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并没有详细的战报过来,不过,张成行已经断断续续的收编了好几个从西突厥投靠过来的中小部落。
想来,唐俭已经在按照当初在长安城商定的步骤,在运作西突厥的事情了,一但那边成功,程咬金的大军,就能顺势收编龟兹,于阗,高昌等国,将大军的驻扎地,推进到碎叶城,把大唐向西,和向中东方向的整个通道打开。
动了刀兵,都不是小事,这也算是北地的一大不安全因素,回头孙享福还得跟李世民汇报一下,毕竟,西突厥两大势力,总兵力超过十万,即便是运作得当,也不是那么轻易能够吃的下的,大唐在那边所有的军队加起来,才三万多人而已。
不多时,张轲拿着一叠情报资料走了进来,里面,大多是关于王氏近一年来的消息,孙享福大致的看过之后,倒是对王家的下一步动作有些了解了。
“派人去知会王旭一声,明天我会准时赴宴。”
“诺。”
张轲退走之后,孙享福嘴角勾起一丝笑意。
王家越发的贪婪了,不过,这却是孙享福乐见的,五姓七家要是不斗起来,朝廷怎么好从中获利呢!可不能放着王家在北地只赚不花,长此下去,对于经济发展,是有害的。
次日一大早,孙享福就去军营向李世民汇报了西边的情况,倒是叫李世民有些意外,因为,程咬金的大军已经进入了西突厥境内,他的信使,肯定是比近了两三千里距离的张成行慢一些的。
“正明以为,唐俭和知节的胜算高不高?”
“至少有七成。”
“为何?”
“因为,于阗,龟兹,高昌等与我大唐接壤的小国,都有臣服之心,唐公应该会想办法说服他们出兵相助,到时候,卢公手上所掌握的兵力,不比乙毗钵罗和莫赫咄其中之一少,还有泰安城支援过去的三千安北军,以及上齐城支援过去的五千安北军作为奇兵,收拾两败俱伤的两位西突厥可汗,应该不难。”
李世民闻言点了点头继续问道,“若是能拿下西突厥,正明以为,何以治之?”
“可以先效仿安北大都护府,设置安西都护府,逐渐将州郡制度建设起来之后,再撤销都护府。”
“如此说来,你觉得,安北大都护府也是要撤销的?”
“正是,安北大都护府所管辖的地界太过宽广,如今,有薛延陀在漠北,或许还需要统一的管理,对其保持压制,若是漠北之地尽归治下,则没有存在的必要,届时,陛下只需要在那边,再设一都护府,单独管理漠北即可。”
闻言,李世民满意的点了点头,随着大唐向西,向北,向东的版图扩张,安北大都护府其实已经属于一个中心地带了,让一个人大臣在中心地带掌重权,显然是不合适的,孙享福有自知之明,倒是帮李世民省下不少事。
“这是高句丽那边传来的最新战报,你等先看看吧!”
西突厥的事情,远在数千里之外,只能靠那边的几位大臣临机决断,事后把情况向中枢说明就好,而高句丽这边,自从收到唐军誓师出征的消息之后,渊盖苏文就的进攻就变的疯狂了起来。
如此前诸位大臣所料一致,新罗,百济,倭国,以及高句丽北方沿海部落都被渊盖苏文请来,组成了联盟,联盟军人数超过八十万,这还不算渊盖苏文在新城,卑沙城一线布置的二十多万兵马。
也就是说,渊盖苏文此次,一共联合了百万大军来对抗大唐,六月初的时候,八十万联盟军从四面八方,向在平壤附近的高德军展开了围攻,原本在张公瑾的组织,以及大唐的粮草装备的支应下,高德军已经稳住了阵脚,可突然面对十倍于己的敌军,防线顿时就崩溃了。
张公瑾果断的选择了向海边突围撤离,不过,最终能在八十万大军的包围下突出来多少人,就很难说了。
“百万大军,看来,这场仗,比想象中还要难打啊!”
军队数量一旦有了数倍的差距,就会形成实力上面的碾压,这也是张公瑾在面对二十多万高句丽大军的进攻,能够稳住阵脚,面对八十万大军的时候,却瞬间溃败的原因,因为八十万大军,可以分成多线进攻,每一路,都有和己方军队全部实力相当的人马,张公瑾不到十万人马,一分,就容易被个个击破,不分,则是被围殴,消耗,怎么打都是输。
“百万大军,是高句丽的优势,也是他们的劣势,我军虽然只有二十余万,但粮食充足,补给不断,反观高句丽,他们由于内部的战争,从去年到今年,全国范围内都没有好好耕种,即便是他们早先有些粮食储备,但久持,必然会不济,朕只盼公瑾能平安脱险,届时,走海路四处登陆袭击,让他们庞大的联军队伍,疲于应对,等到入冬之后,高句丽大军粮食消耗加剧,便是他们败亡的时刻。”
李世民是战略家,即便是面对敌军百万之众,他也有很强的信心,待他说完,李靖便又再补充道,“咱们看的到这一点,渊盖苏文定然也看的到这一点,所以,现在他一定想趁着拥有人多优势,快速解决战斗,莱州方向,咱们的水军强于高句丽多矣,他们出战也是枉然,上路军开原城一线,以及中路军辽东一线,必定会是他们的主攻方向,中路军有近十万新式装备的大军,应对高句丽联军的进攻,当无问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