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农圣_爱吃鱼的胖子【完结】(860)

  若是陛下回军的时候,你吐蕃如果没有与我朝达成协议的话,只怕,陛下从此不会让吐蕃人下高原一步。”

  “呃······”

  高句丽百万大军,这么快就败在唐军手上了?

  这个消息,对他们来说,可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李世民这样的劲敌,太难惹了,搞到不死不休的局面,以后,吐蕃可能真的只能龟缩在高原上了。

  然而,愣神了片刻之后,禄东赞却是心里一喜,他觉得,房玄龄越是这么强硬,大唐想要和谈的事情,就越发真实,也就是说,长安城的防御,确实空虚,那么,最后强不强攻不好说,至少,自己可以再让房玄龄加些价码。

  “我吐蕃的粮食,衣料短缺,是因为适合耕种之地较少,怎么好全靠邻邦供应呢!倘若大唐朝廷能割让蜀中给我们吐蕃人耕种织布,在本相看来,这个事情就有的谈了。”

  “割让蜀中?这怎么可能,蜀中世代汉土,生活着比你们吐蕃全部人口还多的汉民,别说陛下和朝廷不会同意,就是民间的百姓,也不会同意,如果大相不想促成此事的话,就自去长安攻城吧!关中全体军民,会与长安城共存亡。”

  房玄龄说出这句决然的话,倒是让禄东赞突然意识到了有什么不对,大部队都在这水泥路上走了大半个时辰了,居然没有看到一个关中的普通百姓,道路两侧的村庄,也好像没有人烟的样子,看来,长安这边早就收到了蜀中的消息,已经将附近所有的人口,全部迁到长安城里去了。

  现在离朝廷收到萧瑀的飞鸽传书已经是第五天的时间了,以关中水泥道路交通之发达,就算是普通老百姓慢慢走,都已经走到长安去了,道路两边又怎么会有人烟呢。

  现在长安城可是聚集了关中三十来个县的百姓,五百多万人口,也只有在这么大的人口基数下,孙享福,杜如晦等人,才能完成一个两百多万人才能布置下来的超级大阵。

  “蜀中之地不行,那玉门关以西之地,应该可以了吧!那些地,原本可都不是在唐国治下的。”

  房玄龄闻言,却是再度摇头道,“向西的通道,事关我大唐的整个商业,同样是不可能让出的。”

  面对房玄龄再度的拒绝,禄东赞虽然表面上一脸寒霜,但心里,却加确定了大唐出钱买平安的心思,毕竟,吐蕃,对于大唐来说,确实是个只能守,没法攻的国度。

  禄东赞佯怒道,“哼,你们这也不肯让,那也不肯让,难道非要让我们自己出手去抢?”

  房玄龄摸了摸胡须道,“老夫也知道,不让你们自己有出产之地,随着你们人口的发展,用度肯定会再度出现不足,不若,我大唐将即将拿下的党项诸部的土地送给吐蕃,大相以为如何?”

  “党项各部的土地,可还不是你大唐的。”

  “很快就是了。”

  一句简短的对话,却是显示出了房玄龄十足的信心,这倒是让禄东赞更加觉得,大唐军事实力强大,应该是实实在在的。

  于是,他再度提出条件道,“再加上一个吐谷浑还差不多。”

  房玄龄忙拒绝道,“吐谷浑有海量的盐池,我大唐缺盐······”

  “看来,还是等我吐蕃大军拿下了长安,再用长安跟你们交换,你们会觉得划算一些。”

  禄东赞打算了房玄龄的话,倒是叫房玄龄一愣,不过,这个愣神,有是他装给禄东赞看的,大唐的政治家,可都是老戏骨啊!

  “那,好吧!不过,吐谷浑同样不在我大唐治下,要等我们拿下之后,才会兑现。”

  禄东赞又道,“我吐蕃可不会无限期的等下去,最多两年,大唐必须把吐谷浑和党项各部的土地移交给我吐蕃,而且,先前你所说的东西,要加倍。”

  “两年,加倍?”

  房玄龄脸上露出了一丝难色,好像真的要作出什么很重大的决定一般,最终点头道,“物资加倍可以,不过,今年长安恐怕没有那么多储备,需要在全国征调,你们得容许我们赊欠一部分,来年补上。

  另外,我们会在松州通往高原的道路上,专门设一市场,每年的物资交割,都走那个市场,你们吐蕃有牛羊皮货之类的商品要出售,也可以到哪里与我大唐易货。”

  所有的谈判条件,房玄龄都没有打算真的兑现,之所以说的这么详细,甚至把后续要做的事情,都做出了安排,就是要让禄东赞以为这是真的。

  果然,禄东赞听了房玄龄之言,内心大喜,有如此多的物资进账,吐蕃只需要几年时间,就能完全将吐谷浑和党项各部的地盘稳固下来,到时候再开始扩张,就不是谁能轻易阻挡的了的了。

  至于盟约,对于他们这种半野蛮的氏族部落来说,有什么用?也只有中原人傻傻的将它当一回事而已。

  “如此,我们如何签订盟约?”

  听到禄东赞终于同意,房玄龄也随之露出了一个松了一口气的表情道,“此等大事,自然是得由大相你亲自到长安,与掌管皇帝玉玺的皇后娘娘当着关中所有百姓的面签订了,如此,方能保证其最终能具体实施。”

  “去长安?”禄东赞再度疑惑的看向房玄龄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