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汉末皇戚_泉释一切【完结】(438)

  再说到现在,适才朝堂上赵忠将杨璇和伏泉扯在一起,可以说变向的在提及汉室这件丑事,也会让天下人耻笑,至于为何,明眼人会相信杨璇和伏泉有交集,但是却绝对不会信他们会一起对付宦官一系的赵凯,因为伏氏可是无巧不巧的就娶了桓帝的女儿,两人之间再怎么说也是有着世仇。

  当然了,就算两人有联合,这事情也是真的,但是刘宏也绝对不能把这事情捅出来,或者说把这事情拿到台面上讲。

  很简单,这对大汉来说也是少之又少的丑闻,皇帝的宝贝女儿,大汉的长公主竟然被人退婚,这怎么能再被提及?虽然事情已经过了好久,但是这事情能少提就少提,毕竟皇权除非祭出屠刀,否则再怎么样也堵不住天下众人的悠悠之口。

  而且,这件事情不止是汉室的丑闻这么简单,甚至于其中的关键人物杨璇也绝对不能出事,因为如果他出了事,这天下的舆论也会再次让汉室蒙羞。

  毕竟,杨璇的兄长杨乔是在拒婚后,承受不住汉桓帝的压力,选择绝食而死的,这一点也是在变向将了汉室的军。因为杨乔的绝食自杀,是在变向的保全宗族,还了汉室颜面,而且这事情本身汉室就因为霸道而理亏,现在杨乔都自杀了,他们还能再对杨乔的家人下手吗?

  很明显,当然不能,如果汉室执意强行这么做的话,他们所面对的是天下众人的悠悠之口,说汉室薄情寡恩,君主无道。一旦有有心人在其中操纵的话,汉室对杨乔家人动手,直接影响甚至可能会动摇统治根基,这是汉室绝对不能承受的起的。

  就像前汉著名的汉文帝,因其为旁支入继大统,中央朝廷势弱,因此在即位后,便不断准备削藩。可是后来因为舆论,不得不在明明准备削藩的情况下,咬牙将自己死去的异母弟淮南王刘长的三个儿子全部封王,以堵住天下的悠悠之口。

  刘长,沛丰邑人,是汉高祖刘邦少子,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异母弟,母亲为赵姬,西汉初年诸侯王。他的力气可以扛鼎,被封淮南王,在汉文帝时,骄纵跋扈,常与帝同车出猎;在封地不用汉法,自作法令。后来又与匈奴、闽越首领联络,图谋叛乱,事泄被拘。朝臣议以死罪,文帝赦之,废王号,谪徙蜀郡严道邛邮,途中不食而死,谥号厉王。

  本来以刘长的罪行,在证据确凿下,可谓是罪有应得,即使他是刘恒的亲兄弟,也逃不了汉律制裁,甚至他的几个儿子都该因此从此远离汉家中枢才是。然而,就因为他在被治罪后,在流放途中绝食而死,就彻底将自己变成了汉室的“丑闻”,民间甚至因此怀疑这是汉文帝一开始就设计好的圈套,来陷害这个有机会和汉文帝抢皇帝宝座的亲弟弟。

  直到后来民间有百姓因为怀念淮南王刘长,作歌唱道:“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

  正是这首歌将这件汉室的丑闻逐渐放大,甚至闹到众人皆知的地步时,汉文帝深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他害怕全天下人认为他是贪图亲弟弟淮南王刘长的封地,连忙下令徙封城阳王刘喜去统领淮南王的故国,而谥封已故淮南王为厉王,并按诸侯仪制为他建造了陵园。

  当然,姑且不论汉文帝到底有没有设计对待自己亲弟弟,反正汉家在这“丑闻”以后,是根本不敢对刘长的亲属“过分对待”。换句话说,除非刘长的亲属和刘长一样,有着绝对的谋反作乱的证据被汉室抓住,否则汉室就要好好照顾他们,随他们怎么折腾,胡作非为,都要容忍。

  甚至后来在明确削藩的政策下,刘恒还下旨封立刘长的三个儿子为王,将阜陵侯刘安风为淮南王,安阳侯刘勃封为衡山王,阳周侯刘赐封为庐江王。让他们他们重获刘长时的封地,三分共享,并且还要保证三人生命安全,以绝天下悠悠之口,彻底反驳他贪图亲兄弟封地的传言。

  将刘长之事对应杨乔,杨璇身为杨乔亲弟,汉家敢因为宦官莫须有的猜测就治罪杨璇吗?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他们要让杨璇一生平安,荣华富贵不断,而随着杨璇选择做官,大汉当然得保证他的官运亨通了。

  否则,以杨乔得罪汉家的前科在,即使杨璇才学非凡,朝廷也不会任命他为一郡太守的高职,难道汉室是要自己打自己脸吗?之所以如此,还不是为了堵住天下悠悠之口,杨乔的死不是汉室记恨逼死的,不然,天天提及,汉桓帝刘志在棺材里的老脸都要被丢尽了。

  因此,这才有刘宏在知道杨璇身世后的奇怪举动,他就是要赶快结束这闹剧,不能再让这件事情发酵,所以才打了赵忠,让赵忠顶罪,快速解散朝会,否则,就连刘宏自己的脸也要丢尽了。

  第三百四十章 孤弱其党

  皇帝刘宏走后,崇德殿里还是人流挤挤,随着朝臣都知道刘宏为什么会突然改变心意,对赵忠发怒以后,这才各自带着不同的神情离开崇德殿。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一次宦官集团想靠着伏泉那片面弹劾赵凯的书信,好反将一军,顺便在反击士人集团时,再搂草打兔子,顺便打击一下外戚势力。只是没想到,被伏完这么一搅合,自己反而被误伤,到头来啥也没有反击成功,反而自己吃亏,真是得不偿失。

  其实这事情也不怪张让、赵忠等人,甚至连任芝、乐松也不怪,毕竟杨乔的事情发生的也算很早了。那时的张让、赵忠还只是皇宫里的边缘小寺人,根本连汉桓帝刘志的面都见不到,更何论知道杨乔此人,以及他的亲属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