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几,便听其言:“孤知了,汝若是见到段公就把此话告知,若未见,便算了。”汉代不同后世,皇后平时与太后、太皇太后都可称孤,甚至称朕,只是一般只在大朝会或者诏书中使用。
孤知了?什么意思,没有其他话了吗?毕竟段颎可是前番谋害你姑母的从犯之一,不感觉其中有诈吗?
伏泉愣愣的看着宋后,困惑不已。
宋后应是看出其惑,笑道:“段颎虽身附宦官,然其必效忠乎?三公之位已得,其欲求后路也。”
后路?宋后一语道出段颎真谛,的确,纵观段颎其人,为求富贵名利,投身阉宦,然其本性皆为自己,其难道看不出自己所处之境?木秀于林,风必催之,宦官于朝中独大,三公有两人与宦官有旧,士人集团怎会能让此中情形维持?如此只待时机一到,其必被罢。
这样想来,段颎与宋后联系也属应该了,能做到三公之位的,都有一定的政治手腕,懂得为自己留后路。就是司徒袁隗,汝南袁氏何等清名,不也一样有袁赦这个宦官内应吗?很明显段颎是要为自己寻找另一条路了。
何氏,就是他的投名状,而历史上灵帝重用的外戚正是何家。
念及于此,伏泉问道:“姨母知何氏乎?”
“听过其名,据吕常侍言,其貌美,甚得陛下欢心。”宋后淡淡道,虽然说得十分轻松,但伏泉还是从她嘴中听到一丝醋意,少有的她展露了妒忌之心。
其中必有隐情,只是其未说,看来何氏于后宫之中宠幸不小,甚至有危及后位之能,否则即使宋氏再不受刘宏宠爱,也不至于谈及她有这种动静。
伏泉再三询问,宋后却左顾而言其他,不愿触及,甚有可疑之处。知晓问不出什么,伏泉便告退了。
只是,翌日,伏泉于吕强回府后,过府相问,得到的一个消息让他大惊。
刘宏竟在与何氏颠鸾倒凤后,随口而言,何氏美如鸾凰。
这是何意?
承诺还是胡言?
—————————————————————————————————————————————————
《五行志一》:言永乐虽积金钱,慊慊常苦不足,使人舂黄粱而食之也。
范晔《皇后纪》:使帝卖官求货,自纳金钱,盈满堂室。
至于汉代皇后,可称孤或者朕,这一点不用怀疑。从二十四史中,对后宫的记载都是《后妃列传》,唯有东汉一朝的皇后可以拥有《皇后本纪》,采用帝王传记的专有格式“本纪”。东汉人本着“帝后同体”思想,不仅开历史之先河地给皇后加谥号,入本纪,开了历史之盛,其中皇后诏书中也多称朕,当然也不是后人以为的是借皇帝名义,“帝后同体”需要借吗?
第五十六章 枉为名门之后
鸾凰者,即意指神鸟凤凰。鸾,赤神灵之精也,凰,即凤凰之意,凤凰中凤雄凰雌,刘宏形容何氏为鸾凰,心中到底作何想法?其刚刚有提拔宋氏外戚之势,现在却又说出此有废后嫌疑之话,是信口胡言还是意有所指?
显然伏泉是永远也猜不到刘宏的想法,为此闷闷不乐几天,本以为自己靠上已经崛起的宋氏这棵大树,可以潇潇洒洒的过日子了,好好上完太学,到时外放一地,厉兵秣马,积蓄自保之力。现在看来危机又来了,难道这是何氏已经开始发力了吗?
帝王心术永远是最难猜的,伏泉想到了那个能看懂人心的贾文和,便直接去太学寻他,虽然自己与他相询宫闱秘事有些不妥,亦不知他会不会告诉自己,可是遍观身边诸人,懂人心者能比及于他的根本没有。
到了其太学住舍,正碰见其在看竹简,伏泉观之,却是《孙子兵法》。想及其后世虽以政治手腕出名,可谓是三国时期的官场不倒翁,但其于兵事一道却亦擅长,只是生性低调,如无必要,不会随意出言,此时不看经书看兵书却也释然了。
看到伏泉而来,贾诩淡淡一笑,依如往常一般脸上写着生人勿近,对伏泉道:“听闻流川昨日前来,不巧诩当时有它事,倒是让流川白来一场。”
伏泉听后,哪里肯信,脸色不善,手指天道:“汝谁欺?欺天乎?”昨日还和家仆说去太学读书,今日遇见自己这个正主便说有它事,唬弄鬼吗?
贾诩听后又是一笑,也不言语,继续看书,观其此时看书老神在在的模样,伏泉料想定是他已知段颎昨日绝了征辟他入府之念。
好吧,自己索来是为求人解惑,若是再辩下去,这位毒士不帮自己,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当下,伏泉上前委婉将自己所知告知贾诩,问其如何应对。
只见总是一副事不关己脸色的贾诩,这一次难得的面露心惊,深深的望了一眼伏泉后,说道:“流川之心,大也,诩无言以对。流川此问,诩不得解,若欲解,当去永乐之地也。”说完,贾诩便不再说话,任是伏泉如何相问,只要事及此事,其皆言不知,令伏泉拿其毫无办法。
事已至此,伏泉亦无它法,只能与贾诩谈了其他诸事,又相约日后约几好友聚会饮宴,贾诩对此倒是不含糊,只言请帖送至,其必去也。只让伏泉一阵诽腹,合着他这些时日与贾诩的交情只值一顿饭食酒水乎?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