“陛下,咱们幸福村的公舍其实也很适合做拍卖会场的。”
孙享福看了李世民的表情,就知道他情绪不对,多半是在吃自己的干醋,弱弱的说道。
李世民闻言摇了摇头道,“现在可不是拿股份出来拍卖就能解决问题了,那些大臣们认为,你们几家私自筹钱分掉渭南新城项目四成二的股份,是暗箱操作,不合法理,应该大家一起出资分配股份才合理。”
“他们怎么认为,咱们就要怎么做?这可能吗?您只要告诉他们,关中的县很多,渭南是去年闹过天花瘟疫的最差的一个县,如果他们手上钱多,大可以投资投建其它情况更好的县啊!陛下您照旧出地,拿五成一的股份,其余的,他们爱怎么分配都成。”
“对哦,朕怎么没想到呢!”
孙享福的话让李世民恍然大悟,他当然是巴不得关中所有的县都像孙享福描绘的渭南新城一样了,反正不需要朝廷出钱,他自己,也能坐等分红。
“思想,观念,陛下,这方面,您得改一改,需要更加灵活变通,否则,那些臣子总以为您是好欺负的。”
闻言,李世民点了点头道,“嗯,是这么个理,这事朕就交给你去办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