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李淳风向前走了半个身位道,“陛下,臣等准备在医学院设定两个班级,一个是有医术基础的成人班,一个是没有医术基础的蒙学班。
要进入成人班,需要经过一定的考试,如辨认药材,书写药方,药经理论等。
蒙学班,则是对视,听,嗅觉,年龄,认字,有一些要求,多是招收十二岁到十六岁之间,有意学习医术的男女青年,从最基础的医学知识开始全面的教学。”
闻言,李世民有些意外道,“连女子也招收?”
“是的,陛下,其实咱们大唐的女人比男人还多,而且,女人身子往往会弱一些,容易患病,所以,她们对于医者的需求,也大一些,若是都由男医者去医治的话,会大大的不便,是故,咱们医学院,不仅收女学生,而且,人数比例还不比男学生少。”
李淳风这么一解释,李世民顿时就懂了,这是社会需求,必须满足。
“那你们今年打算招收多少人呢?”
“呃,这个,倒没有设上限,只是设了个下线,成人班,至少五百人,蒙学班,则是千人起步。”
“一千五百人?”
“是的,这是孙都督提出来的最低要求,他说,像咱们善阳这种有数十万人居住的郡级城池,至少需要上百个医者,才能全面兼顾,而未来几年,安北大都护府至少还有几座郡级城池要建设起来,医师的缺口很大,每年只有达到这个规模的招生,才能满足后续发展的需求。”
听了李淳风的回答,李世民有些郁闷的转头向孙享福看去,要知道,长安的朝堂上还没有一千五百个大臣呢!你个安北大都护府,一年就要招收一千五百名以上的医学生,并且,早前还承诺过,会给所有毕业的医学生,一份稳定的高收入工作,敢在善阳说高收入,起码得十贯八贯的月俸起吧!当真以为这些钱是善阳的,就不是朝廷的了么?
看到李世民这个表情,孙享福不得不出来解释一下了,道,“陛下,医者对于官府统治管理一地,相当重要,大唐有多少户百姓,是因为病痛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而绝户的,只怕您还没有做过统计,臣的父母,便是病死在幸福村的,那时,他们才刚刚三十岁左右,如果,那个时候,大唐有足够多的医者,足够先进的医疗技术,他们完全可以不用死。
您要往更长远的方向看,在医疗上,投入的就算再多,也是值得的,有了它做保障,咱们大唐的人口将会快速的增长起来,有了人口,就会有劳动力,就会有兵源,从而让咱们占领,开发的土地更多,到了那个时候,再多的钱,都会被成倍的赚回来。”
第322章 跨界一下
农学一样,是一门对人类至关重要,却在此前一直不被统治者们重视的学术。
在科技发达的后世,如果一个国家的医学能够做到全世界最发达,那么这个国家就绝对不会穷到那里去,东边某国光是靠医学的一个小分支‘整形美容’,就能支撑起一个国家一半的经济。
而在现在这个时代,医学同样的能起到不小的作用。
虽然由于认知的问题,人们对于这个时期玄之又玄的医学解释不是很能理解,尤其是少数民族,什么阴阳五行之类饱含哲学的东西,他们完全听不懂,但却可以通过一些实例,让他们对汉人的医学改观。
孙享福等人在岭南医治大肚症,就是一个成功的实例,当实实在在的将病症医治好之后,岭南的百越各族对于生病吃药这个事情,就不再抵触了。
善阳也是如此,当一个个生病的牧民百姓,被以孙思邈为首的医师治疗痊愈之后,逐渐的,大家都认清了药可以医病这个事实,刷新了那些以往把生病归咎于得罪巫神,惹怒长生天,是天神对于百姓的惩罚的一些少数民族百姓的认知。
在孙享福给李世民做过一番阐述之后,李世民不再多言了,既然是对国家好的,那就支持吧!以往的诸多事情都证明,孙享福认为有必要做的事情,只要做了,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处。
很快,经过了最初的填表和面试之后,许多前来报名的人被学院的门卫放了进来,除李淳风外的诸多医师开始进入教室,给参加最终选拔的成人学生发考卷,至于那些少年蒙学生,则是直接分男女,和不同的年龄分配了班级,宿舍等。
李世民稍微目测了一下,光是蒙学的医学生至少也有两千之多。
那么他的问题又来了,向李淳风问道,“你们一下子招这么多学生,教的过来吗?”
谁成想李淳风却是摊了摊手道,“这个臣就不知道了,臣答应帮孙都督建造这医学院,是因为他答应过臣,等医学院建好之后,他会在这里造一个至少可以将物体放大一百六十倍的大望远镜,哦,应该叫显微镜更合适一些。现在,医学院还只是第一期工程修建完毕了而已,等后面楼宇式的教学楼修好,这里至少能容纳几万医学生学习住宿,臣至少还得在这里卖三年力气,才能见着那种显微镜呢!”
闻言,李世民这才知道,为什么那些医师们都去了教室,而李淳风还在这里了。
不待李世民将询问的目光转向孙享福,孙享福就主动的道,“陛下,学医不是朝夕可成的事情,蒙学生从入学到毕业,至少要经过五到七年的学习,这几年之中,医学院每年都会招生,所以,学生的数量达到几万,也很正常。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