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面甲的时候就被薛礼含在嘴中的哨子这时被他吹响了,大戟翻飞之下,他挑飞了很多围拢过来的高句丽士兵,向左翼方向杀出了一条松散些的通道,他身后的队伍,诸多重骑兵听到哨声之后,也随着他向左翼方向撤离。
而先锋军另一位主要将领程名振,则是往右翼方向杀出了一条血路,带领着一拨人马向本阵撤离。
“换马,清点人数。”
苏定方的命令一下之后,城头上,看到唐军这边情景的渊盖苏文才知道唐军有多么土豪,居然会提前准备好五千俱装铁甲的战马,给重骑兵直接快速替换,也就是说,对面唐军阵营里,随时可以武装起一万重骑兵,这真是一个让他喷血的消息,不过,也更加坚定了他要施行的那个计划,将所有唐军留在延津城里的想法。
“报将军,此次冲阵,重骑兵队,战死一百四十七人,重伤一百八十九人,轻伤三百五十八人,余者皆能再战。”
“后补队,补齐伤亡人数,重新列阵。”
五千骑,冲击十五万人以上的队伍,只是一百多人,这算是非常幸运的了,毕竟,这么大规模的冲杀,各种意外情况都不少,很多战士,都是因为战马被敌军的尸体绊倒,身体被压在马下,而被活生生踩死的,毕竟,这是一场生死相搏的战争。
很快,五千骑兵再度在营前排列好阵型,这一次冲锋,他们死了一百多人,伤了一成左右,而死在他们马蹄和骑抢下的高句丽联军,至少超过两三万,战果可谓明显。
那些受了伤的重骑兵很快就被一些穿着白大褂的人解开了铠甲,有出血症状的止血,有骨折症状的,接骨,内腑受损的,有的在查看部位,施金针,或者各种医疗手段排淤血等,完全不似前隋攻打高句丽那般,伤了之后,完全就靠自己挺,挺的难受的就自寻短见那样的场景。
在苏定方鸣哨,让弩兵,弓兵,密集射击压制,步兵撤离战场的时候,延津南城门外的山林里,张公瑾正急的一头大汗。
第467章 鏖战
延津城下的战损比例太惊人了,对于重甲重盾的步兵,渊盖苏文甚至只有发动城墙上的投石车进行无差别攻击,才能砸伤少许,不是运气太不好,被砸个正着的唐军,几乎都能坚持到撤离出战场,他们的军令就是这样,受伤了,就趁自己还有力气,迅速撤离,军中,有医师全力为他们治疗。
只不过一个时辰的冲锋交战,高句丽联军方面就至少损失了四五万人,而唐军这边,却只是阵亡三百人不到,伤者,只要还有力气回来的,几乎没有性命之忧。
在这种巨大的战损比例之下,高句丽联军的士兵已经被吓破了胆,人数上的优势,已经不足以给他们带来信心,所以,在密集的弩箭,弓箭的射击之下,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后撤,给予了唐军一丝踹息的机会。
毕竟,唐军只有十万人马,就刚才这两个小时左右的战斗,加上战车,弓弩手等,唐军其实已经有超过五万人参战了,而且,大多数的步兵已经接近力竭状态,因为,增强他们防御力的代价就是他们的负重奇高,即便是此前他们的日常训练强度很高,但在差不多六十斤的负重下,剧烈运动了将近两小时之后,他们的余力也不多了。
当然,如果这是一场常规战争,唐军其实已经取得了胜利,高句丽联军方面出动了十五万大军,却丢下了近五万具尸体,阵亡率超过了三成,在常规战争中,士兵阵亡率超过三成,这支军队早就已经溃败了。
这些各国联军只能恨自己上了高句丽这艘贼船,渊盖苏文有高达三十万人数的嫡系部队作为督战队在城内守着,他们敢擅自撤退,就是死。
唐军的箭矢压制消耗非常大,可不能一直这么射下去,很快,薛礼,程名振等人再度带领重骑兵开始冲锋了······
躲在山林里想办法的张公瑾突然想到有一年上元节时,李靖跟自己一干人聊到了望江楼放的巨大天灯的事情,那时他曾言,这天灯,倒是可以作为战场传讯用的手段,现在,张公瑾这些人根本过不去延津城,或许,只有用天灯这个方式,将消息传递给唐军了,毕竟,唐军这边,会有不少望远镜观察周边环境,说不定,就有往天空上看的人,看到了呢!
“天灯,天灯你们会做吧!”
“这个啊!太会了,以前在长安的时候,每年上元节,府上都要制作一些呢!”
赵龙属下的人原本都是孙府的护卫,对于府上做的一些事情,自然是了解的,事实上,不光是望江楼做,幸福村也会做,孩子们要做灯玩耍,竹篾什么的,其实都是他们这些大人们帮忙削制的,对于制作这种过节的时候必定要做的东西,他们当然不陌生,很快,他们就在赵龙的带领下,寻找起制作材料。
不过,纸,笔墨,火油之类的东西,负责军事行动的他们,可不会随军携带多少的,为了拿到这些东西,赵龙还得再次冲出林外抢,时间,肯定会耽搁不少,但总归是有个办法了。
在李世民与渊盖苏文在延津城下鏖战的时候,高原之上,由禄东赞,王麟率领的二十多万吐蕃骑兵,也已经浩浩荡荡的向蜀中杀来,只需要十多天的时间,他们就能到达松州城下,而且,只需要分兵几万对松州城围而不打,保证大军顺利绕行,那么,再用十几天的时间,他们就可以突入关中,马踏长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