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堂下的一众板楯蛮渠帅首领,又听到伏泉不追究度康的过往,也是心中一喜,他们和龚苏一样,也不希望度康真的被汉人杀死。所以,他们左右相互望了很久,又再一次起身,一齐感谢伏泉道:“太守仁德,谢过太守大恩!”
伏泉点点头,暗道自己这般千金买马骨的效果还算不错,今日自己这番表演,想来等自己真的将度康招抚好后,一定可以在板楯蛮人心中有很高的名望。自己之后在好好治理巴郡的民生的话,真的可以如前番秦宓所言,可治板楯蛮一世了。
“今日召诸位渠帅而来,亦有它事,希诸位渠帅应允。”伏泉见此情况,知道情势在己,便要把自己心中未完成的事情说出来。
“请明公直言。”
“郡内兵马如今稀少,需补足兵额,孤甚喜板楯蛮人骁勇,欲募兵入郡署,希诸位渠帅应允。”
皇帝刘宏让伏泉招募板楯蛮兵的旨意,伏泉一直因为条件不足尚未执行,如今趁此机会,将这事通知掌控板楯蛮的一众渠帅首领,定不会令他们反感。当然,伏泉肯定不会说这是刘宏的旨意,毕竟皇帝给他的是密旨,他可不敢公开,反正巴郡新近大战,正需要募兵补足郡兵数量,此时公布募兵一事,倒也不会令人起疑。
汉朝要招募板楯蛮人为兵?
众位渠帅先是一愣,接着脸上狂喜,狂喜之后又有一丝警惕的冷漠,各色表情不断在他们脸上反应出来。他们狂喜的是汉朝既然要募兵板楯蛮人,那么他们自家被挑选为兵的勇士,会给他们带来丰厚的报酬,可以让族里好好改善生活。而警惕的却是此番他们刚刚叛乱不久,又有度康那被止于萌芽的内乱,汉朝官府却还要在这时候募兵,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阴谋?会不会是汉朝要迷惑他们的故意之举呢?其实还是要围剿他们……
此刻的龚苏心里也是这种疑问,不过他信任伏泉,毕竟伏泉经过几番对阵,知道他言出必行,不会如此诓骗他们,便未多问。而是顺着伏泉的话题,直接问了一些必须知道的事情,便听他问道:“敢问明公,募兵一人可得赏赐几何?”
“募一人,赐钱一万。”
“兵员优良如何?”
“必募强者也!”
“需募几何?”
“至少五千!”
一番对话,龚苏便告罪,然后回了自己席位,看下面板楯蛮一众渠帅互相讨论的样子,伏泉明白,他们已经心动了。接下来自己便是等他们的回复,如何回复,无它,讨价还价而已,此刻的板楯蛮兵在他们两方权贵眼里,就像一件货物,只要得到两方都认可的价格,便可转手。
第二百三十七章 皆为利
在贵族统治者眼里,平民百姓永远是有用时当祖宗一样供着,用不到时,便一脚踢开,如同一件可有可无的商品一样,挥之即来,丢之即去。
如今这板楯蛮渠帅贵族讨论自己族人被募兵,脸上流露的已不再是他们叛乱时,为自己族人遭受不公平剥削的悲天悯人的反抗情绪,而是一种只有在商人之间才能见到的奸诈与贪婪的脸色,而族人便是他们交易的商品。
这也难怪,毕竟所处环境不同,对待事情的态度就不同,如今伏泉既然没有流露出制裁板楯蛮的意思,反而要宽恕板楯蛮的罪人,这些渠帅虽然不能完全放下对伏泉的戒备,但却不妨碍他们与伏泉讨论招募板楯蛮为兵的事情。
因为假如这是真的,对他们来说不仅可以缓解族里的生存压力,同时换来的钱财赏赐还可以让族里过上更好的生活,当然了,族人肯定拿得不如他们多,毕竟他们可是板楯蛮的主要掌控者。
大堂里的板楯蛮渠帅首领一番不算吵杂,却极其窃窃私语的争辩,终于龚苏又被众渠帅私下授意前来与伏泉商讨,只见他起身回到:“回禀明公,募一人,赐万钱,未免太低,恐无人应募。”
无人应募?怕是你们这些渠帅嫌赏赐低了吧,这一万钱都够如今寻常人家,一户五口人数年经用,怎么会不足?只怕是不够你们各家渠帅分的吧?
伏泉心中冷冷笑着,不过并未说破,需知这是常理,而且自己出一万钱也是为了让对方出价,既然征募蛮兵已经和做生意差不多了,自己出价,对方当然要还价了,“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的道理就是如此。
“不知君有何言?”伏泉问道,坐等龚苏报出他们心里价格。
“募一人,钱三万!”
此言一出,大堂里的巴郡文武都是心中吸了口气,暗道这板楯蛮人心真是贪,募一人竟开口三万钱,他们可真是敢开口啊,不由得众人皆抬头望向伏泉,坐看太守如何回复。
其实坐于上首的伏泉听到板楯蛮开口这么多钱,心中也是一惊,没想到这帮人胃口这么大,不过想想也就释然了,毕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些板楯蛮渠帅不为自己到手的利益多争取一点,难道还能免费让族人来应募为兵吗?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圣人,每个人总有他们喜欢的东西,为之放下节操,更何况这些为了板楯蛮渠帅呢?
当然,这些板楯蛮渠帅开口的价格,的确是有些高了,都已经赶上京师雒阳一带募兵的标准了。众所周知,东汉一朝兵员多以募兵为主,所以各地都有征募当地壮士,以补充兵员的措施,而各地募兵一人所需要的钱财也不尽相同,但很明显,募一人赐钱三万,这价格明显有些虚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