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现在需要价值千万贯的军械,钢铁类居多,那么在矿上面的需求,势必会暴增,孙享福将切入点放在矿上面,不仅是想要解决军队的军械问题,还想借此机会,给矿业制定规矩,让其变成一个能够给百姓带来福利的资源产业。
首先,孙享福设置了购买朝廷矿产的一些条件,买家要买矿产可以,像在北地参与拍卖的那些世家一样,拿地,你得证明你具有开发田地的实力,那么开矿,你得证明你有一定的开采能力。
然后,朝廷只接受拿开采出来的矿石,来抵扣购买矿产的大部分费用,跟朝廷签订稳定的供矿协议,或者直接把开采出来的矿产作价卖给冶炼厂都行。
这样,朝廷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就能将许多已经探查出来,却没有能力开采的矿场盘活,让他们源源不断的将矿石送到冶炼厂来。
而且,孙享福将受众面放的非常广,比如,一个县,或者一个州郡有矿资源,那么,可以由县衙或者州府出面,甚至地方民壮自己组织起来,跟朝廷签订协议,然后开采,其中七成的产出,用来抵扣向朝廷购买矿场的费用,另外三成,则是可以变卖成钱,给所有参加开矿的工人分福利。
这就会让一些有矿产资源地区的百姓,增加一笔除田地产出之外的收入,毕竟,除了农忙时间,普通百姓,还是有很多空余时间用来劳作的,尤其是现在粮食价格便宜,百姓去开矿卖出来的钱,比种田得到的钱还多的情况下,很多人会选择去开矿,放弃种田,这也算是对市场的一种调节。
相信,对于这种可以一代代传下去的优质产业,世家子弟肯定是很有兴趣的,看看人家韦家,只是在关中买下几座煤矿,现在富裕到了什么程度?
要知道,铁,可是不愁销路的贵重物品,比煤值钱的多,这种产业,那个世家不想要?
想要,可以,都来争呗,孙享福正愁军费没着落呢!卖掉几个矿,把军费所需全部弄出来,再去抢别的国家几倍的矿回来,这笔生意不要太划算。
而且,金属矿物的产量丰富起来了,会大大的推进这个国家的发展,这就是一些看不见的好处了。
“下官多问一句,是不是所有参与矿产项目的工人,都要像善阳那样,签订一份劳动协议?”
“马总督当真是聪慧过人,一点就通,为了让投身矿物开采事业的百姓能够切切实实的享受到劳动成果,所有购买,或者跟朝廷签订开采协议的家族,或组织,都应该和雇工,或者其它形式存在的劳动者,签订协议,保障他们利益的同时,方便朝廷对整个行业的管理。”
“孙都督之才,才是令人望之不及,如此的话,对于全国的矿产资源,咱们也要全面盘查一次,这还需要萧相尽快给地方官出台政令,下官以为,出售矿产,也可以像善阳那样搞一次拍卖会,其它地方且不说,关中的和洛阳这些可以快速到达长安的地方,需要先弄起来,也好尽快让矿石能够运送到冶炼厂。”
确定了怎么干,以马周的才能,根本不需要孙享福多交待,孙享福比较认同他的后续计划,点头道“可以,尽快的运作起来,最好在年底前,各方矿场的矿石,已经提前运到冶炼厂了。”
“下官明白,不过,除此之外,我渭南新城其它的产业,可都是要到明年才会开始运转,对于都督其它方面的征发任务的帮助,就十分有限了,还请都督多想办法自行解决才好。”
明年幸福村的各项产业确实能够开始生产,但是,翻过年来,马上就又会进入春耕农忙时期,百姓们都需要回去田地里劳作一段时间,在夏粮收割以前,倒真是没有太多时间做军备方面的事情。
不过,现在武器,衣物,和食物方面的问题,孙享福已经解决了大半,剩余的,并没多么难以完成,告辞了他们二人,孙享福没有直接回家,趁着天还没黑,直往兵部而去,在没有看到过往兵部征调战备物资的资料以前,他还真是有点两眼一抹黑的感觉。
第361章 军事装备升级的运作
侯君集这个人有一个特征,就是好学习,善摸索。
李世民给他加了兵部尚书衔,回来长安后,他只用了一天时间,就把兵部的各种事物都熟悉了起来。
孙享福过来的时候,他还在和数十个兵部佐官一起勾选名册,桌案上摆着不少食物,还是温热,没怎么动过,应该是府上送过来的晚餐,见到孙享福进来了,他才想起该停下来歇歇,也正好趁吃完饭的空挡,把工作方面的事情聊聊。
“正明还没吃晚饭吧!正好一起,我也抽空给你大致说一下,各军在物资方面的需求。”
“行,不过还要劳烦潞公安排几个人,帮我把兵部以往征调物资的一些资料找出来,等咱们聊完了,我带回去看看。”
“些许小事,谈不上劳烦。”
侯君集招呼了一声,便有属下的人去忙活了,两人在案前相对而坐,一边吃,一边聊了起来。
“今日老夫带人勾选了将近一半的府兵名册,料来,明年夏季能够出征高句丽的战兵数量,应该有二十三万余以上,此外,负责转运各种辎重物资的民夫,有五万余,从集结的命令下达之后,除驻守河北道的两卫兵马,其余兵马会在两个月之内,在长安,或者山东莱州集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