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帝又崩,冀立质帝。帝少而聪慧,知冀骄横,尝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将军也。“冀闻,深恶之,遂令左右进鸩加煮饼,帝即日崩。复立桓帝,而枉害李固及前太尉杜乔,海内嗟惧,语在《李固传》。节选自《后汉书·粱冀传》
九月丁卯朔,日有食之。诏曰:“朝政失中,云汉作旱,川灵涌水,蝗螽孳蔓,残我百谷,太阳亏光,饥馑荐臻。其不被害郡县,当为饥馁者储。天下一家,趣不糜烂,则为国宝。其禁郡国不得卖酒,祠祀裁足。”节选自《后汉书·孝桓帝纪》
牧孙奇,灵帝时为侍中,帝尝从容问奇曰:“朕何如桓帝?”对曰:“陛下之于桓帝,亦犹虞舜比德唐尧。”帝不悦曰:“卿强项,真杨震子孙,死后必复致大鸟矣。”出为汝南太守。帝崩后,复入为侍中卫尉,从献帝西迁,有功勤。及李傕胁帝归其营,奇与黄门侍郎钟繇诱傕部曲将宋晔﹑杨昂令反傕,傕由此孤弱,帝乃得东。后徙都许,追封奇子亮为阳成亭侯。节选自《后汉书·杨震列传》
初,帝为侯时常苦贫,及即位,每叹桓帝不能作家居,曾无私钱,故卖官聚钱以为私藏。帝尝问侍中杨奇曰:“朕何如桓帝?”对曰:“陛下之于桓帝,亦犹虞舜比德唐尧。”帝不悦曰:“卿强项,真杨震子孙,死后必复致大鸟矣。”奇,震之曾孙也。节选自《资治通鉴·卷五十七》
第一百三十八章 汉末第一名将
北方的雪依旧漫长无比,天地之间白茫茫的一片,雪花纷纷扬扬的落在柳城县舍里,给这平日嘈杂的地方,难得的平添了几分寂静。
县舍的卧房内,火盆里,木炭在灼灼燃烧,火焰跳动,映的屋子通红,也让满屋子温暖如春。柳城简陋,馆舍虽不如雒阳保暖,但有木炭取暖倒也不算寒冷,锦被铺盖在床榻上,床榻上两人一丝不挂,寸衣未着,此时更添一片羞人的春色。
伏泉半靠在床头,臂弯里的夭儿已经累了不行,沉沉睡去,火红的灯火照亮她那秀美的脸蛋,又让伏泉有了一番意动。
虽说大战之后血气方刚,心头火气难耐,不过已经梅开二度的伏泉此刻却是精华已泄,没了太多体力,自然需要好好休息一番,此刻正闭眼冥思。
那日坑杀了两千多鲜卑降卒后,却是州郡皆惊,百姓称手叫好多,不过这却遭来了现任幽州刺史杨憙的指责非议,言他杀戮过重,直道杀俘不详,据说其以上奏此事,要求治责自己。
当时伏泉闻知此事也是苦笑不已,这位刺史也管的太宽了,自己只是屠了两千多鲜卑人而已,这些人汉室留着也是浪费粮食,想要汉化他们无疑痴人说梦。毕竟虽然现在檀石槐死,但鲜卑还没亡呢,就算将他们留于边郡编户屯田们,他们得到机会还是回逃回塞外,下一次寇边时,或许冲在前面最凶的就是他们。
这一点,对于一直对异族胡人有抵触心理的伏泉来说,与其留着这些战俘等他们再来报复,不如此刻灭了他们一了百了,他日若有机会,灭其种族,到时再来考虑是否进行汉化。否则放了他们,让他们养精蓄锐,就如历史上三国魏晋一样,胡人在北方繁衍越来越多,窥视到汉人虚实后,来了一场汉族灾难的五胡乱华,以致有“永嘉丧乱,中原士族十不存一,人皆往南浮也,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的惨剧,可谓是千里烟树堆白骨,四野不闻咏歌声,令后世汉人为之悲怆!
不由得,伏泉对那两面倒的段颎佩服不已,若是不提他曲意攀附宦官一事,身为“凉州三明”之一的他,当真不愧为汉末第一名将,皇甫规、张奂皆不如他。
为何?
“凉州三明”中,段颎平了西羌,在安东羌,先后经历一百八十次战役,斩杀三万八千余人,俘获家畜四十二万七千头,以功封新丰县侯,可谓是功绩显赫。其中射虎谷一战,他以阵亡四百余人的代价,斩首一万九千的功绩,放之后世也是令人震惊,毕竟羌人和汉人打了近百年,兵卒战斗力不容小觑,可段颎一战这样的战损比,汉末谁人可有?
反观皇甫规、张奂的战功无疑逊色很多,他们所谓的安抚政策,效果一般,只是徒换来一时安稳,进而使得羌人恢复元气后再次叛乱。这样看来无疑显得劳民伤财,使得朝廷先期投入化为乌有,反而不如段颎那不服就杀,杀的羌人震恐,直到他死后方才敢反叛的效果好,无疑由此看来,段颎“汉末第一名将”实至名归。
想想看,汉羌百年战争东汉降伏多次,皆以安抚为主,但羌人等到机会必然叛乱。要知道东汉后期多数羌人都已被汉化了几代,却仍旧如此,后来若不是段颎这位“战神中的杀神”,铁腕碾压,即使投降也照样坑杀羌人俘虏,羌人闻其名而不敢反叛,这才结束了汉羌之争,充分说明了一点,对于异族,同化不如杀戮灭种震慑来的彻底。
至于后世史学家对羌人降而复叛,多数都片面归咎于东汉政治黑暗,贪官酷吏横行,羌人别无他法,官逼民反之下降而复叛。伏泉对此完全戳之以鼻,毕竟汉羌百年战争可是差不多断断续续的遍及了西汉一朝,而且后来的历史早已证明同化远远不如征服的杀戮可以对付异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