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叶落归根?”麴义呢喃一句,像是有所悟道:“中郎所言极是,然义乃待罪之躯,如何可选?朝廷可安心令吾往平原安置?”
其实麴义自然是明白伏泉何意,还不是希望他去先祖鞠谭所在的平原县安居,这对他而言,才算是真正的叶落归根。只是,现在这个时期,朝廷恐怕也不敢让他离开冀州,毕竟他这个嫌疑犯,还是待在原地,不乱跑才能真正的让朝廷安心。
“此话错矣,麴兄所担心无非朝廷治罪,倘若有人作保,以麴兄剿太平道之功,凉州几无可能,然中原之地,令麴兄执兵,应无难处。”
闻得此言,麴义摇头道:“话虽如此,然此等时候,何人敢为义作保?”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伏泉淡淡而又肯定的话语声传来,令得鞠义一惊,瞪大眼睛看着伏泉道:“中郎非戏言乎?义与中郎……”
“麴兄看孤所言,乃戏言乎?”
“这……”麴义哑然,的确,伏泉主动和他说这话,明显不是作假,而且其贵为皇戚列候,又是平定太平道的副将,确实有资格为他作保。
沉吟了一会,麴义行礼道:“中郎大恩,义无以为报!”
话语里,却未说效死,伏泉听后,眼皮微动,看来,这家伙还是在提防任何人,即使别人在帮他,否则,旁人遇到此事,都会接着说一些“效死”之类的话,而麴义却已经不说了。
“不需如此!不需如此!”伏泉托着麴义双手道:“麴兄大才,孤已尽知,岂可令朝廷因小事埋没?今青州太平道虽定,然泰山等地,常有盗贼及黄巾蛾贼余孽出没,孤欲保奏麴兄,令麴兄率兵平贼,想来朝廷必准也。”
说完,伏泉不理会麴义的再次答谢,心里却是淡淡一笑,给敌人下绊子才是自己最想要的。袁绍,你没了麴义,还能在冀州发展那么快吗?让你们这些对手发展的慢,才是我最应该做的。
而且,伏泉做这事情还有一个想法,记忆里,青州也是曹操崛起的重要点,那里良将也不少,最关键的是青州兵,如果自己先让青州这个隐患没了,他们不是更没希望?
等等,这事情还不能让麴义一个人去做,如果麴义在青州发迹后,想要自立,那自己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他要平贼,也只能做副将,自己还应该找个主将,反正自己也只是告诉麴义让他率兵去青州而已,到时候等他立功,让他安心在平原附近成家就行,也不算违诺,恐怕就是这样,现在身处“绝境”的麴义也得感恩戴德才行。
那么,绕回原点,这麴义立功后,应该分得头功的主将,伏泉要找谁呢?
第五百七十八章 张让委屈王允将罪
和鞠义分别,伏泉又安抚汉军其他州郡诸将后,便回到下曲阳县城自己的临时府邸里,虽然诸将士气都不算高涨,但至少可以保证冀州这十余万汉军,不会出现其他问题。
不过,和麴义的对话,也是让伏泉对于接下来的有了一丝谋划,其一自然是他要利用这次凉州叛乱,继续为未来谋划;其二,自然是选择带领麴义去青州剿贼的主将。
前者是为了继续快速积蓄实力,就像历史上在这场叛乱里,慢慢羽翼丰满的董卓等一众凉州军阀一样,只有战争,也唯有大乱的地方,才是暗中扩充实力,却不会被人说三道死。而后者,出于对麴义的一丝不好的预判,这是伏泉为了以防万一的无奈之举,可是这人选,一时之间却不好选择,实在是伏泉不希望这边压制住麴义,那边又养了另一只白眼狼,这样的话未免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当然,现在伏泉不是一个人,麾下谋士也有不少,虽然大多数依旧在巴郡任职,为自己巩固大后方,但是在颍川可是拿下了戏志才、徐福二人,遇到这样自己抉择不了的事情,正该是这些谋士出手的时刻了。
可惜,蔡邕在陈留,最终还是没有和自己大军随行,算是变向的拒绝了自己的邀请。伏泉想来,恐怕现在能够打动这位大儒的,也只有京师的主动征辟而已,毕竟这才能对得起这些人的身价和逼格。
而这样看来,蔡邕在后来接受董卓征召,开始时自己推辞有疾病,不接受董卓征召,这是真的不想入朝,还是和许多名士一样,故意装逼推辞,待到了合适时候也有待商榷了。毕竟,在董卓喊出那威胁之语“吾力能族人,蔡邕遂偃蹇者,不旋踵矣”后,蔡邕应命入朝,可是把他前半辈子想做的官都做了,甚至之后若非是董卓几年内衰败,不然说不得他能在董卓的扶持下,坐上那三公之位也说不定。
这么想来,蔡邕最后能为董卓叹息,从而得罪心计小人王允,从而惨死也说得过去了。董卓对他恩情不小,蔡邕作为至情至性之人,自然不会忘恩负义,能为董卓感慨几句,也是说明蔡邕对于董卓仇恨少而又感激颇多。
伏泉喊来问计的人不是别人,自是戏志才无疑,至于徐福,碍于他还年轻,虽有小才,但却是还为成长城后来的那位智谋之士,因此不便考虑。
将心中二事除了不该说的细细说明后,戏志才听到伏泉所托,顿感器重之意,捋了捋短须,思索一番,接连说了几句话后,便不多言。
“若皇甫冀州不可掌兵,则凉州之事,非将军主之。另麴义之主将,将军从弟皆应入仕,此正当其时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