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真?”
“比珍珠还真,到时候,你不要怕吃苦才好。”
孙享福说着,便绕过了李泰,朝三楼的特定包间走了过去。
李泰兴冲冲的跑回一号包间跟李世民夫妇说这事情去了,孙享福怀里的孙婉婷却是探出个小脑袋,瞄了一眼李泰的背影道,“爹爹,爹爹,我不喜欢这个胖子。”
“为什么不喜欢?”孙享福有些诧异的问道。
“就是不喜欢。”
两岁多的孩子,喜欢和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你要她说个原因,那真是很难,孙享福只以为她是对又胖又黑的小子没好感了,抱着她继续上楼的时候,心里却不由的多想了一点。
李泰为什么莫名其妙的跑来跟自己说这些?莫不是又跟李承乾闹什么争风吃醋的把戏吧!
这可就是让人头疼的事情了,大唐就是在自己的推动下,变的再强大,也有可能在自身内部的争斗下,毁于一旦,这个民族,向来都是被自己打败的。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即便是来自后世的孙享福也想不出个答案来。
一号包间内,李泰面带喜色朝李世民道,“父皇,孙师刚才说,过完上元节,要带孩儿去山南道,教授孩儿一些真本事。”
还未成年的皇子,除了太子以外,都还不算是臣,李泰也正好趁着年幼的时机,多卖卖萌。
不过,他这点小心思,李世民却一眼就看出来,道,“若真是正明有所请,岂你不先来告知朕?怕是你自己想去吧!”
“呃,父皇英明,不过,孙师说了,他去山南道之后,会把自己最厉害的本事,传给孩儿。”李泰被李世民一语拆穿,非但没有表现出尴尬,还一副献宝似的表情继续道。
“最厉害的本事?种水稻?”李世民闻言一愣道。
“哈啊!又是种地啊!”李泰闻言,面色一垮,有些嫌弃的叹道。
收麦子的事情,他现在还记忆犹新呢!可算是把他累坏了,腰和屁股,酸疼了好几天才见好,如果去山南道又是种地的话,那他可真不想去了,不是不知道这么做能在政治层面上给自己带来多少好处,实在是累怕了。
“种田,还真就是正明最厉害的本事,不仅你要去,诸王之中,十岁以上,未就藩者,都要去,朕要让天下百姓看到,我皇家对于农耕之事的看重。”
李世民这么一说,整个包间之内,顿时就有很多道责怪的目光看向了李泰,要知道,诸王之中,十岁以上未就藩者,除了李世民的儿子李恪,李佑,李愔之外,还有李渊的好几个儿子,从老六荆王李元景开始,直到第十六子陈王李元庆,足有十个,这些人,现在可都在场。
第523章 贞观六年开局
古人并不比现代人傻,至少很多事情上,他们比现代人更愿意下苦功夫,尤其是舞台表演方面,在后世,很多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绝艺都逐渐的失传了,其原因,就是因为练起来太苦,年轻人吃不消。
今年望江楼的春晚,又给孙享福带来了很多惊喜,有一个跳竹竿的杂技,比后世许多电视晚会上表演的还精彩,歌舞方面,也有很多取自于民间题材的新创作,几乎不演孙享福以前剽窃过来的那些来自后世的歌曲了,而且,这些由这个世界的演艺班子创作出来的东西,会让人感觉更加契合这个时代。
李承乾很想到舞台上去过一把瘾的,可惜被长孙皇后的眼神制止来了,倒是李世民,让他闲来无事的时候,把秦王破阵乐谱成新曲,最好弄的大气一些,等运动大会的时候,向各国来宾展示,李承乾自然是拍了胸脯保证一定完成任务。
到了午夜时分,大家倒数迎接新年之后,舞台上的大型表演终于换成了简单的乐曲演奏,服务员们也开始往各个包间,以及台面上送宵夜,这场演出长达两三个时辰,到了午夜,大家也确实都饿了。
孙家和虞家的几个小家伙被舞台上的热闹场景搞的很兴奋,等他们喜欢吃的那种银耳红枣甜汤端上来之后,都纷纷嚷嚷着要吃,不过有一大屋子妇人照顾着,倒轮不到孙享福亲自来给他们喂食。
虞世南年纪大了,熬不得夜,今天没有来,见岳父虞昶似乎有话要跟自己说,孙享福也借着孩子们吃东西的机会,和他走到了一边聊了几句。
“你之前所说的给儒家学派立山头的事情,你阿爷说,已经不用操心了。”
闻言,孙享福便想起那一日被虞世南赶出书房的情景,想不到老人家嘴上不说,心里,却还是惦记着自己请求的事情。
“我说那些儒家子,怎么到现在还没发动呢!原来是阿爷那边已经给我挡住了了,当真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
虞昶点了点头继续道,“儒家的学派之争,早已有之,光是《春秋》的注释,便有《左氏传》《谷粱传》和《公羊传》三大解读不一的显学流派。
诗经更加是有韩,齐,鲁,毛等等诸多泾渭分明的派系。
孔祭酒只以为陛下会如前汉一般,崇信公羊一脉,却不想,陛下虽喜读《熹平石经》,却也只是喜欢蔡伯喈的飞白体书法,经你阿爷在陛下面前对于诸多流派的优劣一通分析之后,陛下否决了孔祭酒所上书的,儒学将公羊一脉的解读,定义为官学的奏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