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这处大庐落不来依附汉军,那就只能等着汉军来让他们知道,什么是世界上没有一种药叫后悔药了。
羌人多骑马,而且崇尚进攻,再加上羌寨很少有正经的防御措施,除了四处巡逻的步卒,也就只剩下那些角楼上有弓箭兵而已,此番汉军精锐尽出,又有羌胡杂胡为仆从,伏泉自然无所畏惧,而且又有段颎这军神在,所以汉军就算见到对面羌寨有所防御,也是丝毫不惧,纷纷在各部校尉司马的指挥下,进行战前强攻准备。
“杀!”
“杀!”
“杀!”
……
随着伏泉右手利剑狠狠斩落,汉军将士齐齐大喝起来,往前面羌寨稳步前进。
是的,汉军是稳步前进,并没有急于冒进,因为有更加迅猛的羌胡杂骑,呼啸着往对面的羌寨攻去。他们是汉军所征召来的炮灰,也是汉军此次用来练兵的主力,对于不想让自己麾下精锐折损在羌胡营地的伏泉来说,用羌人来攻羌人,自然是自己最佳的选择。
在决定攻取羌寨之前,伏泉便已经和二十余部投效汉军的羌胡各部统帅谈好,由他们作为攻寨先锋,汉军押后,破城之后,寨内财帛粮食汉与羌人对半,寨内人口任诸羌瓜分。
这些投效汉军的羌人部落,本来就多是中小部落,因畏惧段颎及汉军声势而投靠,自然不敢拒绝作为炮灰的任务。更何况,汉军也许诺了将寨中人口全部让给各部投靠羌人,这更是让他们无法拒绝的动力,因为每一个羌族部落都想自己壮大,从而在羌族站稳脚跟。
而想壮大,最重要的一点不是其他,唯有他们部落的人口,现在汉军把这么一份大礼放在眼前,他们怎么能不去接受?即使明知道他们是作为炮灰,但也毫无怨言,因为他们知道,在自己和汉军的攻击下,对面的羌寨只有一个下场,破寨之后,彻底从这个世界中消失。
眼见寨外穿着羌族衣服的汉军羌骑汹涌而至,城楼上的守寨羌胡此刻也不管对面是不是自己同族,纷纷拿出手中弓箭,往汹涌而至的汉军羌骑射来,一时间汉军阵中,不断有冲锋的羌骑落马。
然而,他们射箭射的是痛快,可是汉军压制的弓弩也是一点也不差,很快在他们射箭之后,汉军后阵的箭矢也纷纷往城楼射来。一下子,就有不少羌寨的弓箭兵,被汉军的箭矢射下城楼,重重摔在地上,彻底没了生息。
其实这场战斗早有结果,不是守城的羌人弓箭兵,手中有多少箭矢发射出来能够决定的,只听得“嘭”的一声,原本结实的寨门,在羌骑悍不畏死的冲锋撞击下,直接被巨大的马匹冲击力撞断,接着便听到后方的汉军纷纷用汉语大喊,以壮士气,加快着自己进军的脚步杀进营寨。
“汉军威武!”
“杀!”
“杀进羌寨,胆有反抗者,格杀勿论!”
……
当汉军铁骑冲入营寨之中时,此刻寨中早已纷乱不堪,看着好像无数羌人自相残杀,大有一种分不清敌我之势力。
好在,来时伏泉便命汉军诸羌以红布系于胸前,其色与汉军流苏相仿,倒也不会太乱。加之,各部汉军羌骑见到汉军也有意避开,而是与其他未系红布的羌人厮杀,倒也未出现误杀情况。
自从寨门被攻破,这场战斗也就被注定,随着寨门被攻破,汉军铁骑全部武装式的重重冲锋,羌寨里的羌兵就没有多少胜利可言。毕竟,现在可不是他们近百年前,靠着简陋的武器,和悍不怕死的勇气,就能和强大的汉军对抗的时代,在“凉州三明”之后,羌人再想靠着老方法反叛,击败汉军,显然是不可能的。
寨中羌人被破寨以后,多数不愿束手就擒,纷纷三五成群聚众抵抗。汉军各部骑兵,纷纷在各部司马校尉的带领下,左突右冲,见哪里有大部羌人抵抗,就奔到哪里,猛冲猛杀,直到击溃为止,然后再去寻找另一个目标,确保羌人不能有效集中力量,不给他们任何翻盘的机会。
结局早已注定,羌寨说到底只是寨子而已,如果汉军不为了节省时间,选择用炮灰的人命来填冲破寨门,而是自己打造攻城器械,羌人只会败亡的更快。
第四百四十七章 被桑椹干摸黑的袁绍
光和三年,八月,北地先零羌多部不从汉命,大汉巴郡太守伏泉,持节,行征北将军事,率越骑校尉段颎等八千步骑,并先零羌胡杂骑五千余,出北地,直入西羌。
数日间连战连捷,尽灭羌部无数,汉军伤数人,俘羌人近二十万,牲畜无计,后汉分归化羌人入北地,其余羌人分所投效之先零诸羌,自此北地大定,羌人闻伏泉、段颎之名,皆不敢犯也。
八月中旬日,伏泉率麾下八千步骑,并羌骑一万两千余骑,人人乘马,皆带双骑,放弃牛马毡帐,轻装简行,出北地,过长城,深入漠南,远赴绝域,长途绕袭鲜卑后方,往击鲜卑后方受降城。
广阔无边的大沙漠中,只见远远地升起一根直指苍天的烟柱,万里黄沙,宛如河水一样,自西向东,玉带般的从大漠里流来,黄沙上空,一轮浑圆的红日,正悬挂在西边天际地平线上的河面。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后世王维所描写的大漠景色的千古名句实在令人叹服,汉军为了不在并州动作,引起鲜卑细作注意,从北地突入漠南,伏泉可算领教了大漠的广袤无垠。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