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高里到底是乡下地方,比不得县中,县中各“里”内的道路都很直,从这个里门笔直地通向对面里门,居民住宅就分布在直道的两侧,“比户相连,列巷而居”,排列得极其整齐。
而东高里内的路既不平、也不直。路边的民居也不整齐,有的前出,有的靠后,有些人家门前泼了水,一踩一脚泥。
里中的住民大概有百余户,大半关着门,路过几家没关门的,那几家院子里面的人,老少都有,他们见有外人进里,都抬头张望了会儿,待见到那三人身上所穿锦衣后,立马想到了什么,连忙将家里的院门紧闭。
其中,有胆大的,则将眼神望向东高里里魁家的方向,暗道是不是该通知里魁,心中纠结半天,最终他们还是关上了自家院门。各人自扫门前雪,这锦衣贼盗背后的甘家岂是他们这些百姓能惹得起的?
不过,这些人也很好奇,为什么今日这伙锦衣贼盗怎么不系铃铛了,他们一直没有听到铃铛声,要知道锦衣贼除了没有锦衣和铃铛,还能算是锦衣贼吗?但是这样也好,这些盗贼不带铃铛,也是说明他们今天没有抢劫的意愿,不然他们若是真的抢劫,那东高里被抢的这些人该靠什么过活?
远处行走的甘宁自然不知道这些人的意思,即使知道他也不会解释,总不能说他是怕铃铛泄露自己行踪,特意没带吧?这岂不是凭白落了他这锦衣大盗的威名吗?
渐渐的,前方出现一颗不知名的大树,叶子稀疏,应该是凋谢的差不多了。萧瑟的秋风来回吹拂,很快又有一节树枝脱落掉地,连带着掉了几片枯黄的落叶。
大树旁便是甘宁今日来寻的王二郎的家,三人快速行走,很快便到了一处人家。从门外看去,这宅院不但小,还很破落,想及自己所见之人性格,甘宁不由苦笑,谁能想到,那在乡中威名远播的“急公好义王二郎”,家中却如此寒苦?
目光所及,这户人家的环境实在是不知如何形容,只见土夯的院墙不是很高,一点儿石灰也没涂,露着黄泥在外。两扇矮矮的木门,也不知多久没整修了,受风吹雨打,崩裂出不少细缝,漆也掉了大半,黑一块、白一块,便如大花脸似的,看着倒像是一点名声都没有的破落游侠儿的家庭。
只是,也正是如此,甘宁才愿意结交这王二郎,记得当时这王二郎用一壶酸酒与自己结交,他还以为这人瞧不起自己,随便找得破酒打发自己,最后两人还因此相斗一场。所谓不打不相识,最终两人也经此一事后,关系十分亲近,算是游侠之间结交的一种最简单的豪杰义气。
甘宁和后面一人使了眼色,那人会意,立即上前敲门,好一会儿,才听到院中有人问道:“谁人在外?”
听声音是个男人的声音,甘宁知道那是王二的兄长,连忙喊道:“王家大兄,吾等来寻王二兄,不知其可在家中?”
“二郎?”隔着门便听到那男子轻呼一声,然后等了一会儿,随后便听他道:“诸位不巧,吾家二郎今日不在家中,请改日再来。”
亭有亭长,以禁盗贼。本注曰:亭长,主求捕盗贼,承望都尉。
里有里魁,民有什伍,善恶以告。本注曰:里魁掌一里百家。什主十家,伍主五家,以相检察。民有善事恶事,以告监官。
摘选自《三国志·百官志》
第二百五十六章 宜速不宜迟
这章是为书友可岚卓尔的舵主加更的,泉释自己也没想过会有舵主,好吧,对于扑街的我来说只能加更感谢了,感谢大家一路以来的支持。
另外说下最近写的甘宁买凶行刺,其实这一方面是想按照剧情写主角和甘宁的矛盾冲突,另一方面也是想写一写汉代游侠儿的生活,那种重义守诺不惜命的社会风貌,而像甘宁这种著名的游侠大盗最具有代表性。
——————————————
门外,前来寻人的三人听了王家大兄的话后不知所措,王二郎不在家中,那他们今天来这里岂不是白跑了吗?
甘宁听后也是愣了一会儿,心中稍显不安,莫非这是天不助他成事?
刚想离开,甘宁突然顿住,想起自己来时王家兄长的几句对话,觉得事有蹊跷,随即试探着出声道:“劳烦王家大兄开门,吾等便在院里等王二郎。”
院内立马静了一会儿,便听到里面那王家兄长声音带有些许不安道:“贵客临门,自当开门以待,然乃陋居……”
这王家兄长话里意思很明显,此时不方便接待,甘宁听了一半便不耐烦的喝道:“兄长勿诳宁,吾乃锦衣侠甘宁,乃是王二郎好友,请兄长开门以见。”
声音不算大也不算小,甘宁尽量控制自己的音量,确保这院子里的人可以听到,又不会传的太远,让附近其他人起疑,毕竟虽然这东高里对他来说是个安全地带,但如果真的不加控制的话,谁也不能保证会不会出事。
“宁弟?院外可是宁弟?”
没过多久,院子里又传出另一个男子声音,这声音甘宁熟悉,正是他的好友王二郎,连忙回道:“正是愚弟,兄长既在,还不开门相见?”
“稍等。”
未几,那两扇矮矮的木门就此被打开了,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随即,甘宁便见到自己那好友王二郎以及他的兄长。两人穿着一身污渍不少的长袍,此刻脸上正带着略显尴尬的笑容,给人一种说不出来的怪异。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